“大研发”或将助力精准营养落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2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维生素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我国维生素在动物营养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几何?面临巨大竞争压力,饲料添加剂企业该如何提高竞争力?为此,记者采访到了博农利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冯自科博士(以下简称“冯博士”)。

记者

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使维生素在动物营养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您可否就当前我国维生素在动物营养领域的应用现状做简要概述?

冯博士:

与其他添加剂产品相比,维生素产品的价格较高。并且由于维生素参与的生理功能太多,我们评估它需求量的标准就很难设定,所以多年来对于维生素的研究较为困难,也相对迟滞。随着动物的生产性能逐步提高,维生素应用也发生着改变。以蛋鸡为例,原先饲养周期大概只有50-60周,产蛋高峰可能只能维持1个月,但现在却可以维持4~5个月,并且按美国海兰公司育种方向来看,他们希望把海兰蛋鸡的饲养周期由80周提高到100周。这么高的生产性能,加上我国养殖业面临的各类疾病和饲养条件,鸡的生理应激变的更为强烈。在这样的转变之中,对于维生素的研究势在必行,包括很多育种公司也在维生素方面指出了新的建议添加量,并确立了新的应用方向。目前,许多企业都对维生素的应用产生了新的理解,我们也应该以更新的眼光去看待维生素的应用和研究方向。

记者

当前,饲用维生素类产品正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全球维生素的供应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可否请您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您认为在这种局面下,该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

冯博士: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饲料工业走过了飞速发展的历程。在这段期间,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70%~80%的维生素市场份额。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应用创新会是动物营养领域的一个着手方向。相对于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研究而言,维生素的研究难度更大。若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国内外的动物营养学家对维生素的营养需求进行重新评估。此外,针对现在高生产性能、高育种值产生等情况下的维生素需求量和各种应激的来临,动物对维生素需求的变化,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

记者

作为业内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相信您一定对我国的饲料工业有很深的了解,可否请您对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些展望?

冯博士:

动物营养学属于应用学科而不是理论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有的相关研究都要围绕应用展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落后的工业生产水平很难支撑理论的验证以及科研的需求。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工业水平的进步也带动了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回望过去的四十年,氨基酸产品、微量元素产品、维生素产品的问世对于饲料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随着更多工业产品的合成与生产,饲料工业领域将会更加充实,这也将使动物营养学应用越来越贴近动物生产性能以及动物遗传育种的精准营养需求。我相信,饲料效率、饲料成本也都将会有明显的改善。

记者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指标依据,您认为博农利品牌在科技创新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未来公司研发重点又是什么?

冯博士:

博农利原是校办企业,随着十几年来的改制与发展,已逐步覆盖了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等产品领域,但我们的业务方向始终聚焦在家禽方面,尤其是肉鸡、肉种鸡和蛋鸡。对于未来而言,随着饲料工业发展、育种的改善,加强创新研发的水平势在必行,但对于中小型饲料企业来说,进行大规模研发是具有挑战的。2018年,博农利着手联合一条龙企业推行“大研发”。在把握饲料工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遵循博农利以及兄弟企业的需求,开展联合研发。目前,我们已经与国内几大知名祖代种鸡饲养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基地,并与宁夏顺宝建立了联合动物营养研究院。我相信,随着“大研发”布局的开展,我们原先在精准营养、维生素需求方面的设想都会很快落地。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将很快应用到产品生产中,对于提高养殖企业效益和产业发展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结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饲料工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信随着对于维生素研究的深入,维生素产品将会更加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满足精准营养的需求,更好地提高养殖企业的效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