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聚焦 | 第六届动物早期营养及健康应用技术研讨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6-30

行业发展遭遇多重压力,无抗养殖、原料短缺、成本高企、疫情反复、猪价低迷成行业难解之题。酵母营养活性物质赋能动物营养引关注,作为新型饲料源或将大有可为。

2021年6月24—26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博亚和讯文化传媒公司承办的“第六届动物早期营养与健康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成功召开,来自畜牧及饲料行业近400名代表参会,科研院校资深院士、学者及企业实战专家针对当前畜牧业发展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对技术难点的解决策略,为当前处于升级阵痛的畜牧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背景】

据了解,动物早期营养与健康应用技术研讨会自2011年创建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而此次与上届论坛已相隔4年,期间中国畜牧业发生着巨大变化。这次论坛的回归主要基于以下背景:一是非洲猪瘟使2018年成为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断代点,不仅使整个中国畜牧饲料产业发展节奏受到影响,也让处于深度调整的中国畜牧业面临诸多变数,安全、高效成为重要议题。二是无抗饲料养殖成为常态,动物生长性能、群体健康、繁殖性能面临考验。三是饲料原料价格高企与猪肉价格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精准配方、高效利用、新型原料替代等需求升级。

【亮点】

本届论坛探讨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猪、禽、水产领域,聚焦了当前无抗饲料养殖、原料紧缺、成本压力,安全高效等热点话题。内容上既有基因分子层面研究探讨,又有一线生产的应对方案;形式上既有精彩报告,又有专家互动论坛,参会人员不仅有行业资深院士、专家学者及企业管理者,还有高素质的听众及观众,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整体来看,12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报告大致归结为三大版块:1)无抗与肠道健康;2)水产饲料营养与应用研究;3)高效、安全生产与繁殖。25日下午的互动论坛则邀请5位嘉宾,围绕“原料短缺下饲料配方应对之策”及“猪价低迷行情下饲料配方需求的变化”两大热点问题展开,此外,王学东教授在各位专家结束演讲后,针对本届论坛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和梳理,为与会代表更加清晰的了解本届内容提供参考。有关报告精彩内容整理见下文。

【颁奖】

6月25日晚,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福邦动物营养与博亚传媒联合策划的“首届酵母与生命大赛”颁奖仪式随期隆重举行。据介绍,本次大赛旨在展示酵母与生命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推动公众对酵母知识的普及,提升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乐趣,并促进技术交流。大赛首推“头条+微信”双平台,参与者涵盖学生、教师、农民、养殖户、科研人员、自媒体博主等大众,影响广泛。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50天内共征集各类作品124个,获得有效选票282万余张,访问量2259万次,点赞超过1万个。最终根据入选作品的单条阅读量、内容质量、创意制作、学术价值、实用性等进行评选,共50个作品分别斩获5个不同奖项。安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熊涛先生代表大赛主办方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表示感谢。

据了解,安琪酵母通过30多年的不断研究,正在把酵母从面食发酵、酿造,延伸到调味、人类健康、动植物营养和生物能源等领域,并形成了完整的中国酵母工业技术和装备体系,创造了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酵母需求,推动了酵母系列产品标准的建立。作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安琪集团希望通过这样的大赛让更多人了解酵母与生命的关系,让酵母在各行各业发挥更大价值。

【论坛精彩内容回顾】

开幕式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阎汉平先生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举办第六届动物早期营养与健康应用技术研讨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安琪酵母作为优秀的国有企业代表,在过去的20年来为酵母更好的应用于动物营养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安琪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熊涛先生代表承办方在致辞中表示,酵母赋能动物营养,安琪赋能饲料工业,随着安琪对酵母与动物营养的深入研究,使酵母类产品在动物营养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这将有助于缓解饲用蛋白资源紧张、无抗日粮和原料发酵预处理,实现酵母与饲料工业共融、共享、共赢。

Ø <无抗与肠道健康>

印遇龙:仔猪肠道氧化应激损伤发生的机制及营养调控研究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种状态,其诱导因素众多、调控网络复杂、作用部位广泛,是当前最具挑战的研究领域之一。氧化应激可能是介导仔猪肠道损伤的关键因素,应激对肠道诱导的氧化损伤在生长中发生率最高、隐蔽性最强、危害性大,但不同刺激因素诱导仔猪肠道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常见仔猪肠道急性和慢性氧化应激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断奶应激模型(急性)、敌草快诱导模型(急性)、过氧化氢诱导模型(急性)、D-半乳糖诱导模型(慢性)。在应对氧化应激的干预方案中,主要包括饲料营养方案优化、饲料加工方式优化、营养方案+加工方式优化组合、抗氧化剂阳性对照等。在营养干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限制氨基酸水平、添加功能性氨基酸、植物提取物(单宁酸)、和酵母类产品(活酵母、酵母甘露寡糖、酵母核苷酸、酵母多糖等)对于肠道健康具有广泛的优势。

酵母是人类唯一年产过百万吨的微生物,具有促进肠道发育、增强免疫、缓解氧化应激、改善生产性能等营养调控功能。安琪经过大量实验验证表明,酵母细胞中富含酵母发酵产生的功能性小肽、氨基酸、核苷酸、酵母葡聚糖、微量元素(有机硒)、糖蛋白,以及代谢产生的谷胱甘肽、特种酶类、γ-氨基丁酸、有机酸、生物腐殖酸等活性物质,具有促进肠道发育、增强免疫、缓解氧化应激、改善生产性能等营养调控功能。面对食品安全、资源短缺、环保减排压力、品质提升等需求,酵母这些特质将使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大有可为。

l 活酵母、酵母多糖具有消除饲料中不利因子的作用,可以缓解动物肠道及脏器损伤,并产生一定的修复作用;

l 甘露寡糖、活酵母可以调控微生态系统;

l 酵母水解物核苷酸可以维持肠道形态结构,常规饲料中核苷酸含量不能满足幼龄动物需求;

l 酵母多糖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l 酵母硒、谷胱甘肽酵母可以强化机体抗氧化能力;

l 酵母活性糖蛋白作为酵母精华具有抑菌和促生长作用;

l 酵母代谢产物中存在丰富的促粘合物质及功能性生长因子。

单宁酸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较强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收敛、抗菌(广谱,减少细菌性腹泻)、抗病毒、抗炎(抑制和修复,治疗和缓解肠道炎症)、抗氧化、净化环境(降低肠道产氨产气菌,络合部分未消化蛋白质)等作用。单宁酸的应用效果受成分、来源、系酸力、盐分、葡萄糖水平、微量元素等因素影响。其中,日粮系酸力低于28mmol利于抑菌,盐分不超过40%,葡萄糖水平不超过4%。未来,单宁酸在氧化锌替代、没食子酸的应用、鞣酸蛋白、禽流感及球虫病的防控等具有应用潜力。

沙门氏菌感染不仅是养禽业的经济问题,也是食品源性病原引起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沙门氏菌在机体内感染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个体间水平传播、饲料及饮水传播、垂直传播,其中垂直传播是目前的主要方式。感染沙门氏菌的鸡群即使幸存也将终身带菌。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以下危害:肠道感染沙门氏菌可以引起机体炎症、肠粘膜受损从而引起继发感染、排泄增加从而污染环境,给畜产品安全带来隐患。生殖器感染后会引起生殖功能下降及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内脏感染可导致实质性器官组织炎症及坏死,菌血症及带菌状态。局部感染沙门氏菌一般由菌血症发展而成,引起关节炎、生殖道炎症、肠道感染等。实际生产中,需根据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实验室技术进行综合判断。防止鸡白痢最根本、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白痢净化技术。白痢、伤寒、副伤寒三联抗原进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抗体,可以一举三得的净化三种鸡的沙门氏菌病。

在我国禁抗令实施前,众多优秀的饲料养殖企业就已经对无抗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反复的尝试和研究。通过来自生产一线的具体实践案例,分享了无抗替代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细节。回顾了抗生素的作用:代谢、营养节约、疾病抑制、提高采食量。对于教槽和断奶仔猪需要达到减低腹泻和提高采食量;对于保育阶段,需要关注仔猪增重、粪便和料肉比。在经过无抗替代试验分析时发现,无抗组基本达标,但增重略低,料肉比变差,皮毛不够漂亮,饲料有所浪费,实验显示,无抗增加了疾病风险(如链球菌)。对此重新思考无抗后提高乳仔猪的免疫力和减少过来营养素的需求变化,并开始重新调整:1)除了设定合适的蛋白标准外,增加优质蛋白原料(比如动物蛋白、酵母水解物或肽含量高的蛋白原料)提高蛋白质量,减少不可消化后肠发酵蛋白。2)注意粘度的前提下提高谷物原料消化率,减少不可消化谷物后肠发酵。3)提高脂肪消化率;4)提高免疫相关的功能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5)对杀菌抑菌类添加剂的评估与选择。

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潜力大,增长快,水产品地位在肉食中的地位变高,水产原料短缺形势严峻,非粮蛋白源亟待开发。解绥启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对新型蛋白源的研发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酵母及其他真菌、细菌、微藻粉、昆虫粉、动物加工副产物及其他新型原料。其中酵母及其他真菌类原料营养丰富,可替代鱼粉,提高N利用率,提高摄食和生长,改善消化道微生物和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通过发酵技术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通过添加酶制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维护肠道健康、提高消化率及免疫和抗应激能力。养殖户接受新的原料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1)重要性和有效性,2)公众接受度,3)常见障碍和加工工艺等,4)使用意向,5)是否被真正接受。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原料需求量的重新评估、动物健康、水产品品质与安全、废物排放以及性价比。

肝脏是鱼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及最大的分泌腺体,脂肪累积成为发生在鱼类肝脏较为常见的病理变化。饲料因素是引起水产动物肝脏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特别注意饲料中营养失衡带来的肝脏损伤问题。相比哺乳动物,鱼类对糖的利用率低,对脂肪利用率高,日粮高糖、高脂均会对肝脏构成损伤、引起疾病。对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水产动物肝脏加以防治:1)西药中较常见的抗脂肪肝活力因子包括胆碱、蛋氨酸、甜菜碱、磷脂、肉碱、赖氨酸和肌醇等。2)中药的使用,如垂盆草和虎杖苷提取物、黄连素、桑叶提取物等。3)其他活性物质的使用,包括谷胱甘肽、竹青素和壳聚糖等。

水产饲料对饲料蛋白质要求高,需求量大,而我国鱼粉、豆粕等优质蛋白源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大宗饼粕类利用率低下,使开发利用新型非粮蛋白源成为产业发展必由之路。开发利用新型非粮蛋白需要重点关注:饲料加工工艺、营养配比;水产动物肠道健康,机体的免疫力及生产性能等。近年,项目组对乙醇梭菌蛋白、夹膜甲基球菌蛋白、酵母水解物、黑水虻、浓缩棉籽蛋白等新型蛋白源进行系统研究,其中对浓缩棉籽蛋白的研究发现:1)相对于豆粕、花生粕和普通棉籽蛋白具有更佳的利用效率,⑵可作为石斑鱼配合饲料的优质蛋白源;3)替代24%鱼粉对石斑鱼生长性能、抗病力和肠道健康均无明显负面影响;4)高剂量(>36%)可致石斑鱼肠道炎症。由于其存在内在抗营养因子β-伴大豆球蛋白(7S)、大豆球蛋白(11S)、游离棉酚,因此替代45%鱼粉饲料中补充三丁酸甘油酯可明显改善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高浓缩棉籽蛋白石斑鱼饲料中三丁酸甘油酯推荐添加量为1.79~1.86g/kg;替代45%鱼粉饲料中补充壳聚糖可明显改善石斑鱼生长性能、抗病力和肠道健康;高浓缩棉籽蛋白石斑鱼饲料中壳聚糖推荐添加量为0.4%~0.6%。此外,酵母培养物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肝脏是发生主要代谢事件的重要器官,如果损坏不能逆转,肝脏结构和功能将被破坏和阻碍。(1)酵母多糖护肝功能研究:酵母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酵母多糖通过上调葡萄糖转运体GLUT-2和p-AKT蛋白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肝糖原合成实现血糖下调。此外酵母多糖通过下调糖质新生基因、脂肪酸合成基因、甘油酯合成基因、胆固醇合成基因的表达,抑制肝脏糖质新生和脂质合成,从而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降低血糖,抑制脂肪在肝脏的堆积。(2)酵母核苷酸护肝功能:核苷酸有助于维持细胞线粒体、内质网的完整性;增加细胞内核苷酸池;使CDP-胆碱水平升高,减小细胞内脂滴大小。调控胎盘营养物质转运,提高母猪生产性能。(3)酵母硒及小肽、多肽护肝功能研究:硒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肝硬化、肝炎、预防肿瘤;谷胱甘肽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黄疸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

猪母体脂类营养生理作用表现在:提供机体能量、减少热增耗、提供必需氨基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同时可以减低饲料粉尘、提高适口性,抑菌及调节免疫,调控代谢和繁殖。添加适宜比例的油脂有利于调节母猪体脂沉积和繁殖激素分泌,提高发情受胎率。添加适宜比例n-3/n-6PUFA可促进母猪乳腺健康,提高泌乳性能和下一胎产仔数,但需确保饲粮抗氧化剂水平。进程性氧化应激是影响母猪乳腺健康和泌乳力的重要内在因素,通过使用有机矿物元素、降低矿物元素添加水平是缓减母猪氧化应激、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母猪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母猪淘汰率高;胎猪-仔猪发育不完善;死胎原因主要来自病毒、管理和母猪营养;胎盘发育受阻,宫内生长受限(IUGR),导致仔猪存活率低,饲料转化率低,降低肉品质质量。仔猪教槽料与母猪泌乳后期乳中核苷酸含量相比,缺少5’-尿苷酸,并且母猪乳汁含丰富UMP,肠粘膜、骨髓造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不具备从头合成核苷酸的能力。对于仔猪,嘧啶核苷酸显示出良好的抗腹泻及促生长作用,同时可促进脂肪利用、改善肠道结构。对于母猪,嘧啶核苷酸可降低妊娠后期死胎率,提高窝重、泌乳量、显著降低腹泻率,妊娠后期母猪核苷酸水平提高,胎盘转动功能增强,调控氨基酸和脂肪代谢。在仔猪快速生长和应激阶段,内源合成的核苷酸不能满足机体需求,补充外源嘧啶核苷酸可能促进仔猪肠道上皮细胞的更新。酵母核苷酸也被称为酵母提取物,主要成分是核苷酸类、氨基酸等小分子,对促进仔猪生产性能、维护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蛋鸡行业的发展,蛋鸡生产目标有所提高,通过产蛋率和产蛋周期的增加,希望从目前的360枚蛋/80周龄提升至500枚蛋/100周龄。蛋鸡延养带来的效益毋庸置疑。尽管如此,蛋鸡产蛋后期机体代谢疾病加剧(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鸡蛋(蛋清品质降低、蛋壳破损率增加)品质严重下降,这是目前实现蛋鸡延养亟待解决的瓶颈。蛋清品质可以通过合理选用饲粮蛋白源和抗氧化物质等加以改善。应全面关注并采取措施改善蛋鸡的肝脏、肠道、骨骼、生殖器官的健康,才能实现蛋鸡延养目标。肝脏是禽类合成脂肪酸和三酰甘油的主要部位,是卵黄前体物质合成的主要位点,直接决定了卵泡发育和产能性能。产蛋后期肠道脂质代谢、能量生产和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紊乱。特别是在产蛋后期,蛋鸡肝脏中卵黄前体合成减少,肝脏氧化还原状态极易失衡,出现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损伤。

互动论坛邀请广西大学教授沈水宝、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丁斌鹰、禾丰集团技术总监邵彩梅、天津瑞孚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燕、安琪酵母生物农业技术中心总经理胡骏鹏等5位嘉宾坐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闯主持,围绕“原料短缺下饲料配方应对之策”及“猪价低迷行情下饲料配方需求的变化”两大热点进行探讨。

主题1:原料短缺下饲料配方应对之策

背景提示:3月15日农业部重点下达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工作方案》,针对当前玉米豆粕价格屡破高点,推进饲料粮的进口替代,旨在优化饲料结构,缓解对玉米豆粕依赖,降低饲料成本。尽管农业部提出了较为详实的玉米豆粕替代品和饲料改良方案,但在饲料企业实际的配方调整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加上近两年非洲猪瘟、无抗的双重压力下。要想既控制饲料成本,又保证饲料的营养品质,保障健康养殖,无疑是难点重重。

观点:

1)全面考虑运输等多因素控制成本,同时需要结合客户的实际条件(如饲养环境、饲养品种、动物状态、养殖制度等),才能达到更大程度的精准。

2)需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南北的差异,特别是在原料价格高企的时候更要认真考虑。

3)营养数据需要尽量的精准,贴近实际生产需求。配方最低限量需要很好的优化,提高利用率。

4)粉碎后的原料需要注意储存带来的质量分析,节约就是效应。

5)原料替代需要考虑以下原则:原料的指标进行全程分析;综合考量替代物的优势及弊端,才能更好的发挥原料的优势,规避不足。

6)发掘微生物蛋白价值,充分利用农副产品。

主题2:猪价低迷行情下饲料配方需求的变化

背景提示:猪价低迷行情下,养殖户对降低饲料成本的需求加大,但单纯的以降低养殖成本为目的,降低饲料品质,从而导致养殖效益下降,无疑是得不偿失。那么,在猪价低迷行情下如何科学制定降本增效方案的饲料配方。

观点:

1)转变思路:低能、低蛋白、高纤维、低排放;

2)充分利用发酵类产品,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从碳中和角度出发,放大格局;

4)结合用户出栏等因素设定配方,进行个性化调整;

5)灵活处理配方,关注采食量大的阶段。

6)日增重、料肉比配方,结合客户需求,用户限饲时要更新思路,用使用创新的营养配方理论来指导。

7)猪场个性化很强,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客户实际需求,不同阶段的猪采取不同方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