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畜牧业声音抢先看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3-04
阳春三月,北望京城。全国两会,共同关注。
这是一场“春天的相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分别将于3月5日、3月4日在京开幕。这是我们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发布后的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的两会,意义非凡。
对中国而言,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等大事,将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在两会代表、委员中,与畜牧业有关的声音有哪些?一起来关注!
张勇|打好种业翻身仗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勇指出,去年制定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要落实好此方案,需要针对当前种业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种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多主体协同发力,通过重点技术创新突破推动种业面上科技整体进步。
推动种业振兴是政府、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的共同责任。从政府的角度,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快健全政府引导、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参与的种业发展共建共享机制,各级政府主要侧重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供给,推动育种资源向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公平开放,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地区协同,上马种业项目、建设种质资源库等要加强统筹、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从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的角度,要进一步健全“产学研用”融合新机制,通过建立收益分享机制等方式,促进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育种创新成果加快转移转化,推动形成育种研发与品种推广有序分工、密切配合、权益共享的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种业科技重大课题。从调研情况看,我国农业生物育种设施平台分布在不同单位,规模小、力量散,大多习惯做“短平快”的工作,导致突破性创新品种少,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研究不够。建议对种业科研创新需求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轻重缓急,明确时序安排,聚焦种业中玉米、大豆、猪、牛等“卡脖子”品种,明确国家重大课题进行攻坚,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科技突破带动面上创新发展,降低种业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
陈晓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加快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实现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重点扶持“粮棉油”生产性服务组织,提高为农户服务的能力。建议在现有农机服务、植保服务、供销服务的基础上,扶持引导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向农业生产综合服务方向发展,支持服务组织根据农民意愿广泛开展单项、多项或全程托管的服务。
重点扶持“果蔬茶”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营销能力。“农户+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农民单打独斗、打造品牌难、产品营销难等问题。建议在各类农村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建设项目中,优先安排“果蔬茶”农民合作社项目建设。同时,支持农民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营销。
重点扶持“畜禽水产”龙头企业提高规模化养殖的能力。养殖业产业链条长、自然和市场风险大,靠一家一户生产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因此依托龙头企业走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是必然选择。建议尽快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吴德|关注粮食安全和种子“卡脖子”问题 为农业建言献策
履职这五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深入田间地头,扎实调研,深入思考,为粮食安全谋与呼,为“三农”问题聚智聚力。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键技术又是种业的芯片,根本上说都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吴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种业和粮食安全是他近两年关注的重点领域。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吴德将携6个提案去北京参会,他表示要继续“为农业建言”。
去年5月以来,吴德从种子资源保护、种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种业企业培育、成果转化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6个方面调研了80多家育种企业、130多个育种科学家(科研人员)。“在种业创新的关键技术研发上,我们还存在很多短板。”吴德表示,“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是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材料就是核心育种材料,共享体系还不完善,难以联合攻关,导致无效益、无价值、无面积的三无品种很多。”
“国家需要在育种材料共享和种业技术联合攻关上,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吴德建议,比如组建政府主导,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科研人员组成的非盈利第三方机构,对核心育种材料进行评估,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课题组间的交流共享机制。他还认为,低质量的育种数据不能够支撑先进的育种方法,产生良好的育种效果。因此,还需要建立种业的大数据平台,同时摒弃低质量甚至不真实的数据,“这种数据会严重影响种业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吴德建议,在育种体系内引入纪律监察机制,对品种转化与推广效果进行监管,构建数据造假和三无品种的追溯机制,确保种业政策体系廉洁高效运作。
这是一场“春天的相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分别将于3月5日、3月4日在京开幕。这是我们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发布后的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的两会,意义非凡。
对中国而言,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等大事,将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在两会代表、委员中,与畜牧业有关的声音有哪些?一起来关注!
张勇|打好种业翻身仗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勇指出,去年制定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要落实好此方案,需要针对当前种业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种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多主体协同发力,通过重点技术创新突破推动种业面上科技整体进步。
推动种业振兴是政府、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的共同责任。从政府的角度,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快健全政府引导、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参与的种业发展共建共享机制,各级政府主要侧重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供给,推动育种资源向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公平开放,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地区协同,上马种业项目、建设种质资源库等要加强统筹、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从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的角度,要进一步健全“产学研用”融合新机制,通过建立收益分享机制等方式,促进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育种创新成果加快转移转化,推动形成育种研发与品种推广有序分工、密切配合、权益共享的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种业科技重大课题。从调研情况看,我国农业生物育种设施平台分布在不同单位,规模小、力量散,大多习惯做“短平快”的工作,导致突破性创新品种少,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研究不够。建议对种业科研创新需求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轻重缓急,明确时序安排,聚焦种业中玉米、大豆、猪、牛等“卡脖子”品种,明确国家重大课题进行攻坚,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科技突破带动面上创新发展,降低种业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
陈晓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加快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实现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重点扶持“粮棉油”生产性服务组织,提高为农户服务的能力。建议在现有农机服务、植保服务、供销服务的基础上,扶持引导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向农业生产综合服务方向发展,支持服务组织根据农民意愿广泛开展单项、多项或全程托管的服务。
重点扶持“果蔬茶”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营销能力。“农户+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农民单打独斗、打造品牌难、产品营销难等问题。建议在各类农村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建设项目中,优先安排“果蔬茶”农民合作社项目建设。同时,支持农民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营销。
重点扶持“畜禽水产”龙头企业提高规模化养殖的能力。养殖业产业链条长、自然和市场风险大,靠一家一户生产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因此依托龙头企业走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是必然选择。建议尽快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吴德|关注粮食安全和种子“卡脖子”问题 为农业建言献策
履职这五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深入田间地头,扎实调研,深入思考,为粮食安全谋与呼,为“三农”问题聚智聚力。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键技术又是种业的芯片,根本上说都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吴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种业和粮食安全是他近两年关注的重点领域。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吴德将携6个提案去北京参会,他表示要继续“为农业建言”。
去年5月以来,吴德从种子资源保护、种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种业企业培育、成果转化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6个方面调研了80多家育种企业、130多个育种科学家(科研人员)。“在种业创新的关键技术研发上,我们还存在很多短板。”吴德表示,“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是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材料就是核心育种材料,共享体系还不完善,难以联合攻关,导致无效益、无价值、无面积的三无品种很多。”
“国家需要在育种材料共享和种业技术联合攻关上,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吴德建议,比如组建政府主导,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科研人员组成的非盈利第三方机构,对核心育种材料进行评估,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课题组间的交流共享机制。他还认为,低质量的育种数据不能够支撑先进的育种方法,产生良好的育种效果。因此,还需要建立种业的大数据平台,同时摒弃低质量甚至不真实的数据,“这种数据会严重影响种业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吴德建议,在育种体系内引入纪律监察机制,对品种转化与推广效果进行监管,构建数据造假和三无品种的追溯机制,确保种业政策体系廉洁高效运作。
刘永好|持续关注民营企业和经济发展 推行节粮保障粮食安全
本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共带来八个提案,涉及设立企业家日激活企业家精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力激发、号召产业端推行节粮保障粮食安全、助力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猪产业、农业机器人、冷链、双碳等。
刘永好委员表示,为保障粮食安全、践行双碳发展理念,从生产端节约粮食使用,已成为用粮行业的共识。以国内最大的用粮饲企新希望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粮食产量6.7亿吨,种粮地17.5亿亩,亩均0.38吨。新希望年产饲料近0.3亿吨,用粮0.3亿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4.4%,对应用地7700万亩。如能通过优化育种、饲料配方、优化养殖三个维度入手,降低饲料用粮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每年提升1%的饲料综合使用效率,即可节省77万亩耕地。连续坚持五年,就可累计节约粮食约150万吨,相当于节省超过300万亩良田。这将对绿色发展、土地节约产生巨大贡献。
在刘永好委员看来,这既预示着饲料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反映出当前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关键节点与难点:首先,在饲料行业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和生产技术、提升养殖行业精准饲喂技术能力,是尤为迫切的任务。但饲料综合成本已连续5年上涨,饲料行业利润转差,养殖业成本逐年增加,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养殖企业不仅面临生存困难,更存在资金、人才、技术压力和服务能力等多重瓶颈,迫切需要外部支持,才能加快技术改造、优化成本,真正实现即节粮增效又增收促产的良性发展。
“今年是我第30年参加全国两会,在人大、政协履职期间,共提交提案和建议超过187份。”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董事刘永好日前在采访中谈起自己的履职经历感慨万千,“在做好自身企业的同时,我主要围绕乡村振兴、‘三农’发展、脱贫攻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刘永好建议,以全国人大立法方式,将每年的11月1日,确立为国家层面的“中国企业家日”,以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信心;同时,将提交开展“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助力行动”的提案。小微企业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70%左右,对于如何激发它们的市场活力,刘永好建议,提升小微企业的投资意愿,帮助它们解决资金、供应链、用人等问题。
此外,刘永好还表示将关注社会专业冷链物流,建议提升冷链行业运营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支持农业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等。
本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共带来八个提案,涉及设立企业家日激活企业家精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力激发、号召产业端推行节粮保障粮食安全、助力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猪产业、农业机器人、冷链、双碳等。
刘永好委员表示,为保障粮食安全、践行双碳发展理念,从生产端节约粮食使用,已成为用粮行业的共识。以国内最大的用粮饲企新希望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粮食产量6.7亿吨,种粮地17.5亿亩,亩均0.38吨。新希望年产饲料近0.3亿吨,用粮0.3亿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4.4%,对应用地7700万亩。如能通过优化育种、饲料配方、优化养殖三个维度入手,降低饲料用粮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每年提升1%的饲料综合使用效率,即可节省77万亩耕地。连续坚持五年,就可累计节约粮食约150万吨,相当于节省超过300万亩良田。这将对绿色发展、土地节约产生巨大贡献。
在刘永好委员看来,这既预示着饲料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反映出当前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关键节点与难点:首先,在饲料行业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和生产技术、提升养殖行业精准饲喂技术能力,是尤为迫切的任务。但饲料综合成本已连续5年上涨,饲料行业利润转差,养殖业成本逐年增加,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养殖企业不仅面临生存困难,更存在资金、人才、技术压力和服务能力等多重瓶颈,迫切需要外部支持,才能加快技术改造、优化成本,真正实现即节粮增效又增收促产的良性发展。
“今年是我第30年参加全国两会,在人大、政协履职期间,共提交提案和建议超过187份。”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董事刘永好日前在采访中谈起自己的履职经历感慨万千,“在做好自身企业的同时,我主要围绕乡村振兴、‘三农’发展、脱贫攻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刘永好建议,以全国人大立法方式,将每年的11月1日,确立为国家层面的“中国企业家日”,以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信心;同时,将提交开展“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助力行动”的提案。小微企业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70%左右,对于如何激发它们的市场活力,刘永好建议,提升小微企业的投资意愿,帮助它们解决资金、供应链、用人等问题。
此外,刘永好还表示将关注社会专业冷链物流,建议提升冷链行业运营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支持农业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等。
田克恭|建议立项动物用新冠疫苗开发 降低人间传播风险
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后,养猪业遭遇沉重打击,生物安全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是国内顶尖动物疫病防控专家之一。自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田克恭多次关注生物安全领域。2021年他就提出要“加强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成立中国生物安全学会”等多个建议,目前已取得不错进展。
田克恭告诉记者,今年,他关注的重点之一为“动物用新冠疫苗的开发”,将带来包括建议国家尽快立项支持动物用新冠疫苗研发以及加快动物用新冠疫苗的审批进度等建议。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3月31日,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宣布,俄罗斯注册了全球第一款名为“Carnivac-Cov”的兽用新冠疫苗。目前来看,研发动物用新冠疫苗开发的提法,在国内业界较为领先。
田克恭还表示,新的一年,他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专注于兽用疫苗研发,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持续提升关键技术突破能力。
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后,养猪业遭遇沉重打击,生物安全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是国内顶尖动物疫病防控专家之一。自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田克恭多次关注生物安全领域。2021年他就提出要“加强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成立中国生物安全学会”等多个建议,目前已取得不错进展。
田克恭告诉记者,今年,他关注的重点之一为“动物用新冠疫苗的开发”,将带来包括建议国家尽快立项支持动物用新冠疫苗研发以及加快动物用新冠疫苗的审批进度等建议。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3月31日,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宣布,俄罗斯注册了全球第一款名为“Carnivac-Cov”的兽用新冠疫苗。目前来看,研发动物用新冠疫苗开发的提法,在国内业界较为领先。
田克恭还表示,新的一年,他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专注于兽用疫苗研发,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持续提升关键技术突破能力。
赵立欣|加快制定农业农村碳中和法法与技术标准
“农业农村领域,同样面临减排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表示,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相关数据表明,农业带来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8%。加上生产生活用煤产生的排放,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占比约达全国排放总量的15%。
据了解,农业农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量的排放强度;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和草地固碳增汇能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抵扣生产生活中能源碳排放。
“实现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压力较大。”赵立欣说,除了实际的生产情况给行动落实带来的困难,目前农业农村领域还缺少专门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研究平台。
为此,她建议,研究提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加快制定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建立相应的目标和考核制度,通过研究减排技术、开发节能装备等加强科技支撑,成立专门机构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农业农村领域,同样面临减排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表示,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相关数据表明,农业带来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8%。加上生产生活用煤产生的排放,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占比约达全国排放总量的15%。
据了解,农业农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量的排放强度;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和草地固碳增汇能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抵扣生产生活中能源碳排放。
“实现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压力较大。”赵立欣说,除了实际的生产情况给行动落实带来的困难,目前农业农村领域还缺少专门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研究平台。
为此,她建议,研究提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加快制定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建立相应的目标和考核制度,通过研究减排技术、开发节能装备等加强科技支撑,成立专门机构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张兆安|俯瞰一粒种子,“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区县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民建中央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农业,关涉每个人的饭碗,农业发展最基底靠的就是种子。”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在奉贤区一家种源龙头企业调研时如是感慨。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次他也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建议——进一步强化我国种子安全,“十几亿人口要吃饭,就得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种子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
张兆安认为,有必要对一些高度依赖进口的品种,尤其是“卡脖子”的畜牧业、渔业的关键品种,在一些种子阵型企业或科研机构创设若干个重点实验室、种子工程中心等,强化种子研发工作。并设立重大专项,引进专业人才,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重点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区县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民建中央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农业,关涉每个人的饭碗,农业发展最基底靠的就是种子。”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在奉贤区一家种源龙头企业调研时如是感慨。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次他也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建议——进一步强化我国种子安全,“十几亿人口要吃饭,就得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种子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
张兆安认为,有必要对一些高度依赖进口的品种,尤其是“卡脖子”的畜牧业、渔业的关键品种,在一些种子阵型企业或科研机构创设若干个重点实验室、种子工程中心等,强化种子研发工作。并设立重大专项,引进专业人才,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重点突破。
陈温福|种业发展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指出,今年两会和“十四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种业创新问题,“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从整体来看,我国种业发展不错,截至目前,我国水稻、小麦这两种主粮,超过95%甚至100%的种植品种均是我国自己培育的品种,玉米自己培育的品种也超过95%。种子创新未来如何可持续发展,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农作物种子有更新换代的过程,一个新品种育成推广以后,只能用几年到十几年就会退化,必须有新的品种来替代。因此,农作物种子创新应是个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诸如新品种“井喷式”审定、低水平重复、创新乏力、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事实说明,简单照搬西方的商业化育种模式是行不通的。单纯模仿西方怎么超越西方?就像我们要搞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一样,种业发展也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道路,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一边倒地片面强调、夸大商业化育种的作用。在我国,种业创新特别是种质资源创新等基础性研究,还得依靠国家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完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指出,今年两会和“十四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种业创新问题,“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从整体来看,我国种业发展不错,截至目前,我国水稻、小麦这两种主粮,超过95%甚至100%的种植品种均是我国自己培育的品种,玉米自己培育的品种也超过95%。种子创新未来如何可持续发展,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农作物种子有更新换代的过程,一个新品种育成推广以后,只能用几年到十几年就会退化,必须有新的品种来替代。因此,农作物种子创新应是个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诸如新品种“井喷式”审定、低水平重复、创新乏力、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事实说明,简单照搬西方的商业化育种模式是行不通的。单纯模仿西方怎么超越西方?就像我们要搞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一样,种业发展也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道路,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一边倒地片面强调、夸大商业化育种的作用。在我国,种业创新特别是种质资源创新等基础性研究,还得依靠国家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完成。
张莉|强化技术支撑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在即,这两天,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正忙着完善自己的大会建议:“我今年拟的几份建议,还是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张莉关注的重点。工作中,她经常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和实验室之间来回奔波,进行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莉接到多个养殖户的反映,如果不及时解决动物防疫员进村和饲料的运输,养殖场会出现断供断粮的风险。虽是闭会期间,她仍及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新冠疫情下稳定菜篮子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的建议,政府迅速反馈,及时制定畅通农产品运输通道的政策,老百姓的所期所盼得到及时解决。“这都极大地激励着我,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张莉说。
为了精心准备大会建议,张莉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品种保护和良种繁育建设做了认真调研。她发现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问题,因此建议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打通畜禽粪污利用最后一公里,以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在即,这两天,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正忙着完善自己的大会建议:“我今年拟的几份建议,还是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张莉关注的重点。工作中,她经常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和实验室之间来回奔波,进行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莉接到多个养殖户的反映,如果不及时解决动物防疫员进村和饲料的运输,养殖场会出现断供断粮的风险。虽是闭会期间,她仍及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新冠疫情下稳定菜篮子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的建议,政府迅速反馈,及时制定畅通农产品运输通道的政策,老百姓的所期所盼得到及时解决。“这都极大地激励着我,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张莉说。
为了精心准备大会建议,张莉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品种保护和良种繁育建设做了认真调研。她发现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问题,因此建议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打通畜禽粪污利用最后一公里,以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 赢创发布2021全年财报:保持可持续、盈利性增长
下一篇 | 暂无
一周热点
- 2022-02-28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发非瘟疫情!泰国母猪损失60%
- 2022-01-24美国大豆出口上周对中国装运125万吨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价格四周来第三次上涨
- 2022-01-24中国买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应声走高
- 2022-01-24美国私人出口商报告对未知目的地销售247,800吨玉米
- 2022-01-24全球饲粮市场一周要闻:传言中国采购,地缘政治紧张,饲粮价格走高
- 2022-01-24中国买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应声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断,玉米大跌的几率越来越小了,为啥?
- 2022-01-24节前玉米大局已定 节后供需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