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收割青麦不应该 夏粮颗粒要归仓

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 郭少雅   时间: 2022-05-12
      最近,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收割青麦作青贮饲料”的短视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处于灌浆期的青麦在机械面前被齐茬放倒,画面让人心疼不已。
 
  由于相关短视频中展现出的青麦价格“诱人”,甚至有一些种植户在视频评论区“打广告”,希望吸引到厂家收购自己的青麦作饲料。
 
  针对此类现象,农业农村部已于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部分省份也已经出台政策,禁止小麦进行青贮售卖。河南省发布紧急通知,严禁任何毁麦事件发生。通知指出要加强麦田保护,坚决杜绝毁麦。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
 
  好好的麦子,还有20多天就要成熟了,为何要提前放倒,用作“饲用”?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前往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进行了采访调查。
 
  客观原因是存在的。记者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去年10月,山东、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遭遇秋涝,阴雨时间太长,地里太湿,耽误了青贮玉米的及时收储,到了今年四五月,一些养殖企业收储的青贮饲料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有意愿采购青贮小麦“救急”。
 
  这样的情况多不多呢?不多。准确地说,非常少。
 
  因为用青麦做饲料,算经济账,对养殖企业来说并不划算。从营养价值看,小麦做青贮饲料的转化价值不如玉米,生物量也不如玉米高,并不适合饲用。从价格看,按照网上说的1500元/亩的价格,折算下来每吨青贮小麦合1000元左右,而2021年山东省玉米青贮地头均价仅530元/吨,小麦青贮是没有价格优势的。所以,养殖企业高价收购青贮小麦的事,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肯定是用来“救急”而非普遍现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发布相关短视频的博主往往只是对网络上的视频进行剪辑粘贴再配发“评论”,压根没有看到青麦收割的现场。记者也联系了一些在评论区留言想要“卖青麦”的农户,并没有收购商来联系他们。如此看来,“青麦市场”并不像短视频里渲染的那样红火。农民朋友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忽悠。
 
  还有人说,要用“大食物观”看待青麦青贮饲用的现象。坚持“大食物观”肯定是对的,但口粮和其他农产品不能等量齐观。其他食物可以少点,但口粮不行。粮价是百价之基,更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大局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深刻指出,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俄乌冲突局势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中国碗里的每一粒中国粮都弥足珍贵,它不仅是我们饭碗里看得见的馒头面条,更是我们中国人生活于和平稳定社会环境中的底气。特别是去年我国遭遇了严峻的自然灾害,小麦生产经历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等多个关口,可谓关关难过,中央为此出台了多项财政补贴政策,才有如今小麦整体长势良好,丰收在即的好局面,理应倍加珍惜,必须颗粒归仓。各地一定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中国人的饭碗端牢端稳。
 
  青麦青贮事件引起的舆论也为我们提出了更综合课题——保障粮食安全与确保农民增收如何相辅相成,统筹推进?只有种粮有好的收益,农民才有种粮的意愿,才有务农的动力,粮食安全才有更坚实的保障。各地政府要在这方面多出些实招硬招,努力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让农民朋友们有增收致富的信心,坚守粮食安全的决心。夏粮是我国粮食安全的第一仗,要全力以赴做好最后20多天的夏粮田间管理,确保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上一篇 | 圣农集团:放眼国际市场 出口再创新高
 下一篇 | 暂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