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应对饲料涨价的动力:加大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力度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时间: 2022-06-09
      2022年,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多轮上涨。记者采访一些国内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发现,饲料涨价加大了饲料和养殖企业利润摊薄的压力,但并未冲击供应链,反而促进了一些企业积极加大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力度。
  6月3日,全国豆粕(饲料原料)均价为4455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逾20%。但与此同时,5月以来大豆到港数量显着增加、国内市场贸易逐渐复苏,加之今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这些利好消息足以支撑起市场对饲料供应链后半年继续稳定的信心。
  从长期来看,饲料行业专家表示,现在我国谷物、大豆综合饲用占比超过50%,粮食安全主要压力在饲料粮,因此要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强化饲草产业科技支撑,这才是行业要长期坚守的发展方向。肉蛋奶等副食是主粮之外重要的食物源,前端饲料充足,禽畜产能就有保障,市民餐桌才能丰盛。
  玉米豆粕价格上涨 养殖规模坚挺
  “这半年来,豆粕从一斤1.7元,最高涨到一斤2.8元,玉米从1.4元涨到1.6元。今年养跑山猪利润少了,现在我们只能让猪在山上多跑会儿,少喂点饲料。”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白小兵养了近800头跑山猪,这半年玉米、豆粕价格上涨,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去年豆粕每吨也就3000元左右,但今年价格就一直在4000元以上,有时候会超过5000元。”白小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饲料消费量将近2000斤,光每天的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000元。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在《2022年一季度全国饲料生产分析》中认为,2022年,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南美干旱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给饲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压力。
  上游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处于高位,拉升饲料企业生产成本,导致饲料企业提价应对原料价格上涨。而多位饲料生产商向记者表示,原料价格上涨和饲料产品上涨之间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差,饲料生产企业只能自行承担该成本。
  吉林市田丰牧业有限公司年生产浓缩料和配合饲料超过1万吨,总经理杨士国面对豆粕价格居高不下,表示已经很坦然,“我们用的长春一种豆粕,从年前的3690元一吨,最高涨到5600元一吨,现在维持在4400元一吨左右。饲料生产企业如果不涨价,会赔钱,但要涨得多,会流失老客户。所以饲料企业会将自身利润摊薄,小幅度提升价格。”
  饲料供应直接关系肉奶蛋供应,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利润缩窄,会不会影响老百姓“肉盘子”的稳定?
  5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确定稳定生猪产能的措施,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近年来,我国通过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目前生猪产能已从一度出现的严重滑坡较快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饲料成本的上涨,会短期影响养殖效益;但从中长期看,还是要看存栏量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北京市平谷区养了十余年猪和鸡的倪才告诉记者,现在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对这波饲料价格上涨有些见怪不怪,只要熬过这段时间,等到生猪去产能完成、新玉米收割,生猪产业还会复苏。
  饲料原料供给量大 部分出现高价回落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分析,4月以来,国内释放大豆储备,油厂开工率提高、豆粕产量增加,以及国际市场利空信息频出,进口大豆集中到港,供应紧张局面缓解,豆粕价格因此高位回落。根据行业信息网站数据,5月29日,全国豆粕均价为4415.91元/吨,相比在3月28日的5215元/吨,回落18%。
  据行业信息网站显示,6月2日,全国玉米(饲料原料)均价2877元/吨,相比5月1日的2823元/吨,仅上涨了1.9%。有业内人士分析,6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总体上将继续处于供需总体平衡、供应有保障、需求继续缓慢增长的状态,供需市场缺乏推动行情大幅快速上涨的动力。
  刘向阳在河南项城一带被人称为“玉米大王”,他每年经销的玉米有两三万吨。他近一个月来,每天向云南、贵州、四川运送200吨以上玉米,“河南这边的玉米价格,已经涨不动了。基本上就维持在一斤一块三毛多。等到七八月份,春玉米收获,可能还会更便宜些。”
  “今年大量储存玉米的,可能得赔钱。现在饲料粮的供应量很大,旧的没吃完,新的就下来了。”刘向阳分析,饲料粮多销往本地,现在河南本地已经饱和了,所以就往云贵川送粮;另外,随着东北产区疫情管控逐渐解除,市场购销逐渐活跃,东北玉米品质高,未来优质玉米供应量会增大。
  今年,短视频平台上一度出现了青贮小麦喂牲畜的视频,刘向阳认为,从长期看,小麦代替玉米做饲料的可能性极小,“第一,小麦价格会和玉米价格竞争,小麦如果被当成饲料用得多了,玉米价格一定会降低,那人们会反过来大量购买玉米;第二,玉米单株生物量要比小麦高很多,拿小麦喂牲口不合算;第三,今年小麦价格比较高,现在就已经一块五六了,当青贮卖从经济上看不合算。”
  利润摊薄 倒逼企业降本增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东、河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不少农民手中仍剩余些自然干玉米,一些贸易商手中粮源也多为耐储干粮,他们目前还不着急将货卖出去。山东一位种植户告诉记者,每年会存放四五千斤玉米储存,看价格涨得多再卖出去,但目前价格波动不大。
  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测,2022/23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较上年度减少1.8%,稳中略降;但春播期间大部分产区土壤墒情较适宜,加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等因素,预计玉米总产量与上年度基本持平;需求方面,高成本抑制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但饲用消费稳中有增,预计玉米总消费2.91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0%。
  吉林德大饲料有限公司一位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生产的饲料是企业自用,尽管如此,玉米、大豆涨价,还是提高了生产成本,尤其是在养殖业低迷情况下,企业会有较大利润压力,这会让企业考虑优化产能,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成本。
  不只谷物、大豆用作饲料的需求在增加,饲草产业更是产业价值潜力巨大的蓝海。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燕麦、羊草、多花黑麦草、狼尾草等我国主要商品饲草,近几年生产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总产量日渐提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表示,初步测算,要确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的目标,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尚有近5000万吨的缺口。
  主营燕麦草的优牧农业,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科右前旗和通辽市科左中旗,种植35000多亩的燕麦草,业务人员李松雪告诉记者,现在内蒙古燕麦草和甘肃燕麦草5月牧场发货量增加,供需基本稳定,高等级草价格预计可能会有小幅波动,“今年天气比较好,基地里草长得都不错。估计等到新草收割,价格也不会太高。”
  杨士国认为,这几年饲料行业的利润越来越低,“饲料产业受影响太多,上游种植产业和下游养殖产业,种饲草的话,还有天气因素;此外,还有国内国际政治等因素,都影响饲料价格。除了受不稳定因素带来的交易成本升高外,现在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杨士国打算在今年,投资数百万元再建一个新厂,并购买几台智能码垛机器人。他说,购进这一台自动化机器,就能节约三个工人,能尽量让机器代劳的活儿,就不让人来干,因为机器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更标准。
  专家观点: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武书庚认为,从2011年的8025万吨,到2022年的16454万吨,我国粮食进口量翻了一番,同期国产粮食增加7000万吨,但人口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故国内的粮食总量没有增加;但问题在于,去年进口了2835万吨玉米和9651万吨大豆,而这些进口的粮食中大部分用作了饲料。
  武书庚介绍,我国政府近几年加大了支撑中国特色的配方体系研究、新饲料原料开发、现有饲料原料利用的力度,政策层再从大食物观的高度,发展多种国产可饲用物料的开发、评价和饲用,从市场角度来促进中国特色配方体系落地。
  “农业农村部提出大力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积极开辟新饲料资源,通过‘提效、开源、调结构’等方式,减少对进口饲料粮的依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他介绍,比如河南某养猪企业称5%豆粕(甚至无豆粕)生猪饲料,不仅生猪生长未受影响,而且养殖成本大大降低,许多大型养殖企业都在执行这种体系。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大型养殖企业通过混合技术将高浓度氨基酸日粮和低浓度氨基酸日粮按比例混合,实现营养精准供给,通过全年推行低蛋白低豆粕日粮,使养猪豆粕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最低时可降至6.6%。
  但有中小型养殖户告诉记者,减少玉米、豆粕的使用,会影响产量和肉质。有位平谷养殖户告诉记者,“只要玉米和豆粕减少,一两周还行,要是一两个月,就会发现猪明显长得慢,而且肉质没吃豆粕的猪好。”
  武书庚认为,不同饲养动物、不同养殖规模、不同技术水平的养殖场户,对低豆粕低玉米配方有不同的理解,“我们通过研究表明,适当使用发酵预消化处理、昆虫类饲料原料、乳化剂和酶制剂、合成氨基酸等,结合全营养素平衡技术,可以适当降低产蛋鸡饲料粗蛋白,显着减少豆粕用量,减少20%的玉米用量,所生产的饲粮,能够满足不同品种、日龄阶段产蛋鸡需要,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富裕教授告诉记者,减少玉米、豆粕使用,还可以增加优质饲草供应,未来,还要进一步强化饲草种质创新,培育超高产、抗逆耐盐碱饲草新品种,开发无人牧场、数字草原、智能放牧、草原精准修复等新技术,变革草业与草原生产方式,大幅提升饲草生产水平和草原生产效率。建议国家增加草业与草原科技研发投入的份额和比重,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草业和草原多功能和全产业链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