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可助力破解生猪价格风险难题!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做强养猪业在建设农业强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密切关注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加大对中国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猪病研究力度、优化生猪养殖业“生产关系”等方面为生猪产业发声。
建议多方发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生猪种源“卡脖子”问题和地方猪种养殖逐渐减少的风险,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今年建议,加大对保护和开发中国地方猪种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强地方品种的选育提高和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利用。他提出四条具体举措:统筹建立全国性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统筹地方猪种资源保护、育种攻关和利用开发的相关工作,加大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力度,鼓励地方猪实施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地方猪生态产业集群,同时整合生猪屠宰场。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到,养猪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疫病。与此同时,对标全球养猪技术先进国家丹麦等,我国养猪生产成绩还有差距,国内养猪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对此,秦英林建议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化养猪;坚持自主育种,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加大猪病研究力度,加快推进疫病净化;实施种养循环,打开绿色发展新路径等,持续推进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则针对生猪产业周期性波动这一行业痛点提出了建议。他表示,针对农业产业周期性强的特点,鼓励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沟通,从企业面对产业周期的实际金融需求出发,创新金融工具对于企业的支持方式,研发支持农业领域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帮助农业企业对抗产业周期性波动,“熨平”产业周期,提高企业对农产业进行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今年还提出了优化生猪养殖业“生产关系”的建议。他认为,从全球视角上看,我国养猪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众多散养户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一方面,散养农户科技水平比较低,成熟饲养技术普及推广受到“最后一公里”制约,难以惠及广大中小养殖户;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猪场规模盲目扩大,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越来越脱节,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被人为割裂,耕地质量退化严重;此外,受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影响,生猪市场价格多年波动剧烈,中小养猪农户抗风险能力差,跟风养殖,导致生产规模大起大落,农村小养殖户人力物力财力闲置浪费。
为此,印遇龙认为散养农户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在深入生猪生产经营第一线的过程中,印遇龙和团队发现,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南川河合作社在养猪业中对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社”模式或许能为破除养猪业的体制机制弊端提供可以借鉴推广的好经验。印遇龙建议国家支持湖南建设生猪数字养殖大数据调控平台省级试点,并进一步深化试点推广‘三位一体合作社’养猪模式,创新我国养猪行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那么,“三位一体合作社”的模式如何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浏阳市南川河生猪合作社负责人甘元田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点题、亲自破题的“命题作文”。其核心要义就是立足“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通过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推进“三位一体”改革,组织“千家万户小农户”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让农民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经营、分享全产业链利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共同富裕。
“在生猪行业波动一直存在的背景下,‘三位一体合作社’可以扎根当地生猪产业,以生产者和消费者为核心,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打造组织平台,为农户提供技术、管理等综合服务,培养小农户服务大局意识,调动提高养猪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甘元田告诉记者,经过十年发展,目前湖南浏阳市南川河生猪合作社已经拥有包括产学研银企等在内的社员14376户,带动了周边十多个县生猪产业的升级。接下来也希望全国产业链企业和各地农户能够了解并积极参与“三位一体合作社”模式,共同创造良好、可循环的行业生态,为生猪稳产保供贡献力量。
生猪“保险+期货”成中小养殖户“避风港”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上述代表委员在对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的同时,都有提到不容忽视的生猪价格波动问题。而对于当前我国生猪生产主力军的中小养殖户来说,相较大型养殖猪企,其收益和养殖情绪更容易受到生猪价格变化的影响,亟待对冲价格风险的有效工具。2021年初,大商所推出生猪期货,随后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应运而生,为国内不少中小养殖户撑起了保护伞,实现了小农户和期货大市场的对接。
据了解,通过“保险+期货”,养殖户可以建立科学的生产和收入预期,从而有序扩大生产规模、投入生产资料,同时在遭遇价格下跌风险时,也可以通过补偿资金保障养殖的连续性。
而生猪期货也是大商所首个上市当年便纳入“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的品种,数据显示,2021年,大商所共支持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125个,涉及现货量222.87万头,累计实现赔付1.74亿元,惠及农户8874户,在猪周期下行周期发挥了积极作用。而2022年,大商所紧密高度重视党中央关于生猪保供稳价的重大战略部署,投入1.23亿元,开展19个生猪专项项目,惠及农户3468户,涉及现货量370万头,赔付1.76亿元,农户自缴赔付率268%,也就是说,养殖户每投入100元的保费,即可获得268元的赔付。
目前,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已遍地开花,成为支农支小的重要抓手。据中期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生猪在“保险+期货”项目各品种中承保货值最高,达49.02亿元。
谈及后续生猪“保险+期货”如何继续扩大服务范围,为中小养殖户提供更多保障,大地期货衍生品部副总经理林唯玮告诉记者,一方面是要引导市场主体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开发标准化的产品。现有的生猪“保险+期货”大多还是价格保险,其底层逻辑为套期保值,但有别于规模化企业,中小养殖户普遍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管理能力较弱,标准化的“保险+期货”产品将更加便于中小养殖户理解参与,还能降低中小养殖户的参与成本。
“另一方面则是要继续争取各级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现有“保险+期货”项目多是地区性、短周期性的小型试点,因此覆盖面不广。未来如果可以与现有的政策性农险一样,以‘政府补贴七八成、养殖户自缴两三成’的常态化模式开展项目,服务范围便可以扩大。”林唯玮说。
上海夯石商贸副总经理沈湘源认为,从当前来看,要实现“保险+期货”项目对更多中小养殖户形成保障,需要得到更多政府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的保费支持,从而扩大覆盖范围。同时也需要“保险+期货”模式自身进行优化,增加保险公司的保险职能,探索提质降费的路径。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刘永好委员提出的研究“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熨平猪周期,期货业内人士也进行了相关思考。
林唯玮告诉记者,现有的包括“保险+期货”、仓单质押等在内各种依托期货市场开展的金融产品,周期都与现有的期货合约紧密相连。接下来,建议期货市场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期货合约建设,持续改善期货合约的连续性、扩大整个期货市场的容量;同时也要继续引导市场机构积极参与市场,充分发挥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风险管理功能探索场内外市场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流动。
在沈湘源看来,后续期货公司可以尝试探索一条生猪“收入保险+银行”的模式,利用“保险+期货”的收入保险形式,保障企业的养殖收入;同时以该项保障用于贷款的担保物,引入银行的信贷支持,形成综合性的金融产品,进而保障企业有序稳定经营。
期市品种体系“短板”需补上
对已公开的提案建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汇率期货”正成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建议,有序推进探索人民币外汇期货试点准备工作;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建议,为企业提供外汇风险对冲工具,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吴富林建议,对接外贸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汇率风险规避等专项金融服务方案。
政协委员们慧眼如炬,找准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痛点”和我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的“短板”。
过去的一年,汇率市场剧烈波动,美元指数一度创下近20年来新高,汇率风险成为影响企业盈亏的重要因素,企业常态化管理汇率风险的理念不断增强。当前,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仍以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为管理汇率风险的主要工具,但出于成本和风险考虑,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并不积极。相比远期结售汇和场外汇率衍生工具,场内汇率期货具有流动性强、成本低、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企业对推出场内汇率期货的呼声日益高涨。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上市品种总量达110个,基本覆盖经济发展主要领域,但唯独缺少汇率期货这一重要品种。同时,境外交易所上市的人民币汇率期货、期权成交规模则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定价主导权旁落的风险有所加剧,对我国尽快推出汇率期货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倒逼。
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人民币双向波动幅度有所加大的背景下,尽快推出汇率期货,不仅能丰富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补齐我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短板,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汇率定价主动权,为人民币国际化和市场化保驾护航。
事实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一直在积极研究开发汇率期货产品。早在2014年,中金所就正式启动了外汇期货仿真交易。持续多年的仿真交易对于完善合约规则、检验技术系统、积累运维经验以及开展投资者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痛点”,近年来,我国期货经营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场外衍生品创新,综合境内外市场,探索“一站式”对冲企业面临的大宗商品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汇率期货的推出,将丰富期货经营机构“工具箱”,助其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定制化的风险管理服务。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推出汇率期货,补齐期货市场品种体系短板,建设一个品种工具齐备、运行安全高效、功能发挥充分的期货市场,正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期货日报 曲德辉 杨美
一周热点
- 2023-11-02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布
- 2023-11-022024贵阳第五届生态畜牧业博览会邀请函
- 2023-11-01Romer Labs到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交流座谈
- 2023-11-01四川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出炉,855家定点屠宰企业到2027年底将减少20%
- 2023-11-01需求支撑不足,豆粕价格走势如何?
- 2023-10-31中国配合饲料产量占比达93% 猪和禽饲料产量达80%以上——中国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 2023-10-31猪价持续低位“躺平” 养殖企业压力加大
- 2023-10-31猪市走势:未来3个月猪价如何?机构预测:11-12月月均价或16.2-16.6元/公斤
- 2023-10-302023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专家评审顺利完成
- 2023-10-30生猪期货运用正当时:期货功能显现 市场主体参与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