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营管理» 正文

小型饲料企业应扬长避短应对市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9-04

我省饲料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在数量上仍占多数。20002003年小型配合饲料、预混料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2005年全省饲料企业达750多家。进入2006年后,原料涨价,畜禽产品市场疲软,饲料产销下降,经营效益明显下降,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步履艰难,不少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2006年全省申报年度备案的企业664家,其中配合饲料厂363个,厂均10 275吨,其中5 000吨以下的企业216个,占全省配合饲料企业数的59.5%,产量仅占10.6%,厂均产量1843吨;预混料企业240家,厂均1 340吨,其中1000吨以下的企业149个,占全省预混料企业的62.1%,产量占全省预混料总量的23.4%,厂均504吨。

“十五”以前,我省畜牧业以千家万户为主,生猪、蛋鸡以农户适度规模饲养和自配饲料为主,为预混料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十五”期间我省预混料得以迅速发展,以蛋鸡主产区的东台、海安、徐州等地尤为明显。但随着畜禽生产的变化和饲养方式的转变,以及原料市场的变化,散养户减少,养殖户使用配合饲料逐渐增加,预混料产销处于平稳状态。大中型企业也纷纷看好预混料市场,以高品质、服务好的技术优势挤占预混料市场。小型饲料企业受到市场变化和大中型饲料企业介入的双重挤压,步履艰难,有的已经奄奄一息了。今年上半年尽管畜禽、水产品市场明显好转,饲料产销及效益明显好转,但小型企业仍十分艰难。据笔者近期对部分企业的调查,较大的企业(年产5万吨以上)上半年产销两旺,徐州正昌饲料有限公司第二季度产量同比增长63%,产品价格水涨船高,效益明显提高;某中型企业(年产2万吨左右)产量略有增长,猪料减禽料增,效益下降;对3个小型饲料企业调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尽管在当前饲料市场比较活跃的情况下也一筹莫展。

分析小型企业发展,有其优势的方面:①生产设备简陋,投入少,直接生产成本低;②企业管理成本低,许多小型饲料工业,老板既是技术员,也是营销员,与大企业相比,减少了一大笔管理费用;③市场半径相对较小,运输成本低。这些费用可分摊到产品之中,形成产品价格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④在经营机制方面具有灵活性,决策层次少,应变性快,更具备随时调整经营机制的灵活性,能够充分发挥“船小易掉头”的优势;⑤小企业依生产单元而言,其市场覆盖面相对较小,客户面也较少,能及时反馈用户信息,且运输距离短,能够为用户提供诸如“送货上门”类的服务。

与大中型企业相对,小型企业的劣势也十分明显:①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与大企业相比,大部分中小饲料企业缺乏技术人才,标准、配方与实际原料脱节,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创新性,多为传统产品,没有质量过硬的“拳头”产品,加上原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容易造成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利润空间较小。②资金来源受限,经营困难较大。由于自身担保能力差,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在原料市场波动时难以应对。③管理较粗放,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许多中小企业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经营业务上,不重视内部管理,很少关注员工的培训,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维护。由此造成员工跳槽频繁,不利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管理上得过且过,老板或老板娘说了算,缺乏管理章法。④市场技术服务跟不上,多数小型企业缺乏专职的售后技术服务人员,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缺乏优质的售后服务在市场竞争中无疑是处于劣势。归纳小型企业竞争力的劣势,最重要的是缺乏技术力量。

中小饲料企业在饲料工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饲料生产规模化、专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企业集团化、品牌集中化更是大势所趋。在此重压下,中小企业何去何从,如何从狭缝中找出一条生路,已是摆在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面前重要课题。如何扬长避短,共享社会技术、信息资源,解决经营过程中技术困难,是小型饲料企业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企业首先要深刻检查近几年企业产销情况、效益情况、市场变化,认真分析企业自身优势和劣势,并对本地区养殖业和饲料产业发展有个比较正确的了解和判断,以确定企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正确定位,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养殖结构的多元化决定了饲料产业的多元性,大企业做大客户,小企业做小客户,大企业市场再大总是有市场空隙的,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对饲料的科技要求较低,市场的变化要求对产品不断调整,小型企业应利用这一特性,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做好中小养殖户的市场。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借鉴大中型企业产品开发做法和成果,消化吸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品位,拓宽市场。要应对市场变化,如养殖效益高时,应及时开发高品位产品;养殖效益低时,生产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产品。倾听和采纳客户的意见和要求,加强销售、技术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三)充分发挥低生产成本优势,占领和巩固附近市场。低成本只有从生产费用、资金周转、管理成本挖潜力,切不可在原料品质、价位和配方上做文章,在不降低产品质量基础上,做到成本最低化,让利最大化,争取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利用销售半径小,客户熟悉,信任度的优势,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让客户用得放心。

(四)增强技术力量。据调查和统计,我省仍有少部分饲料企业就是夫妻店,几个临时工,夫妻俩既是老板又是检验员,标准、配方全是跟着其他企业做,根本不知其所以然。一些企业技术力量也十分薄弱。这类企业应加强技术力量,招聘动物营养、饲料加工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只有有了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培训提高,消化、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开展技术服务,如继续依靠传统的夫妻打拚、作坊生产是难以生存的。

(五)借力生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技术资源为我所用。高端技术人才小型企业可能聘不起,也不易聘得到。但可以与科研教学部门或人员进行技术合作,聘请动物营养和饲料加工、经营管理等专业教授、研究员,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作为企业的顾问,定期帮助设计和改进饲料配方,培训企业职工,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包装,咨询企业管理,邀请专家对用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解决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不少专家与饲料企业建立了技术协作,帮助企业培训和技术咨询,这些专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技术指导针对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深入企业欢迎。企业也可以借助协会、合作社或行业主管部门等组织聘请专家,参加集体培训,咨询技术问题。

(六)企业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突破传统的“埋头苦干、单打独斗”、“夫妻小店”的经营模式,通过功能性协议结成联盟,在原料采购、设备资源、技术人才、市场销售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实现技术资源、原料采购货源、信息资源、品牌资源、设备资源的共享。如东台市三仓镇有10多个小型预混料生产企业,年产量300-1 000吨,总产5 000吨左右,每个企业都配备了0.5立方以上的不锈钢混合机、提升机、除尘机、小予混机、检验室、2个检验员及原料库,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如果实施联盟,只需使用一条或二条生产线,共同采用一个企业名称;使用同一仓库的原料;聘请和使用共同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质检人员,产品可以分销也可以统一销售,分开核算,改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

我省地区差异大,养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部分地区运输成本高于饲料生产附加值,现实决定了中小饲料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有生存土壤和空间。企业只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