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指出9.95的字样,全场轰动,海因斯也摊开双手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个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回放墨西哥奥运会的资料片时,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他想,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 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纪录的那一瞬,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点,竟被那上千名记者给漏掉了,实在是一大遗憾。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当记者提起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想了想笑着说:“我说,上帝啊,成功那扇门原来虚掩着!”谜底揭开后,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下10.0 3秒的百米赛纪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大家都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
海因斯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又十分重要的道理:百米赛10秒的门是虚掩着的,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门都是虚掩着的,尤其是成功之门。
但要推开这虚掩的门,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成功之门固然是虚掩的,并非谁都能推开。
要推开虚掩的成功之门,首先要有勇气,要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打破常规。许多成功之门之所以对我们紧闭着,其实并不是推不开,而实际上,我们可能连想都没想过,更别说试一试。譬如,“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上千年来,人们都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这条定律深信不疑,可伽利略就敢于提出怀疑,并进行了著名的比萨斜塔的实验,于是,勇气和胆识帮助他轻轻地推开了成功之门。反之,被困难吓倒的人,不敢冲击禁区的人,墨守成规的人,畏首畏尾的人,是永远无法推开成功之门的。
要推开虚掩的成功之门,必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像海因斯,推开10秒的大门,只是一瞬间的事,可是为了这一瞬间的突破,他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曾数年每天坚持以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比别的运动员的运动量要大得多,所以门被他推开而不是别人,就不是偶然的。
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在本届北京奥运会上,这位生于1985年6月30日的巨蟹座大男孩,没有给任何人任何机会,拿下了所参加的全部项目的金牌。他被人们称为“外星人”,在泳池中的辉煌无人能及.
菲尔普斯认为他的成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训练。从高中毕业后,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从早晨7点开始长达2个半小时的训练,中餐后稍稍打个盹,然后接着游,从下午3点半到6点。他每天游的距离多达12英里,对于游泳运动员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强度。23岁的菲尔普斯每周要训练30个小时,基本上每天要消耗12000卡路里。
教练鲍曼是依照他的身体特点来塑造菲尔普斯的。菲尔普斯有非常长的躯干,他的脚踝和肩有很好的灵活性,臂展也很长,还有非常好的水性——幸亏他没有强迫自己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而是选了一条更合适的路。鲍曼对菲尔普斯的先天条件很是满意,对弟子的喜爱溢于言表。
他,被菲尔普斯称之为“训练疯子”。 鲍曼喜欢在训练课里玩很多令人痛苦的新花招。例如低氧呼吸训练,也就是憋气游,每游一圈只能在特定的时候和地方抬头换一次气,然后再游。菲尔普斯很不喜欢这一套,他觉得这太可怕了,在泳池里游了20个来回后,勉强爬上出发台,脑袋就像被人打了几拳那样晕头转向,站都站不起来。菲尔普斯的妈妈在他只有7岁大的时候就天天陪他训练,每天像准时上班一样出现在训练场。
菲尔普斯备战北京奥运会前的训练则堪称“魔鬼训练”。美国游泳队安扎在科罗拉多的海拔1800米地方的训练营,鲍曼带领了几个弟子在那里训练。在那段日子里,菲尔普斯和他的队友们要在24天里完成70次训练。虽然是挑战身体极限的高强度,但是, 正是这种极限训练方法,让菲尔普斯一步步走向神奇。
要推开虚掩的成功之门,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海因斯的成功,也得益于他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公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这就是说,要想获取成功,除了敢想敢干,坚持不懈,还必须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方法得当,循序渐进,以深厚的知识底蕴为基础,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保证。
大家都渴望能推开成功之门,实现人生辉煌,要推开虚掩的成功之门,我给您推荐一个秘方:把“敢想敢干的抱负”放到“不懈努力”的锅中,用“坚韧不拔”的小火炖熬,再加上“正确方法”做调味料。您就一定能获得命运女神的青睐,顺理成章地推开那扇虚掩的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