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许多多的企业领导,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达到的目的,就是员工能够在没有上级管理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积极地工作,这也就是“文化管理”这一稍显虚妄的词汇来源的根本。
但是我认为,在以利益取向为核心的企业组织中,如果缺少了基本的和根本性的制度设计及其实施,仅仅依靠或者部分地依靠员工的自觉,都难以实现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虽然我也经常反思自己在制度方面的“固执”,但是所看到所听到的案例,无一例外地告诉我,制度在企业文化的创建当中是何等的重要。近日通读《德胜员工守则》,更对此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总体来说,德胜(苏州)洋楼公司的企业文化几乎是西式管理的翻版,这方面的内容,《员工守则》中比比皆是。而最能代表其管理精髓的是“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和公司领导聂圣哲先生极力倡导的“蔑视程序的人,永远是德胜的敌人”这样的管理理念。《德胜员工守则》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一个不遵循制度的民族是一个不可靠的民族!”按照赵晓先生的说法,这是德胜公司“彻底告别(中国历史上)‘混世魔王’的最强声音”。从公司管理实践看,也正是这样对制度的执着与坚守,才有了德胜公司将农民工变成“绅士”和“淑女”的结果
与朋友讨论德胜公司的管理,也有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德胜公司的制度管理自不待言,但他们也有很多依靠员工“自觉”的一些做法啊,比如上班不打卡、随意调休、报销不签字、开放式长途电话等等。朋友认为,这些东西,可能正是德胜公司在制度建设之外的、依靠员工“自觉”行动的文化精髓,这也正是其他企业可以向德胜公司学习的企业文化。
德胜公司的上述作法,表面上看的确与员工的“自觉”行为相关,而且似乎在这种“自觉”的过程中,没有什么额外的制度来约束。但是,如果仔细阅读和思考《德胜员工手册》我们就会明白,这些“自觉”大部分都有其隐藏在背后的制度,或者说底线。如果员工在公司希望“自觉”的行为中产生了“不自觉”的行为,这背后的、底线的制度,可能将你“连根拔起”。也就是说,在德胜公司,貌似没有制度约束的“自觉”,其实都是有边界的。
比如,在德胜公司,报销不用像其他企业那样层层签批,基本依靠员工的自觉。这一点经常被许多人称为德胜公司依靠文化管理的经典之作。但是,如果仔细研读“财务报销规则”就可以看到,虽然没有了过程中的审批制度,但公司对报账这种“自觉”行为并非没有约束。比如,“财务报销规则”之“总则”中提到,“以欺诈的手段报销因私费用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员工将会为这种不诚实的行为付出昂贵的代价;同时,公司的‘个人信用计算机辅助系统’也极易发现这种欺诈行为”。“财务报销规则”之七,专门对“个人信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做了说明。“财务报销规则”之九的内容是“严肃提示——报销前的声明”,任何人在报销前都要认真聆听财务人员宣读这样的内容:“您现在所报销的凭据必须真实及符合《财务报销规则》,否则将成为您欺诈、违规甚至是违法的证据,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并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污点将伴随您一生。如果因记忆模糊自己不能确认报销凭据的真实性,请再一次认真回忆并确认凭据无误,然后开始报销,这是极其严肃的问题。”
我想,这里的“个人信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和“严肃提示——报销前的声明”就是员工“自觉”行为的底线,也就是企业用以约束“不自觉”行为的制度设计。
当然,在制度管理之外,德胜公司也确有“人性化管理”的一面,比如开放式长途电话。“员工想打长途电话很容易,只要去规定的办公室,每一次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话即可。打完电话也不用交钱,只要登记一下就行了。”为这部电话机,公司每月要支出一千到三千元不等的话费。曾有公司成员建议取消这部电话或者由员工出钱购买电话卡,但公司领导“从员工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这件事情,而不是单从节省费用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其实,这是德胜公司在管理方面聪明地把握“度”的结果,也是在关键的制度设计和非关键的制度设计方面收放自如的表现——看似支出了一定的成本,却将打电话作为一种福利,拢住了员工的心。同时我们也看到,即便是这样的福利,也不是仅仅依靠员工“自觉”的。比如,“每一次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话”、打完电话“登记一下”,这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制度或者外部的约束啊。
所以,在任何企业,想实现那种不靠制度约束而完全依靠个人自觉的员工工作行为,是一种妄想。对于不同员工行为的恰当的制度设计,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