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职场感悟» 正文

创业成败在于管理?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1-19

  几位天才般的年轻学生在大学寝室里就能创造未来,车库里可以涌现大批创业企业……硅谷的创业神话大抵如此。但是,创业公司多如春笋,最终成活下来的却寥寥可数。这种创业灰姑娘故事的误导之处在于,让人误以为有了天才的创意就可以成功。事实上,真正决定一个创业公司成败的,却是一些无比寻常的细节,一些普通到令人厌倦的管理技巧。

  这正是艾瑞克·里斯在《精益创业》中提出的新观点。里斯的见解来自他本人的创业经历。他创办的第一个公司在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际惨败,2004年东山再起重新创业,一路磕磕碰碰最后却获得巨大成功。里斯总结,创业成功其实并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一门可以学会且可以被传授的专业,背后的秘诀就是,借鉴我们长期忽略的制造业,尤其是日本式精益制造的管理技巧。

  第一次创业时,里斯和他的伙伴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做对了所有的事情:有最好的产品,明星般的天才团队,前沿的技术,巧妙而适和时宜的创意。他们期待着自己的公司成为改变世界的企业。但是,“除了完美的概念,我们几乎从第一天开始就注定失败,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将对产品的洞见转化为一家伟大的公司。”里斯在书中这样反思。这几乎是所有创业者的通病,绝大部分看起来充满希望的公司最后都以失败结束,大量新创意新产品都没能成功,很难见到企业最终实现他们最初的理想。人们总是以为传统的管理无法解决创业企业所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问题,所以创业者及投资者们干脆放弃管理而直接“去做”。

  里斯以略带讥讽的笔调,把他们称为创业的“去做”学派(the “Just Do It” school of Startups)。他们认为,管理无法解决创业的问题,混乱才是解决方案。尤其对创业公司而言,只有不断地实践,不停地工作,哪怕混乱也比细致而有条不紊的管理强,甚至混乱本身在创业者和创业公司看来都代表着希望的迹象。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其他创业者的观察,里斯觉得,或许他们错了。创业公司的成功不是因为基因优良,或者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用合适的方法做了合适的事情,实际上,创业的公司都有可能成功。换句话说,创业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只是它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方法,需要根据创业的高度不确定性特征做一些相应的调适。

  里斯2004年成功创业的IMVU(Instant Messaging Virtual Universe)部分地从正面印证了里斯的创业管理经。IMVU的主要产品是一款3D人物场景聊天软件,里斯在公司里担任CTO。刚开始,他们直接“去做”,打造了一个满是问题的产品,而且在产品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就推给了消费者,还居然就这个非常初级的产品向消费者收费,而产品的改进和升级速度也过于频繁,甚至高达一天几十次。随后,他们强化了管理。通过和消费者不断沟通,吸取消费者意见——但不完全采用他们的意见,而是将他们的建议作为他们整体目标的一个信息源,将之有机融合,如此让企业步入快速上升通道。2011年IMVU的年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美元,有超过100名雇员。而当年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IMVU虚拟产品目录,现在已经有超过600万种,还在以每天7000种的速度增长,这些虚拟产品全部由消费者自行开发创造。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创业”会比“管理”听上去更有创意,更酷,但是作者认为,创业只是管理的一种。在多数人看来,创业公司不宜严格地划分部门和职责界限,员工最好都是能够应对多种任务的多面手,作者则认为,创业公司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像传统公司一样,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实现宏观目标是公司的责任。“归根结底,创业公司是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产品。”对于它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构建一桩可持续的生意,打造一个可以永续存在的公司。

  作者提出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创建-评估-学习(Build-Measure-Learn)”模型。产品毕竟是创业公司的基础,所以要尽快创建并发布产品,然后从各个角度评估顾客反馈,评估是否需要修正,边学习边改进产品。一个好的创业公司必须在这个学习的循环中迅速进步。

  借鉴丰田的精益制造模式,里斯建议创业者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也要持续地问5个为什么,由此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针对不同层面的原因,分别找出解决方案。这种评估、学习和改进的循环是产品能否成功,生意可否持续的最重要的保证。

  现代社会对大企业已经有一整套靠谱的管理技巧,但对创业企业来说,基本上还处在瞎子摸象的阶段,这部书里的一些观点或许可以帮助创业更靠谱一些。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