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职场感悟» 正文

不会做人天才也会被埋没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3-26

天才也会被埋没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人都知道爱迪生是个天才的发明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整个近代工业和电气文明注入了生命活力——发明了交流发电和供电系统的是一位名字叫S·N·特斯拉的天才发明家。人们仅知道马可尼最早获得了发明无线电的荣誉,大概没有人知道使无线电得以成功的基本装置,特斯拉早几年既发明出来了。他本人在世纪之交有过许多发明和发现,为一系列现代技术成就打下了基础。但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却很少被后人提起。特斯拉和T·爱迪生是同代人;他们曾经是合作者,但又是对头。爱迪生蜚声遐迩,相形之下特斯拉却默默无闻。

  《被埋没了的天才》一书的作者怀着对特斯拉的无限同情以及对美国社会的愤懑,搜集了记载这位古佳发明家功绩的各种新闻报导,查遍了涉及科学和个人情况的大量档案材料,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再现了一个伟大天才的形象。

  书中描述特斯拉风度翩翩,在纽约上层社会中曾红极一付。而且他口才过人,因此一度赢得一些工业和金融界富豪的资助。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人最后都欺骗了他。他们不但诓走了这位天才人物创造出来的成果,而且盗窃了他的荣誉。

  特斯拉的一生及其成就,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科学创造精神以及非凡的毅力。他几乎丧身高压电之下,可是无所顾忌;他的试验室连同宝贵的研究成果被一场大火烧成灰烬,但他没有丧失继续奋斗的勇气;他的身体因长期劳累过度被搞垮了,他却毫不退缩。为了献身科学研究事业,他终身不娶。他说,“电给我疲乏衰弱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

  特斯拉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里,曾有过他雄踞一方的鼎盛时期。当年他蜚声遐迩,风云一时,常常成为万众瞩目的显赫人物。但是尽管如此,他却过着十分孤单的生活。他孑然一身,终生不娶,单枪匹马地独自工作,既不参加公司社团,也不结交朋友,外界对他的私人生活知道得很少。世界科学和工程技术界之佼佼者,一生遁世隐居,不免使为他立传的作家们遇到分析研究上的极大困难。不过在1943年特斯拉逝世(享年八十七岁)之后不久,《纽约先驱论坛报》科学专栏编辑J.J.奥尼尔(J.J.O´Neill)就出版了他写的《慷慨的天才》-书。长年以来,这一直是有关特斯拉的唯一传记著作,因为别人要想为特斯拉立传,再很难发掘出有关这位发明家的任何重要情况了。

  西方国家曾经评价过许多人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最后认为人类历史上只有2个人能称为天才,其中1个是达芬奇,另一个就是特斯拉。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特斯拉为他发明的交流电收专利费,他的身价将会远远超出比尔盖茨许多倍。

  是什么埋没了天才的特斯拉,有人考证是他受到了对头爱迪生和金融寡头J·P·摩根联手打压,这两个人联手的能量可谓无与伦比。另外就是特斯拉象所有杰出人物一样,不是也不可能是什么完人。他在科学活动中时而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甚至故弄玄虚。他在精神上不能解脱时,往往沉于心灵感应之类的虚幻中。特斯拉生来脾气古怪,长年经济措据,最终落得穷困潦倒,遁世隐居。他临死时寄住在纽约一家旅馆,孑然一身,只有那些地不断从街上救活过来的病鸽守在床前。

  西方社会社会埋没人才,特斯拉是个比较引人注目的经典案例,其实有更所人才埋没。如果不是人才的埋没,人类不应该只有一个牛顿、一个爱因斯坦,应该有十个、百个牛顿式的科学巨人。这里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大量的科学巨人没有取得他们应该取得的成就,而更多的人才则完全被埋没了!

  张雪奎教授认为,人才被埋没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埋没(如上所述),另一种是自我埋没。社会埋没人才,比较引人注目。有人痛惜、有人不平、有人呐喊、有人改进。而人才的自我埋没,更经常、更普遍、更严重,却极少有人发现、有人痛惜、有人呐喊。因为,这种埋没是无声无息的,是被埋没者本身都不易觉察的!

  人才自我埋没的现象比比皆是,鲁迅、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作为医生,他们并不出类拔萃,后来改搞文学,成了文坛巨人。如果他们坚持学医,那就可能埋没自己的才能。爱因斯坦大学时的老师佩尔内教授有一次严肃地对他说:“你在工作中不缺少热心和好意,但是缺乏能力。你为什么不学医、不学法律或哲学而要学物理呢?”幸亏爱因斯坦深知自己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有足够的才能,没有听那个教授的话。否则,也许我们的物理科学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科学的门类不同,需要的素质与才能也不同。比如:做一个杰出的临床医生,必须具有很好的记忆力;研究理论物理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可少;一个数学家没有必要一定具备实际操作、设计和做实验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对于一个化学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天文学主要是一门观察科学,需要很好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兴趣和长久细致进观察的毅力。人的兴趣、才能、素质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没有能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你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将会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从事你最擅长的工作;你就会获得成功。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达尔文学数学、医学呆头呆脑,一摸到动植物却灵光焕发……”

  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的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伦琴原来学的是工程科学,他在老师孔特的影响下,做了一些物理实验,逐渐体会到,这就是最适合自己干的行业,后来果然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人才自我埋没的现象是普遍的、严重的。张雪奎教授认为很遗憾的是,科学史上只是记录了那些成功的科学家,那些自我埋没了的人是无法问津于科学史的。所以,那些大量的自我埋没了的人我们无从知道。如果不是鲁迅、郭沫若、伦琴、爱因斯坦最终是个成功者,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些天才的被埋没。

  造成人才自我埋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张雪奎教授认为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严重的自卑感

  在杰出的科学家里面,妇女只占极小的比例。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卑感,千百年来的社会风气造成了这种现象。明显的或者潜在的自卑感都会造成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自我埋没。有一个爱好文学的农村青年,写了不少小说,由于自卑,总不敢寄出去。后来在一个朋友的鼓励下寄出了一篇,很快就发表了。这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不久他就成了一个有成就的小说作者。

  张雪奎教授认为一个经常怀疑自己的人,往往不敢怀疑书本,不敢怀疑权威,而对书上的每一句话都不敢怀疑的人,对导师、领导的错误不敢吃怀疑态度的人,是很难有什么创造的。

二、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事业心,那他将会庸庸碌碌度过一生。有不少青年人很聪明,很有才干,也很自信,却无所作为。原因是:不想干。一个不想获胜的人永远不会在比赛中得到冠军。一根燃烧的火柴发出的光要超过一万斤没有燃烧的干柴。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干,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势必会自我埋没。

三、错误地选择了努力目标。

  孔子在《大学》的开篇里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告诉人们成功就是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止于至善”。天赋在人才成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胡荣华15岁获得全国象棋冠军,光用刻苦和方法对头很难解释这一点。大多数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和良好的素质。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很笨的人,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杰出的才能。中国古代有个叫阿留的人,各方面都很无能,但在绘画方面是个天才,陈景润当不好数学教师,却可以进攻世界难题;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著名,写小说却名扬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特定的天赋与素质,如果你选对了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能够成功,如果你没有选对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多少会自己埋没自己。

  四、缺乏正确的方法、浓厚的兴趣等等。

  人才成功是有“捷径”的,学习知识也是有捷径的。这“捷径”就是:正确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记忆的规律和方法,你将事倍功半,而如果你了解记忆的奥秘,你就能事半功倍;如果你不明白学习是为了创造,科学全在于创新,只是拼命追求考试成绩,拼命掌握传统教科书,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那么,你将来在科学上很难有什么创造;如果你不懂得打破限制性思维,不愿意向一些聪明的外行人讲述你的科研活动,甚至不愿意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那么你获得灵感与启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因此而少;如果你不知道知识并非总是越多越好,去拼命掌握那无用的或者用处不大的“死知识”,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错过“最佳年龄区”……总之,倘若你缺乏正确的方法,那你多少会自己埋没自己的才华。

  张雪奎教授认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古人的成功智慧,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捷径”,这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内圣外王而至于成功。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外在的压力(也可算是动力),兴趣则是内在的动力。此外,缺乏卓越的见识、缺乏足够的毅力和坚持精神等,也会造成人才的自我埋没。

防止自我埋没的办法

  张雪奎教授认为许多人才的自我埋没,主要是由于不了解世界上还有人才自我埋没这回事,或者虽然了解,但对它的严重性、普遍性缺乏足够的估计。在了解并重视这一问题后,自我埋没的现象将大大减少。另外,防止自我埋没的办法还有:

  善于自己设计自己。一些遗传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对基因所决定。另外还有5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特殊天赋,起着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说来,人的这五对次要基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善于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汤姆逊由于“那双笨拙的手”,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并且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惊人的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深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消灭自卑感。严重的自卑感扼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另外,它还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自卑感严重,不敢干或者干起来缩手缩脚、没有魄力,这样就显得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旁人会因此说你无能,旁人的议论又会加重你的自卑感。因此必须一开始就打断它,丢掉自卑感,大胆干起来。

  张雪奎教授经常讲的一句话: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缺点往往是优点的过分延伸。过于谦虚,或者由于自卑而谦虚,都是不应该的。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是非常自信的人。自信,可以使你精神振奋、勇于进攻、战胜困难。

  开阔视野也很重要。在人类航天历史上,有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他们是: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和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齐奥尔科夫斯基由于处地偏僻,又得不到资料,孤陋寡闻,一生的创造不少是重复前人已作出的发现,尽管他极有才能,却白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否则其成就应该会更大,这充分说明了开阔视野的重要性。多读一些科研方法论的书;多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善于请教别人;善于查阅资料;善于利用你所能利用的一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功。

社会埋没与自我埋没的关系

  人才被埋没的两种情况:社会埋没与自我埋没,是紧密相联的。比如说,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男性青少年没有踢过足球,这部分人中具有足球天赋的人才就被埋没了。这种埋没是自我埋没,同时也是社会埋没。自我埋没中含有社会埋没的因素。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社会埋没里也含有自我埋没的因素。为什么相同的条件,有人被埋没、有人成功呢?一个人才要是有足够的勤奋、天赋、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善于自己设计自己,那么,尽管环境及条件不好,也很难将他埋没。

  中国要发展,要跟上世界的步伐,我们每一个黄帝的子孙都有责任。中华民族受歧视的时代必须让它结束。只要我们尽量杜绝埋没人才的现象,每一个人都奋发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四化的美景就一定会变为现实!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自我埋没的根源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很多人一辈子也没发挥出他们真正潜能的0.1%。事实上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人脑不像电脑,大脑的“硬盘”永远不会不够用。你可以持续地提高你的极限,努力达到更高的目标,最后你会发现,你也只是发挥了一点点潜能而已。毋须质疑,你限制了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不幸地是,许多人无法发挥所有的潜能,还把发挥的潜能放在一些浪费时间精力的工作上。张雪奎教授列举出以下10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供大家参考:

一、活在旧事阴影里缺乏积极性

  有些人总是活在过去的时光里。他们为时过境迁而悲伤,为曾经的辉煌而伤神,为未竟的事业而悔恨。但是,过去已然过去,无论我们用了多久来哀叹,它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浪费时间为了过去的事情,而郁郁寡欢,会毁掉本来的你的未来。沉浸在往日时光中,完全无法改变什么,也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好。而只有一心向前并积极行动,才会过拥有一个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你想做些什么来得到这个理想生活?你从过去得到了什么教训可以助你一路前行?探索并实践这样的问题,就会帮助你延伸当下的一刻,你会向前并得到美好的生活。如果想得到更多关于如何活在当下的建议,请参阅张雪奎教授博客。

二、为琐事发愁不能着眼大局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会发觉自己经常在处理一些小细节。如果这样,你也不是一个人在这么做,我也是这样的。我会用许多时间在编辑些基本的事实,然后所有的事情都会是完美无暇的,也会按是我设想的那样呈现出来。比如说,在张雪奎教授的文章里,经常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寻找最匹配的照片,这些照片会准确地表达出文章的旨意。我会耗费几个小时去打理我的博客和论坛,所以读者们在阅读时会感觉非常棒。在这些小细节上的用心,但是并没有最好地利用时间。

  有些人也许觉得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以达到最好的目标。张雪奎教授虽然也赞同这一点,可是这点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奏效。比如说,虽然为每篇博客配一张完美的图确实令人庆幸,可是为了这而花费的时间却阻止了做更大价值的工作,比如写一篇新的文章,为我的读者带来更多的挑战,后者的价值要高于寻找一张图片,价值孰高孰低不言而喻。着眼大局可以帮助你看清什么更重要,然后你可以根据重要性重新分配精力。

三、经常被小事所影响

  有些时候我们也许会被一个伤人的言论所影响,或者一个小挫折而阻碍。虽然产生的情绪是正常的,可是在长远来看这些事情通常并不重要。一种去检验这个事情是否值得去想的方法就是问自己:“一年后我还会在意这个事情么?三年后呢?五年后呢?甚至十年后和三十年后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这件事就很可能并不值得你的精力去思考这件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长远来看很重要的事情上吧。

四、把你的痛苦归咎于别人

  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你是否会因没有理想的工作而责怪经济环境的不佳?责备你的父母给你遗传的“不良”基因?指责你的上司给你的工作负担?或者谴责这个世界不给你多一些机会?还有这个宇宙没有为你营造一个梦想中的人生?

  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有胆有识的人才会获得大的成功。你有多大可能实现梦想取决于你承担了人生中的多少责任。当你责怪了别的人或者别的东西,你就在否认承担责任。比如当你责怪你父母的基因导致了你的肥胖,你还会继续这么胖下去,因为你认为他们才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你永远不会行使自己的权力去改变这个情况,直到有一刻你承担了这个责任。当你为你的生命承担起100%的责任,无论是你的事业情况,健康状况,爱情,财务状况,还是友情等等,那一刻你就在着手实现人生梦想了。

五、能加负能量的抱怨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抱怨一两次去发泄感情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总是抱怨会让你成为一个负极磁场。抱怨是负能量,无论何时只要你去抱怨,你就在给宇宙注入负能量,给自己注入负能量。你用来抱怨的每一秒钟,都本应是用于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如果你可以为了改善生活而采取的措施,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这样,你便向你的梦想跨进了一步。

六、事无大小必躬亲

  诸葛亮事无大小必躬亲,结果是梦想未成身累死。作为企业的老板或中高层领导,你是不是一个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做看的人么?我也曾经是,但是我却发现这却让我失去很多。我去尝试做所有事情,比如一些基本的事实,不重要的细节,那都会意味着你不能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你的最高目标和最好的梦想。学会委派,外包业务或者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移除出你的计划,扩展自我到更重要的事情中去。你会发现到你的成果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七、设立小目标

  许多人喜欢设立小的目标,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张雪奎教授认为,实际上他们害怕的却是,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而他们却浪费了这些时间和梦想。如果你是有能力去做好每一个你想做到的事情的,不要再设立小小的目标,而在今天把眼光放的更远大一些吧。这是你欠自己的一个目标,一个“止于至善”的目标!

八、制造情绪的炸弹

  张雪奎教授认为封锁情绪是一个比较恐怖的事情,情绪就像炸弹,封锁情绪就好像在包裹一个炸弹,它们迟早都会爆炸的。每一次你放进去一些情绪,你的行李就会沉重一些。处理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论开心或者不开心,都要把它们公开或者表现在脸上。不要把你的问题藏起来,如果你这样做,就是让自己逃避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去清除感情行李,这就是练习用大脑去甩掉它们,思索一些有用的东西,甚至看些幽默的文章,用来清除这些情绪。尝试一下,你或许马上就会觉得很轻松。

九、自我感觉能力不足

  张雪奎教授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我们的信念更加强大有力,这些信念就是我们来聚焦这个世界的镜头。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具备这个能力,那大脑就会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想法。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达到它,那同样地,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地锁定一些证据来支持这个想法。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在信念面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张雪奎教授的个人信条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没有什么不能做到。

十、拖拉在埋葬你的目标

  办事拖拉是埋葬你的潜能最好的方法。你想让你的目标永远不要被实现么?如果你想,那你就尽情地拖延吧。在我的生活里我从来都没见过一个快乐的拖延者。每一个我认识的爱拖延的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延缓了追逐目标的脚步,减慢了实现梦想的速度。所以不要拖拉了。最开始只要你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就努力去做。只要你在做你热爱的事情,不断的做下去,你一定是个成功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