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其中一些思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对当今社会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如何当好一名领导?2500多年前的孔子给我们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设性意见。
一、政者,正也——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领导者要给下属官员做出表率。正所谓正人先要正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自身行得正,那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呢?也即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领导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下属也不会信从。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论语·颜渊》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氏为鲁国权臣,孔子对季氏一直不满。他说,从政的关键就是为政者自己首先要正派,你带头正派,谁敢不正派。这话是话中有话,言外之意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季氏带得就不是什么好榜样,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可见,领导者人格魅力和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在《论语·为政》中记载: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问如何使人们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互相勉励,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政令也会严肃认真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也就会劝勉了。”可见,领导者的以身作则、品行端正的榜样影响。
孔子的领导观对当今社会的领导层有诸多启示:其一,领导者要加强自身修养,率先垂范。各级各类部门的管理固然要靠规章制度,但领导者对下属潜移默化的人格影响也不容忽视。领导者应言其所应言,行其所当行,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下属,“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使其产生“见贤思齐”(《论语·里仁》)的榜样效果,诚如是,便会人心思齐,锻造出非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二,领导者要“三省吾身”,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说到底是管理人的艺术,而部门的发展壮大最终靠的是部门的灵魂即企业文化,而下属素质的提升和优秀部门文化的塑造,在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品味和思想境界。作为领头羊的领导者要充分重视自身素质高低对下属的辐射作用,尽一切可能和通过一切途径来提升自身素质。如作为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首先要想一想,你自己是否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是否也该自责一下。
二、恭、宽、信、敏、惠——领导者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领导者要想干成一番事业,自身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并且说,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上司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人。恭、宽、信、敏、惠也是作为领导必备的基本素质。
其一,恭.领导者要庄严稳重,“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领导者要时常提醒自己“貌思恭”(《论语·季氏》),切不可以领导者自居,处处摆架子,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目空一切,这样的领导迟早要成为孤家寡人,最终众叛亲离。
其二,宽。领导者要不计较下属的小错误,要厚德载物,有容人之量,“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就是待人要宽厚,不要总是批评别人。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正相反,总是要求别人。人无完人,我们不要求全责备,要“薄责于人”(同上),宽以待人。孔子主张“宽则得众”,宽厚能得到大家的拥护,从为他人着想的角度出发,孔子提出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自己想要自立于社会,希望别人也能够自立于社会,自己想要达到某种理想目标也希望别人能够如此,这样的境界和高度,也即孔子所说的“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要善于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成全别人做好事。一旦能够做到事事、时时、处处能为他人着想,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反之,如果领导者“居上不宽”(《论语·八佾》),丝毫不顾及下属的切身感受,死扭住下属的一点小过失不放,甚至大做文章,一棍子打死,那么,这个部门就会是死水一潭,缺乏生机活力,人心尽失,它迟早会衰亡。
其三,信。领导者要言而有信,一言九鼎,说到做到,绝不可信口雌黄,道听途说,言而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何况一个领导呢?“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当今社会的领导对此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要取信于民,政策要保持连贯性,不能朝令夕改,令百姓无所适从。
其四,敏。领导者的工作作风要雷厉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说话谨慎而做事敏锐。孔子曾自我评价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俗话说,勤能补拙,勤奋敏捷能弥补个人的许多缺陷。领导者要倡导勤勉的工作作风,力戒懒散拖沓。
其五,惠。领导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绝不是包庇、纵容和迁就,下属如果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或重大过错,领导者就不能心慈面软,手下留情,要秉公执法,一视同仁。领导者要时刻惦念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为社会谋发展,为下属谋福祉,提升下属的幸福指数,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三、举贤才——领导者要知人善任,重用人才
领导者要善于提拔推荐优秀人才。如何识别优秀人才?孔子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建议,孔子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廋即隐藏、藏匿的意思,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要看他做了什么,要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要考察他这样做的背后动机,这样人们就无法隐瞒自己了。这三个步骤,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丝丝入扣,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识人原则和方法,为我们提拔推荐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其一,领导者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识人之法,以便善于识别和选拔优秀人才。为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领导者自身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识人方法:第一,要听其言。俗话说“言为心声”,通过语言可以识别一个人。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花言巧语和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进而,孔子更加深刻地指出:“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他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说的多,做的少,君子以之为耻,因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同上)说话大言不惭,实现起来就不容易。第二,要观其行。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孔子主张考察一个人,要从言行两方面入手,观其是否言行一致。第三,要鉴于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不了解这个人,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结交的一些朋友来侧面考察他。彼此的立场、观点、原则方向不同,不可能在一起讨论问题,也谈不上交朋友了,正如孔子所言:“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第四,要咨于众。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避免犯“偏听则暗”的错误,即咨于众。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一番;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一番。要仔细考察大家厌恶和喜爱他的原因。第五,要交于事。考察一个人的能力与职位是否相称,关键是要交于事。《论语·颜渊》中记载:“君子敬而无失。”君子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敬业,尽量少出过失。《论语·公冶长》中说:“三思而后行。”要多考虑再去做,这样就会少犯错误。《论语·子路》中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因小失大,要有长远打算和全盘规划。《论语·为政》中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对于有怀疑的地方,要持保留意见,要多听听各方面的见解,不要主观臆测,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犯错误的几率。一个人如能真正做到以上几点,说明他还是比较能胜任当前工作。孔子以上五点识人之法,为现代社会领导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其二,领导者要在部门内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创设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和竞争机制。人才是社会生存与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领导者要着重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第一,要大胆引进、推荐和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给他们与其才华、贡献配套的福利待遇,靠待遇吸引优秀人才;第二,要关爱优秀人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尊重他们的思想和创造,以感情留住优秀人才;第三,要在部门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竞争激励优秀人才;第四,要努力打造部门的核心精神和文化,注重部门核心价值的塑造和普及,提升下属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用部门文化来塑造优秀人才。
孔子“举贤才”的思想实用性较强,为领导在当今社会识别、选拔和任用好人才,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期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习型社会,乃至为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诸多领导思想和智慧,上述三个方面只不过是粗略地归纳,难免挂一漏万,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领导观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领导活动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它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时,相反,更值得当今社会的各级各类领导者认真品读和理性借鉴,以期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借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