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文化» 正文

基业常青:在诚信中炼就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6-07

  ——《聊斋》故事鲁公女“老少配”的启示

  在持续发酵的速成鸡风波中,新希望子公司六和股份被令停产。受此拖累,新希望股价连续两日走低,一度跌至10 .85元每股,跌幅为1.43%。这对于追求基业常青的新希望集团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警示,其中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诚信。在《聊斋》鲁公女的故事中,如果我们把老书生张于旦赢得鲁公女的芳心,理解成受到市场的青睐、消费者的信赖,那么就不难从他以诚信返老还童的神奇故事中,看到基业常青的希望之光之所在。

转型“近在方寸地”

  基业常青无疑需要适时转型,以恢复青春活力。然而转型并非一定要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即使在产能过剩的行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走出同质化困境而焕发青春仍然是可能的。这就像《聊斋》中的老书生张于旦欲到“南海”寻求超脱,神人告诉他的路径是“近在心头方寸之地”那样。

  与《聊斋》中众多鬼缠人的故事不同,老书生张于旦(以下称张生)是主动去寻“鬼”的。原来,张生在研书寺庙之暇,偶遇县令鲁公的女儿打猎,顿为姑娘的美貌所倾倒。姑娘暴病夭亡,灵柩正好寄放在张生研书的寺庙中。张生对之敬若神明,每天早晨必点香火祝告,每到吃饭时必先行祭奠,默默祈祷:“我有幸目睹小姐生前倩影,魂已随小姐而去。不料小姐匆匆辞世。小姐如地下有灵,当飘然而来,不负我一片倾慕之情。”就这样日夜不停地祷告了差不多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张生正在灯下夜读,一抬头,只见鲁家小姐已经含笑站在灯前。两人恩爱5年后,鲁家小姐获得托生的机会,约张生15年后的当天到河北户部尚书卢家去找她。姑娘离开后,张生便有了到“南海”寻求超脱的意念。

  张生的寻求超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转型,或者通过转型实现基业常青。原来,张生与姑娘分手时已经30多岁了,再过15年,即年过半百。在《聊斋》作者生活的年代,人的平均寿命不高,年过半百已是行将就木之人。要想与15岁的少女再续前缘,张生当然需要考虑怎样消除“代沟”,以免被生活所淘汰。张生后来果然返老还童,在历经一次灵魂的洗礼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健,眼睛也更加明亮。不仅白胡子退尽,而且连黑胡子也不复存在,下巴变得光光的,脸上的皱纹也都慢慢舒展开来。不仅脸孔红润光洁,像十十五、六岁的孩于,而且在性格上也颇有童趣。当张生与姑娘破镜重圆时,俨然一对少年夫妻。不知底细的人,常常把张生早已成家的儿子、儿媳误认为张生伉俪的公婆。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奇迹,《聊斋》作者想告诉我们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即诚信。当然,作者所谓的诚信是对佛主的皈依。张生在梦中受到神人的指点:“你立志转型、保持青春活力以便与姑娘匹配的良好愿望值得肯定,但须进入南海才行”。南海是观世音菩萨所在地,相传为观音现身说法的道场。在我们今天看来,佛界的南海颇似市场竞争的“蓝海”,张生受到的启示其实就是实施“蓝海战略”。怎样进入蓝海呢?首先需要明白蓝海主要指的是一种境界,而非特定的区域。立足于现有的阵地同样可以进入蓝海境界,而非一定要飘洋过海才能实现转型,完全取决于内心精神境界的升华,即所谓“近在方寸地”。当然,“近在方寸地”的转型并非任其自然,必须在诚信上下足功夫。精诚所至,玉石为开。

信与诚的螺旋式上升

  一个老夫少妻的故事和诚信扯在一起,一方面说明转型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东西,不能丢掉自己本来的阵地;另一方面也说明诚信是跨越时空的等价物。张生与鲁公女在生前分属于不同的阶层,鲁公女死后与张生阴阳相隔;鲁公女“托生”重新做人,两个人又分属于不同的年代。能够将这一切体制障碍穿透的,正是诚信。相对于张生的恩爱事业而言,基业常青的奥秘也正在这里。当然,这并非生活的简单重复,伴随着信与诚的螺旋式上升而跃迁。

  从一般意义上讲,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但是在古时候,诚与信是分开使用的,最先将两者连在一起的概念叫做“信诚”。信摆在诚的前面,似乎可以理解成信是诚的基础或者前提,这里的“信”主要指的是信仰,属于一定要付诸于行动的积极心态。这在张生与鲁公女的故事里叫做“念切菩提”,即渴望领悟佛理并身体力行。在市场行为中,经营管理者要想建立自己的信誉,就应当有自己的信仰,像张生“念切菩提”那样真正把消费者当作上帝,而不是仅仅对赵公元帅顶礼膜拜,只求鸡的“速成”而不为消费者的健康着想。在企文化建设中,信仰当然需要用一些标语口号表现出来。但是绝不能停留于此,经营管理者自己首先要信,从而才可能通过言行一致让别人确认其可信。

  诚是对信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信的程度;当信达到得道的境界时,诚就可以超越功利,往往表现为坚守和执着。鲁公女的灵魂再现,与张生“遂共欢好,自此无虚夜”。如果张生并非与鲁公女诚心相爱,只是想占鲁公女的便宜,那么也就如愿以偿,不必继续折腾什么了。然而鲁公女对他说:“如诚心爱妾,烦代诵《金刚经》一藏数”。“藏”是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一藏数是指将这些经典持诵五千四十八遍。这可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性狂不羁的张生肃然领命,在古寺清灯中像鲁公女没有显灵现身之前那样“捻珠讽诵”,果然使得鲁公女生前的罪过得到赦免。至于鲁公女提出15年之后的相会邀请,阴阳两界,原本是很难靠得住的。然而尽管世事沧桑,张生竟为此准备了15年。准时赴约,一片真情可想而知。

  诚与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由此可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张生既因为诚而信,又因为信而诚,因诚获得的功效使他更加确信。张生对鲁公女亡灵最初的“朝必香,食必祭”多少带有姑且一试的成分,其后果然感动上苍,诚信也就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当鲁公女因为“托生”与张生分手后,张生虽然十分惆怅,“因思经咒之效,持诵益虔”,精神重新振作了起来。即使自己原来像众多企业寿命不长那样“惜无修龄”,也可以突破生理局限,焕发青春,返老还童。这就是一种诚与信的良性循环,将其投射到企业行为中,就是所谓的基业常青。当然,基业常青并非产品和服务的一成不变,正是在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换代中,诚与信轮番互动,基业常青的“老少配”才能保持在一种和谐的状态。

做大做强不可省略诚信

  速成鸡风波不仅拖累了新希望集团,而且使得整个白羽鸡产业链遭到重创,山东等省的白羽鸡毛鸡价格每斤跌价超过1元;部分屠宰场不敢收农户养的白羽鸡;有些农户不敢再买白羽鸡的鸡苗。“山东一家种鸡企业,甚至因为鸡苗卖不出去,一下子烧掉了4万套种鸡。”与其说这是鸡的速成出了问题,不如说是整个产业的发展急需转型。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产业,以低成本短时间内快速扩大似乎无可厚非,而诚信万万不可省略。

  诚信就是强身健体,需要通过转型达到保健的目标。新希望集团作为我国首批民营企业之一,稳健地走过了近30个年头,恰好与张生初遇鲁公女的年龄相仿,针对消费者新的需求而言,也算得上是一种“老少配”。要想继续受到消费者新需求的青睐,就需要培养他(她)们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而无论自己如何转型。鲁公女在“托生”到河北户部尚书卢家,长到15岁后,有许多富贵人家的子弟前来求聘,姑娘总是不愿意,因为她铭记着托生前和张生的约定,非张生不嫁。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忠诚度,相对于基业常青,保健就是对品牌的维护。假如张生没有通过转型达到保健的效果,老态龙钟,就很难实现和谐的“老少配”,诚信反而显得迂腐。诚信、转型、保健就这样以一贯之,在做大做强中缺一不可。

  诚信需要在奉献中获得回报,关键在于要通过创新而不是投机成功转型。相对于基业常青,转型即创新,两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且这种成本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很难保证全部收回。在风险面前,管理者对于创新既要诚也要信,要舍得投入。张生对于鲁公女一往情深,并非空手套白狼,在经济上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姑娘的父亲为官清廉,被罢官后打算把女儿的遗体就地葬埋,却为找不到一块墓地发愁。张生就将自家离离寺庙不远的一块地献了出来,随后“又力为营葬”,为把后事办的体面花了不少资费。张生的善行并非仅仅针对鲁公女,在与鲁公女分离的日子里,张生的两个儿子相继做了大官,门户“暴贵”后仍然一心行善,毫不懈怠,最终获得了菩萨、上帝的认可,奠定了他返老还童的扎实基础。

  诚信不能在误解中轻言放弃,需要有立足于长远的执着追求。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家追求基业常青需要保持一种“常青”心态,这如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2012(第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所讲的“心态好”:“做企业,当老板,心态一定要好。有人觉得当老板了不起,很有钱了,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就不行,这样很容易在诚信上形成双重标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保持“常青”的心态有时看上去有悖于常规,很难被理解,甚至容易被十分亲近的人们误解,颇费周折。张生因为变得太年轻,不仅儿辈要矫正他,连“托生”后鲁公女都认不出他来,一度与其失之交臂。但是张生丝毫不为接踵而至的误会所动,对他们的不认同一时的妄断也毫无怨言。尽管好事多磨,最终还是圆了共同的梦。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