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在研究企业文化过程中把企业文化战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和实施,使其企业扭转败局,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对国际知名的成功企业深入考察后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它们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理念不正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也指出:对拥有共同价值理念的那些公司来说,共同价值理念决定了公司的基本特征,使其与众不同。同样,这些共同价值理念创造出公司职工的实质意义,使他们感受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价值理念不仅在高级管理者的心目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企业价值理念,并使之转化为管理者和员工的自觉的行为规范
企业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作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主体的价值理念系统,经过开发和提炼而进入了设计阶段。价值理念的设计,既要能被企业内部员工领会,认同并自觉贯彻,也要能被社会公众欣赏和接受。这就不仅需要具有价值的实质内容,还需要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表达方式。
价值理念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个性化要求。
企业的的理念系统应当具有独特的风格,它能鲜明地从理念上把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特别是它的语言表达要充分具有个性化色彩。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理念的表达上,个性化的特色还不够鲜明,而雷同化的趋势却十分突出,形成了“一篇一律,万家齐唱”的局面。有一本叫做《中国企业精神大全》的书,收集了北京33家企业的企业精神表述语,几乎都是用二字单词组合的六字或八字短语,如:“团结、求实、创新、奉献、服务、求是、协助、奋进、实干、创优、拼搏、开拓、突破……”这些词像标准化的组装零件,很多企业就是用这些词来组装自己的企业理念。这33家企业,20家使用了“团结”一词,14家使用了“创新”一词,12家使用了“求实”一词,我们并不是说这些词不好,而是大家都用同样的词,这就不是本企业的精神,而成了“企业界精神”了,因而显得雷同和空泛。
近年间,这种雷同化的趋势有所变化,正在向“一家一个样,家家不一样”的个性化方向发展,但仍有不少企业在自行设计企业理念时,仍然走雷同化的老路。如北方某电力建设公司在2002年新出台的企业精神仍是“同心、创新、诚信”这样的表达形式。当然这些精神有其普遍性,但我们应当强调自己特有的理念,使我们的企业文化更加个性化。
近年间,不少企业的企业理念体现了个性化的特征。
中国移动的企业精神——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普遍需要,中国移动为用户提供的移动电话服务,为沟通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只有通过沟通,人们的目标和抱负才能得以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从心开始”,就是讲沟通要从心里沟通,发自内心,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心诚意。
“沟通从心开始”,体现了中国移动的个性化特征,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
“雅戈尔”服装公司的企业精神——装点人生,服务社会
这也是雅戈尔特定的创业、兴业实践的凝结,展示了雅戈尔文化的富有个性的特有魅力。首先它具有行业特点:“装点人生”中的“装”,使人一下子和服装业联系起来,美好的服装装点人生的美好,装点了别人也装点了自己。其次,它正体现了企业和社会的和谐一致,把服务社会作为企业的价值追求。
另外,充分沟通是建立共同价值理念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渠道和手段,使员工对共同价值的思想在精神层面的得到充分交流,把内心情感尽可能多而真实的表现出来,在工作中更好的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行为和心态,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感情。在企业外部,要通过企业的对外宣传、服务、公益活动、员工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待人接物、品质修养等诸多方面更直接、真实、可靠的向外界传递企业所追求的共同价值理念,展现企业道德风尚、员工风采,增强员工自信心和对企业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企业文化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是大势所向,企业文化战略是长期稳定的,是企业发展的航向。21世纪是文化竞争、个性化得以充分发展和认可的时代。显然,具备企业的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员工价值三者统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这种企业文化才会带给企业成长为巨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