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中要做、可做的事情很多,为此,我们设定了很多目标,许下了不少承诺。承诺是一种心态,当我们承诺于事情的发生时,不必拘泥于它如何发生,更不能预设障碍、找出很多理由不去完成,而要以积极的心态多看可能性,看到了可能性就有可能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也就是说,承诺事情的发生而不是如何发生,是解决经营中遇到挫折或失败的良方良法。有两则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故事一: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一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然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卧薪尝胆”,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故事二:项羽——乌江自刎
项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年青时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此后,“破釜沉舟”、“火烧阿房宫”、“坑秦卒二十万”、“楚汉相争”、“彭城之役”、“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这一幕接着一幕的事件和场景,无不让人悠然神往、荡气回肠。但是,抛开项羽的缺乏远见、刚愎自用、妒贤嫉能,仅仅因为他最终“乌江自刎”,后人便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定格为悲剧人物了。
以上两个故事时间上相差将近三百年,主人公都兵败要自杀,可是结局却完全不同。从实际效果上来说,项羽不如勾践,就因为他真的自杀了,而勾践却能抛开英雄情结,忍辱负重,最后卷土重来,终于报了一箭之仇。有人说,士可杀不可辱,委曲求全的活着有什么意思,倒不如死了。但是,真正的勇者是不会英雄气短,一蹶不振的,他会愈挫愈勇,愈挫愈强,在困难中看到胜利,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毛泽东对项羽自刎很不赞成,他说:我们“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要自杀,要干到底。”鲁迅先生的硬骨头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只要一息尚存,我仍要战斗。挫折和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萎靡不振,项羽的悲剧正在于此。无论英雄豪杰,凡夫俗子,在为事业的奋斗中,只有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一干到底,才有成功的希望。正如唐朝诗人杜牧的绝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承诺事情的发生而不是如何发生,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勇气。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具有不确定性,在事情出现结果之前,谁也不能预知未来,事先的承诺便注定要对抗所有的不确定因素。事情越是困难,承诺者需要的勇气就越大,除非他根本没把承诺放在心上。
我们要有这种勇气,就像勾践的卧薪尝胆,他的承诺就是“灭吴兴越”这件事情的发生,至于如何发生,那是做出承诺之后长期而曲折的努力了,可以说承诺之时他是没有想得那么明白的。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心中有愿景、有目标,并且有计划的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最后才得以灭吴兴越,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成为千古楷模。
楚霸王则不然,他的悲剧在于没有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是他自己预设的障碍,没有看到新的可能性。一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就是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