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不买房一代”是一个“局”?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4-12-31

、  关键字:房地产 租赁 不买房一代 《人民日报》今天刊文,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的《社会蓝皮书》调查数据,说中国90后可能不再钟情在城市买房而变成“不买房一代”。蓝皮书这段披露被一些人解读为房地产市场崩盘的一个征兆。《人民日报》对此则表示赞许,并且上升到了道德高度,称“不买房一代”观念进步。

  官媒的赞誉,让人想起早几年流传的关于“中国老太和美国老太天堂对话”的段子,这段子说的是中美老太对待住房的消费方式的两种态度差异,中国老太倾向于攒钱买房;而美国老太倾向于租房,认为不必要把大把的积蓄都用于购买房子,一次付一点,剩余的钱可以生息,还可以提前享受。现在的汽车4S店依然在讲述这类故事,更愿意客户贷款购车而不是一次性付款购车。

  中美老太的故事杜撰得其实非常蹩脚。其中没有合理的铺垫,比如中国老太在攒够买房的钱之前是如何解决居住问题的,是不是一个街头的女流浪者?而美国老太呢?她是否收入微薄仅仅够支付贷款利息所剩无几?

  中美老太太的故事其实是标标准准给国人洗脑,是在怂恿国人学习美国人的寅吃卯粮提前消费,而经过这番洗脑之后,中国的银行都投入到了贷款住房领域,从而极大地推高了中国的房价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银行业从住房消费贷款的投资当中赚得盆满钵满,至今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依然是银行业一个可靠的利润之源。现在的银行是乐意放贷,而对客户执意提前还贷的还要收取一定的违约金。

  但是,“不买房一代”之说经不起追根问底。根本的问题是“住”。不买房不等于不住房,对于已经走上社会的90后来说,住的问题的解决途径无非有三,其一,父母一代为房打拼,早已安排好了自己的住房,住房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待到自己的孩子有住房需求的时候,父母已经谢世,依然不必为住房操心。其二,自己挣钱买房自己住。这群人父母不在自己的工作城市,可能在农村,或者在外地。自己买房当然要量力而行,但是人人都想买房自己住,否则也不会存在对高房价的怨声载道了。第三就是租房居住了。但在中国人看来,租房是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的无奈之举,很少中国人会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在自己长期生活的地方租房居住一辈子。段子中的美国老太似乎也不像是一个富有的老太太。

  撇开父母已经安排好了住房这一类不谈(也不谈乐意住在工作单位愿意提供的免费住房这类情况),剩下的人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单独居住问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租”了。《人民日报》赞扬不买房一代观念进步的同时,无疑是在告诫年轻一代要知道量力而行,同时唱多房屋租赁市场。而这可能正是赞许“不买房一代”观念进步背面的一个“坑”。

  当下,什么人最需要一个兴旺的住房租赁市场?当然是之前投资房产领域而今手持大把房源的人,这其中包括了房爷房叔房姐房妹和拥有大批房屋的贪腐官员。眼看着要推出的不动产登记和房地产税收政策对坐拥大量房产的人来说无疑是如芒在背,似乎一夜之间万贯家财变成了悬在头顶的炸弹,坐拥的房产已如烫手山芋,却又不是那么容易甩掉的,其中缘由之一就是很多年轻人变成了“不买房一代”。但是,作为90后的父母的70后一代人,能够为90后子女准备好包括房屋在内的一切的毕竟还是少数,假如房屋租赁市场因大量的不买房又要住房的90后人的涌入而兴旺起来,那可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如果租赁市场兴旺,租金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出租房屋的收入如果可以抵消掉房产税,那么烫手的山芋也就凉了下来,房产税开征带来的压力也就烟消云散得以化解了,还可以如同房产税变成地方政府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源一样,变成房屋拥有者一个稳定而持久的收入源泉,而这正好是当初拥有多套房产的目的。如此一来,官媒赞扬“不买房一代”似乎在给什么人吃定心丸。

  是把收入的一大块积蓄下来一次性付出还是分批付出、是交给银行还是交给房地产出售者,对于住房者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不买房一代”或许如社科院的结论诞生了,但是却并不会诞生出“不住房的一代”,只要人还要住房,则住房市场就崩盘不了,不同的只是住房市场的运作方式的差异。除非在中国住房彻底变成公共福利免费提供给每一个需求者。

  除了住房的非商品化之外,惟一可以预期住房市场发生巨变的前提,就是城市化的逆向运动的启动,中国的新生代不再向往在城市居住生活了,不仅仅是成为“不买房一代”,连“租房一代”也不是了。但是,在当今谈论中国发生逆城市化运动似乎为时尚早,即便是有朝一日逆城市化开启了,也只是房地产市场的转移,到时候房地产资本可以转战乡村,为逆城市化的人们建造乡村小院和别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