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哪儿”举办的各种线下活动中,TNR创业诊断活动是最受创业者欢迎的,也是我最乐意参与的一项活动。每周举行一次,已成为惯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场。活动中有两家创投机构参与其中——暾澜投资和银杏谷资本,都是投哪儿的密切合作伙伴。
TNR创业诊断活动每次报名参加的创业公司在10家左右,而且都是新面孔。创业者有机会阐述自己的创业想法,说说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后与专业投资人进行互动,最大的收获在于得到投资人对项目深入的剖析、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除了投资人,其他创业者也扮演参谋角色,参与到项目讨论中,帮助项目阐述人更深刻的理解项目,并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就是说,每一位创业者在接受别人对自己项目审视的同时,也参与审视别人的项目。这样可以建立更加良好的交流氛围。
在我看来,三人行,必有我师。投资人可以成为创业者的老师,创业者也可以成为投资人的老师,创业者和创业者之间也可以互相成为老师。投哪儿希望每个参与创业诊断活动的人不光是智慧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智慧的贡献者,最终所有的智慧让大家来共享。
从我对历次接受诊断的项目观察来看,除了有极个别项目很不靠谱,大部分创业项目可圈可点,有出彩的地方,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在此,我就发现的问题总结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许多互联网创业项目想法不错,但是过分强调商业模式和理论,对行业和市场理解不够深刻。创业者在理论层面说的头头是道,现实场景考虑的少,谈及细节的、具体的问题都给不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项目经不起推敲。一方面跟创业者的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市场调研。
第二,有些项目刚起步就显得“高大上”,想要做的事情很大,商业模式设计很重,期望融资额度也很大,完全超出了创业者的能力范围。创业者贪求大,却忽视了支撑项目运作成功的要素以及这样做带来的风险。从投资人的逻辑来看,创业者应该从现实的优势专业、条件、资源出发,在一个行业/市场中找到一个有力的切入点,非常聚焦地把一个事情做好了,然后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扩展,这样才有实现成功的可能。
第三,看到不少创业者创业愿望强烈,但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创业,见识很短,职业化的技能和经验、人脉关系都非常欠缺,甚至在思维层面远远没有达到可创业的条件。比如:自负——听不见别人任何意见和建议;片面看问题,只考虑一个点,两个点,看不到全部……这样的创业者在创业路途上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赢的概率很小。
第四,有两类项目也很常见,一类是离钱很近的项目,但看不到大愿景,一类是离钱很远的项目,虽然故事听起来诱人,但可行性和可信度不强。前者不适合跟风险资本对接,只适合自己玩玩,比如做咨询、做工程之类的项目,业务是非标的,个性化定制,消费频次不高,这样无法支撑公司业绩快速持续的增长;后者是不确定因素很多,一般的创业者驾驭不了这样的项目,一般的投资人也冒不起这样的风险,当然此类项目中也有成功先例,关键取决于谁来操盘,谁来投资,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