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呼之欲出的“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蓝图,上海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博士接受《世界经理人》的专访,介绍了上海制造业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探索经验和未来构想。
科技创新:再造制造业
世界经理人:展望“十三五”,上海制造业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耀新:当我们思考制造业的定位,特别是对上海这种特大型城市的作用时,首先是围绕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战略目标来展开的。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殷切希望,也是上海市委今年的“一号课题”,根据分工,我们委承担了该课题下有关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多项工作。
而今年又恰逢规划大年,从中央到地方,以“十三五”规划为代表的一系列总体和专项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当中,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和深度思索制造业作用的机会。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制造业空心化的发达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在危机后纷纷采取再工业化战略。与此同时,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又扑面而来,各国争夺未来科技创新制高点的竞赛已经全面展开,其中以制造业为依托或基础的发展模式,如德国的“工业4.0”,也给我们带来许多重要启示。
对于制造业的定位,上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仅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就有过多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上海服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上一直保持着二三一的结构;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上海的二三产业一起转型;在“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中,产业发展顺序已经调整为三二一;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中,进一步突出了服务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三产业( 服务业) 的地位明显上升。
近年来第三产业无论增速还是占比都已超过第二产业,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像上海这样服务业发达的特大型城市还要不要制造业?其实我们在“十二五”中,就开始实施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以及产业融合的战略,来探索制造业的新定位。这些年的经验,再综合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制造业在上海,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大有可为。
制造业不但在城市经济发展、就业等领域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通常具有较长的产业链,通过产业融合,可以衍生出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细分产业和价值链。特别是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制造业的作用更不可或缺,从培育创新土壤,到承载高端要素,它都是开展研发活动最主要的部门。我们将把握技术产业变革的契机,利用“互联网+”思维,再造制造业,确保科创中心建设的发展后劲和持续动力。
四新经济:培育新活力
世界经理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四新经济的概念后,上海在探索四新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经验?
李耀新:在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中,我们切实地感到,要完成产业升级转型和实现制造业再造,必须寻找新动力,注入新活力,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则是不二之选。上海已经自下而上的涌现出机器人、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大宗商品交易、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再制造等近40个四新经济领域。其特点是渗透性和融合性强、对基础环境依赖度高、轻资产、高成长、动态变化、跨界融合。
四新经济与大家经常听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区别: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带有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意志;四新经济则表现为自下而上的市场需求和草根经济。
正因如此,四新经济的培育就不能沿用原有的规划方法和管理体制,我们的经验是,在推进中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规定统计口径,不锁定范围和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
那么四新经济怎样产生呢?首先就是发挥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上海有1,500 余家“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涵盖从制造类到服务类十多个行业,既有服务型智造、绿色智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业态,也有提升传统产业能级,体现新商业模式的代表,它们就是四新经济产生的沃土。
还有就是通过优秀的创业项目转化、智慧城市建设中推荐、军民结合中溢出效应等途径培育四新经济。例如,上海有一款名为普罗娜的智慧照明路灯产品,就是从智慧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的,可以将摄像探头、微基站、多媒体屏、广告牌、LED 照明、太阳能光伏整合于一体,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设计美观,荣获了2015 德国红点奖设计大奖。
营造适合四新经济发展的环境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推动和鼓励不同行业和领域具有产业链关联、技术上互补、市场上共享的单位成立产业创新联盟,成员包括工业企业、信息企业和科研院所,联盟领域涉及机器人、云计算、云存储、移动互联网、智慧园区等领域。
产业联盟成员之间通过共享资源,能够有效打破行业壁垒,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在技术创新、行业交流、推广产业应用方面展开合作。普罗娜路灯就是“智慧照明产业创新联盟”跨界创新的成果。
而旨在建设开放式创新平台的产业联盟,通常以大数据、众包、众筹等新技术、新模式为基础,在整合碎片化资源上取得可喜突破,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检验检测平台等集成化创新,使智能设计、制造、服务形成一体化的趋势。
此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是通过信息化支撑四新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认证、专业维修、节能环保等领域,我们建立和推广了嵌入式系统研发设计、物联网工业应用技术服务、时尚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等多个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共性资源和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成本。比如,浦东软件园提供的“浦软汇智云”平台,小微型初创企业可以依托园区云平台,无需IT 投入,就可以实施创业。
我们下面的工作就是完善“产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产业基地+ 产业基金+ 产业金融+产业人才基地”六位一体的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四新经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改变单一性创新的现象,推动生态系统内部合作向深度发展,促进股权合作、产业链供应链联动、价值链增值链分享。
智能制造:打造新实力
世界经理人: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蓝图,上海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方面,将有何举措?
李耀新:对中国制造业来说,《中国制造2025》无疑是代表国家战略最重要的长期规划,与“十三五”规划,恰好一长一短,共同勾勒出制造业发展的蓝图。
《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的10 大领域,跟上海制造业的重大创新工程的重叠度是很高的,上海在大飞机、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北斗导航、高端船舶等领域已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这既是国家的方向,也是上海的出路,我们正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国家规划的研究工作。
现阶段来说,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是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抓手,也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我们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 规划纲要》的发展方向,积极主动承担一批世界领先、国家需要、上海有优势的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打造面向未来的制造业新实力。
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研究,上海将聚焦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3D 打印、智能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邀请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科研院所、院校机构等共同参与产业发展大讨论,编制上海市智能制造重点领域产业相关规划。
我们将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研究并优化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 套) 突破支持政策,继续落实首台套示范应用工程,持续加大对基于机器人应用的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等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例如,我们鼓励企业对标“工业4.0”,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每年建成5 条机器人示范应用生产线。
虽然智能制造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有较高的门槛,目前有条件开展示范的多数是大型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只能作壁上观。上海有不少智能制造领域的佼佼者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例如,有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了ERP 与检测系统自动化生产集成,建立了一条全自动工艺的多功能柔性生产线,实现了不同型号产品的混线生产,生产效率的提高超过40%。
但就制造业发展而言,上海面临着与许多东部沿海城市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刚性约束,而刚性约束问题在上海尤为突出。所以要一面扶优,一面汰劣,在培育新活力、打造新实力的同时,还要淘汰落后产能。上海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始了以钢铁和纺织为首的工业大调整,其后的调整仍是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定位来展开的。
调整是有代价的,去年我们调整了近650个相关工业项目,一下子就损失了180 亿元工业产值,如果再加上向外转移的产能,去年调整掉的工业产值高达880 亿元。但我们今年的调整计划订得更高,是1,000 个项目,我们就是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坚决淘汰落后、低端、过剩产能。
这种调整与以前的“关停并转”和“腾笼换鸟”大不相同。一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就是制订能效、环保、安全、质量等产业结构调整标准,依法合规调整落后与低端产能。
还有就是要抓住“十三五”规划的契机,争取把产业调整规划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之中,实现多规合一。
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上海产业发展的四个融合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信息化与城市化的融合、产业与城市的融合。顺应这四个融合的趋势,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