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战略» 正文

苹果如何教“机器”做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0-13

  苹果的iPhone7出人意料地火了,亮黑色已经成为果粉的最新身份象征,这款手机的价格没有大幅度拉升,但凭借着强大的出货量,也足以确保苹果和他的供应商们再大赚一笔;而与其天文收入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库克的收购依旧小心翼翼,他从不想鲸吞谁,也懒得吞下一些日薄西山的大公司,他们最热衷的事儿,还是拿下一些小型的技术企业,然后把其整合到自家体系之内,最终给自己的帝国大厦添上一块亮丽的砖瓦。此外,苹果的收购金额虽然不是很大,但他们的任何收购都不会引发业界的关注,毕竟,苹果是如今电子科技最具权势的引领者之一,比如苹果前不久刚刚收购了两家人工智能技术公司,一家来自印度,主要研究自主学习型机器人,一家来自西雅图,主要开发面部识别技术,于是,专家们得出结论:苹果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再次发力,让自己的产品更加强大,未来的siri将会更加善解人意,更加性感妩媚。

最佳管理智囊档案

姓名:康斯坦丁

  个人简介:本名王鲲,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先后担任过Tecomm副总以及多家知名企业特约顾问,科幻星系和科技新发现网站创建人,多家知名媒体特约IT评论员,国内知名科幻作者。目前已发表IT、影视、动漫、科普评论及科幻故事数千篇,以及发行出版有老康谈IT互联科技等系列丛书计数千万字。 其实,除了在iPhone/iPad等产品上的优化之外,苹果广泛涉猎不同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想成为产业链绝对的领导者,从而一直掌握主动权。

  众所周知,库克是一个供应链高手,据说他每天要花25个小时来研究财务报表,但显然,库克可不是仅仅把眼光聚焦在财务报表上。事实上,经过多年的积累,他已经组建了非常强大的地面团队,逐步渗透到供应商内部,以督导为由收集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他积极收购技术型公司,不仅用于自家的产品上,而且无偿提供给供应商使用,这些看似“亏本”的买卖,实际上才是“苹果体系”最高明之处。

持续优化,苹果堪称产业链教父

  苹果的兴盛始于2010年,6年来,出货规模日益扩大,给产业链带来的不仅仅是逐年叠加的利润,还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制程、人员升级之可能。从iPhone/iPad的结构设计来看,它们的制程大同小异,事实上,苹果电子产品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第一代iPhone的优化史,前辈的好东西一个都不能丢,而且不断加入新的,好的和酷炫的东西,这就要求苹果治下的产业链规模需持续扩大,这种扩大一方面得益于iPhone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iPhone/iPad性能不断累加。举个简单例子,iPhone7 Plus相比于iPhone6s Plus来说,增加了亮黑色和双摄像头,同时,具有iPhone6s全部的功能,这就意味着苹果供应链中要增加一家摄像头厂商和一家能处理亮黑色外壳的厂商,至少也会在原有供应商的基础上增加几个相应的部门,这还没有算因物料增加所导致的物流、组装、检验人员的增加,总之,依苹果设计团队的贪婪,他们是舍不得丢掉任何好东西的。

  众所周知,苹果已把“生态圈”的概念发挥到极致,世人都知道他们的软硬件结合得如此完美,但显然,这远不是苹果生态圈的全部,更大宗的内容,是苹果帮助供应商们持续优化制程,这个行为直接的目的是要确保自己的产能和品质,顺便给供应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环境,一个持续优化制程的历史契机,简直前无古人,难有来者。

  苹果在培训供应商方面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如前文所述,iPhone7等产品日益复杂,用工数量持续增加,这导致一些代工企业出现了大面积的用工荒,以至于“基础人力招募,赚取推荐费”成为郑州、上海等地最炙手可热的生意。在这种背景下,苹果自主研发出琳琅满目的机器人,并无偿提供给供应商使用,比如iPhone4时代的外观是由人工完成检验,既费眼睛又不好找出真正的瑕疵,到了iPhone7一代产品,苹果已经开发出自动光学检测,通过表面反射的光波来判断亮黑色外壳上是否有凹坑或者凸点,机器做这种检验简直是又快又仔细,比人工靠谱多了;另外,对于一些精密的组装,苹果也积极研发出小型的机械手臂,把摄像头、电池、主板等等都自动装到手机里,误差控制在毫米之内,他们甚至推出一把自动的剪刀,给iPhone手机套袋子;此外,苹果还为每一款设备设置了数据收集网路,它们工作中的全部数据都会传送到苹果的服务器上,用来挖掘巨大的价值,他们甚至为每一款机器设备安装了RFID,记录这款设备的位置、移动路径、工作年限、甚至是否仍在保修期间内…显然,这些机器都是较初级的机器,但能完成精密的组装已实属不易,倘若没有苹果严苛的品质要求,以及免费送来的设备,中国代工厂可能一辈子都被困在作坊里,摩挲着流水线女工长满老茧的双手。这些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已然成为业界效仿的标准,只是一切都需要投资,需要稳定的合作关系和订单环境,其他人只学皮毛而已。

  我们不得不承认,苹果已经成为产业链的教父,他们的一些设计理念、工匠精神已经渗透到很多供应商的骨髓了,苹果未来或许会走下坡路,但有过“跟着苹果一起疯狂”的经历,供应商们已然学会做人了。现如今,苹果收购学习型机器人公司,笔者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将会应用于供应商管理,在可预见的未来,苹果会教给机器人越来越多的技能,直到它们可以自主学习,那时候的代工企业内,将不会再有培训团队教授流水线女工们组装技能,机器人将更加聪明,比人更加勤奋,不会抱怨没有社保和加班费,由于感应器太过灵敏,车间的灯/空调都不用装了。这个过程漫长而痛苦,但却能保证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巨大的产能和严苛的品质要求,以及苹果在供应商面前巨大的“上帝影像”,苹果势必会加大投入。

钱赚够了,苹果开始追求情怀?

  话题回到苹果收购“学习型机器企业”上来,笔者认为,业界太需要这种小型的收购了,苹果老这么干,实在是业界的良心科技界大规模的鲸吞收购,无不伴随着贵族的没落、大规模裁员以及两家企业文化的冲突,这都是非常消耗资源的现象,最起码,夏普的员工会有很多不适应富士康而选择离开,事实上,他们早在收购传闻出来之后,估计就已无心工作了,于企业、个人和社会都是不好的,所以,笔者希望电子业界要少一点这样的鲸吞,反观苹果式的小型收购,则充满了青春激情、希望和前程,这些初创公司的员工在成为苹果的一员之后,会相当的兴奋,毕竟,他们之前风雨飘摇,现如今背靠大树,工作热情会大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苹果这样的风格,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投入到技术开发之中,他们相信只要“人工智能”做得好,“人机交互”做得好,苹果就有可能收了他们,创始人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大笔收购费,更是一个“随苹果改变世界”的机会。这样的逻辑,对于有志青年来说,只消想一想,就足以点燃创业激情了。

  显然,苹果的全部行为最直接的目的是技术改良,而创造社会价值只是顺便的事儿,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一个企业,一个CEO拥有足够的财富之后,他就不会在乎钱了,正如王健林所说:他现在追求的是一种情怀;马云也说过:钱只是工具,他最喜欢做的事儿不是数钱,而是帮助中小店主做生意,相信库克在连续的高利润神话之后,也正琢磨着干点“赚钱之外”的事儿,于是苹果招募了大量的亚洲团队,把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剥削供应商的事儿交给他们去做,亚洲人也喜欢干这事儿;美国本土团队则开始追求情怀,他们享受着亚洲团队给予的经济补给,同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他们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又带动了供应商的效率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利润,总之,苹果的生态圈正变得丰衣足食,但能如此健康的发展,则有赖于苹果人卓越的思路:我们赚钱,但我们也教做人。(科技新发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