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决策的有效性,必须基于远虑近忧的考虑,必须保证监督的有效性,而监督必须是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三位一体。只强调事后监督,比如检查和追究,是无能的表现;如能从事中监督开始,则预示着大有可为;凡从事前监督开始做起的,必然立意高远,无可阻挡。
扁鹊三兄弟行医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魏文侯曰:“善。”
对于病情来讲,长兄属于事前监督,把病症控制在萌芽之初尚未有形,因此身体无碍也不会有痛苦;中兄属于事中监督,虽在病情处于毫毛之时药到病除但也毕竟受病灾困扰;而扁鹊属于典型的事后监督,病重症绝之时,动血肉下猛药,即便是起死回生也已经是大伤元气。
企业也是如此,在追逐利润和业绩的过程中,最多数的企业只是在事后监督,稍好一些的企业做到了事中监督层面,最好的企业做到事前监督却也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蔡崇信之于阿里巴巴
蔡崇信对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马云曾经这样说过:“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蔡崇信在阿里巴巴的价值,无可替代,他从一开始就通过一系列举措避免了错误的发生,避免了付出惨重的代价。最典型的例子在于:孙正义答应投给阿里巴巴4000万美元但条件是要49%的股权,但蔡崇信并不认可,他力劝马云,最终只要了2000万美元,以避免阿里巴巴的股份被稀释更多,而且在调整融资额度后更加保证了阿里巴巴的今后格局对创始一方更为有利。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蔡崇信,现如今的阿里巴巴,大董事长该是孙正义而不是马云了。
所以,事前监督检查,可以保证自己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和进取空间,而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都是亡羊补牢的做法,这一类监督,如果涉及企业战略层面的决策,一旦出现错误,就可能是无力回天,哪里还有检查和追究的机会?
基于此,企业决策的有效性和利益的最大化,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事前验尸
事前验尸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决策的拍板者能够听得进去不同意见,可以兼听独断,而不是油盐不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策,要么会产生壮士,要么会产生烈士。
丹尼尔•卡尔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了事前验尸的概念,具体操作如下:当一个机构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主持人召集对这个决策有所了解的人开一次简短的会议,主持人在一开始会说,设想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实施了现有计划,但结果惨败,请用5-10分钟简短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这能够在很大限度上克服盲目的乐观和偏见,还能够修正集体无意识带来的意见趋同和权威主导。如此,就能够既有效避免盲从,又能够收集到大量不同的有效意见。很多事情,一旦进入操作层面,再要修订、调整甚至大改,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拥有懒蚂蚁
懒蚂蚁是企业中的特殊群体,有时候可能就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有时候是专门的一个团队、一部分岗位,他们是不能够用通用的考核方式去要求和管理的,他们是特殊的“那一个”。
研究人员发现,每一个蚁群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大部分蚂蚁在勤奋工作、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不干活。在蚁群食物来源断绝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向其早已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了。原来“懒蚂蚁”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和“研究”上了。这就是懒蚂蚁效应。
在企业中,也需要这样的懒蚂蚁,也需要那些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人。一般来讲,这些人一定是决策圈的有益补充力量,才能基本确保发挥出威力,而且这些人在一定授权的范围内,还要具有提前准备狡兔三窟的权力和能力。我们细细观察之后会注意到,那些能够较好地拥有懒蚂蚁的企业,都是那些具有活力、能够阶段性推陈出新、很少出现业绩起伏的企业,都是可以不断获得发展壮大的企业。
“奇瑞”牌汽车近几年在业界上升势头喜人,究其原因,很重要一点是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
“奇瑞”最初的研发班底却是别的公司淘汰下来的“懒蚂蚁”——10多个因原公司打算撤销技术中心而集体跳槽的工程师。当时,一些汽车公司热衷于为跨国汽车品牌做加工装配以获得短期利润,技术人员这些看着好像不干活的“懒蚂蚁”就不受重视甚至被淘汰。而市场却再一次证明,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重视“懒蚂蚁”,培养“懒蚂蚁”。当初的那些汽车公司现在基本都举步维艰,甚至垮掉了,而奇瑞汽车的技术研发人员却越来越多。
如果企业追逐短期利润,懒蚂蚁不但常常得不到重视,反而还被认为是对企业贡献不足的人,他们没有销售部门那么直接体现业绩,也没有研发部门那么直观地拿出新产品,更没有决策者一言九鼎的角色地位,他们是被忽视的。
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
这是现代人普遍欠缺的,尤其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心态将“错误”二字从字典中**了,而且现代企业文化的导向也在集体无意识地塑造和包装这些决策者们的光辉形象与完人形象。这就使得认错和改错成为一种奢侈。塑造和包装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其目的是树立起企业内领袖的形象和权威,引导着大家前进,既然如此,决策出问题了,是谁的责任,谁来承担?就是前边提到的:决策者让执行者来背锅。于是,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企业就会在决策的道路上慢慢走偏,最后掉进了下水道,想要自救,依然来不及了。
腾讯内部员工在内部沟通平台上发帖子吐槽财付通。他想买一个微信的相框,用财付通结账,体验非常不好,于是他就把一系列非常烂的体验全部都表达了出来,并说,财付通这个产品体验太差了。
帖子发出来后,很多员工都参与进来讨论。最关键的是,马化腾也回复了那个帖子,他说:财付通确实很烂。据说当时的员工们都跑到马化腾那里回复留言:老大原来真的在这个论坛上活着,在上面签名留念。
企业决策者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并不丢人,反而更会赢得尊重和支持,便于听到真实的声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才能够凝聚人心,这才能够真正为企业好,这才能够为自己的根本利益着想。赚了面子丢了里子的事情,得不偿失,甚至会让自己悔不当初。
来源:微信公众号支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