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管理 » 正文

雾霾之下,滴滴再遇商业迷途?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2-28  

  近日雾霾重重,资本市场也不例外。在现实中,雾霾给人的压迫感强大且难以解决,由于不是因为自己把控不当而直接发生,所以能够产生坦然示弱的情绪,但在布满迷雾与硝烟的商业场上,企业很难有资格放弃对抗。

  网约车新政尚未全面落地,市场悬念却在层层升级。近日,北京上海的《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对外发布,“京人京车”“沪籍沪牌”等规定将正式落地,对以私家车挂靠为主要模式的C2C网约车模式冲击显然非常明显,包括滴滴在内的各大平台正在不断尝试挖掘新产品新业务,来保卫自身的一席之地。

  滴滴副总裁陶然曾透露,今年年内将有2—3款新品问世,这当中就包括7月在上海试运营,8月正式对外确认的租车业务,但最核心的还是为了实现和公交车的无缝连接,在12月上线推出的小巴业务。虽然小巴只在北京、成都等城市的某些区域开通,但“轿车接送,4公里内只需3.99元”的广告文案,无疑是为了保卫短途需求市场。当滴滴用户在客户端呼叫小巴之后,司机将不再有接单环节,平台通过自动数据分析为用户选择指定地点,而司机则会收到系统有关的路线提示,到达上车地点后等待2分钟,不管用户是否上车,车辆将开往下一个虚拟“站点”,整个过程中,用户和司机无需电话沟通。

  笔者认为,经过了出租车、网约车补贴大战,出行市场的“最后3公里”需求确实有商机可掘,网约车行业正蔓延至城市的各个毛细血管。滴滴出行日前给出的数据显示,大约70%的出行需求集中在3公里,人均每天3公里出行频次约为两次,不难发现,短途出行是高频需求,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空间。滴滴产品总监认为,小巴对用户需求的聚类能力,可以有力提升运营平台的效率。

  但滴滴真的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策压制下拨云见日吗?

  也就在本月,Uber无人车正式在旧金山运营,不过尴尬的是,强调安全的Uber无人车刚刚运营就闯了一个红灯,被加州车辆管理局以缺乏许可的名义禁止上路运营,由此展开了与加州车管局的口水仗。Uber的特立独行和加州车管局的一再警告虽然相映成趣,但也可以看出网约车面临的生存压力,前路难言乐观。

  一.政策压力。按VC SaaS的报告,今年8月到11月,滴滴出行的日活、覆盖率、Appstore排名一改之前的增长趋势,掉头进入下行通道,最明显的就是用户日活量从4.5的高位,落到了3.0左右,大幅下跌33%,说明新政下运营资质这道门槛依旧是现实问题。

  二.竞争压力。面对滴滴1889亿的估值,程维别无选择,唯有直面新政和摩拜、ofo、共享单车等的两线夹击。单从出行成本上看,滴滴小巴收费一般在5元以内,大部分可用2-4元解决,滴滴特意模糊了计费机制,以便在体验上更接近按时长收费的共享单车,但相比于1小时1元的共享单车,滴滴显然不是最经济的选择。

  三.舆论压力。新产品能否延续,说到底要看消费者能否青睐和习惯。滴滴从创办以来一直伴随着舆论的质疑,首先它的环保理念确实牵强。按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滴滴总里程53 .5亿公里计算,全年共直接和间接排放132.2万吨的二氧化碳,新产品小巴虽然包含环保的设计要素,但仍然经不起绿色考验。还有其“五公里专座”和时间保障的卖点,吸引力也不大,且面对难以预判的交通拥堵,很难响应需求,势必会存在效率损耗。

  笔者分析,出行**虽然在焦灼与期待中不断进行,但滴滴目前的商业模式仍然存在天然缺陷,摆脱压力和困境并非一朝一夕。面对竞争对手的层出不穷,滴滴仍然有些束手无措,与优步合并后又面临易到的低价进攻。滴滴试图扩展出行方式的品类,包含快车、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公交、小巴等多项业务,却只有几个有所成效,反而影响了消费者心中清晰的品牌定位。只有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才能挖掘出不轻易受威胁的核心竞争力,打破互联网出行领域的瓶颈,走出商业迷途。

  至少雾霾散尽,市场还是一个大的市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