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你能“满足”对方的能力,威慑是你能“伤害”对方的能力,
没有“伤害”,就没有买卖,没有“威慑”,就没有真正的合作。
1/6
大豆战争
2003年,中美世贸谈判完成后,一支庞大的中国采购团来到美国,这是中国履行降低农产品关税承诺后最大规模的采购团,目标就是——价廉物美的美国转基因大豆。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们的有**”,这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采购团算是朋友吗?
美国人显然不是这么分类的。迎接中国采购团的,是大豆价格暴涨一倍。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价廉物美”的希望突然一沉,大家都呆了。
"一个月前,你们不是卖1900么 "
"哪里有涨得这样厉害的!"
美国人手一摊,拿出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因为天气干旱原因,调低了大豆产量,减产当然会涨价。你们中国人入世了,就要尊重经济规律。
满腹狐疑中,还是签了14亿美元的大豆合同。美国人都说了,大豆还要涨,晚买不如早买。
两个月后,大豆终于到岸了。可同时来的,还有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报告:对不起,之前的判断有误,并没有什么旱灾,而是大——丰——收。
美国大豆价格一路狂泻50%,跌回原位。面对每吨200元的巨额亏损,一部分加工商选择毁约:
"不要了,定金我们认赔!"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贸易规则,你们不买,可是要想吃官司? "
结果只有一条路——四大跨国粮商进入中国全面收购濒临破产的大豆压榨企业,从大豆种植到加工的整条产业链,全部沦陷。
回首这段往事,绝不是为中国大豆产业“招魂”,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不适合种大豆,进口大豆就是在“进口”美国土地。更何况,中国开放农业,换来的是汽车、金融等行业的保护期,这本来就是世贸谈判的条件。
只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下围棋时,一颗死棋,只要没有被提掉,就能牵制对方,就叫“重于泰山”;大豆的牺牲,连累了大豆加工行业,就叫“轻于鸿毛”。
今天的美国人不让钢铁这一类进入“植物人”状态的行业“好好安息”,就是为了让这颗“死子”时不时发挥一点作用,威胁一下对手,这也叫“重于泰山”。
今天重新想到这段历史,是被愈演愈烈的中美“毛衣战”所触发(为了过审快点,以下统称“毛衣战”)。
由于双方都摆出势不罢休的姿态,舆论普遍认为,这次的“毛衣战”不同以往,再加上台湾、曹县问题的干扰,甚至有人认为“毛衣战”有演变成“秋裤战”的可能。
我的看法和大部分媒体相反,甚至可以这么说,中美之间发生“全面毛衣战”,比直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都要小。
如果熟悉获2005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托马斯**9642;谢林(Thomas C. Schelling)的“冲突的战略”理论,这个结论并不难得出。
2/6
“战争威胁”中的博弈
早期研究博弈论的大都是数学家,谢林是该领域第一个关注现实问题的专家,特别是“冷战”的诸多理论,我们今天熟悉的“谢林威慑”“战争边缘”“风险生成器”等等词汇,都是从他的《冲突的战略》等著作中跑出来的。
这些带着“鹰派”的名字,让他看起来好像是个“战争狂人”,可恰恰相反,这些理论其核心都是分析,如何通过“战争威胁”去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真正战争。
《冲突的战略》其实研究的是一种特定的冲突——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有共同利益,意味着开战必有损失;有不同利益,又意味着“战争”的阴云始终笼罩。
中美贸易的互补性,远高于竞争性,这就是共同利益,是谈判的基础。
而不同利益是,美国要扭转贸易逆差,中国要保持出口稳定。所以博弈的结果理论上有三种可能:
1、打贸易战,代表双方都减少出口,是博弈双方的下策;
2、中国扩大从美国进口,减少逆差,是美国的上策,中国的中策;
3、而保持现状,是美国的中策,中国的上策。
理性的选择是在“中国扩大从美国进口”和“保持现状”之间谈判,但问题是,经典的“囚徒困境”理论告诉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双方都会选择两败俱伤的“下策”。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有历史学家在分析“为什么抗日战争爆发的这么早,规模如此大”时认为,中日双方都陷了入“战略误判”:
国民党认为中国实力弱,希望通过谈判和国际压力,用时间换发展空间,这表面上是理性的选择,但给了日本军方一个“中国**不堪一击”的错误信号,反而加速了日本的侵华;日本军方认为,中国既然要用时间换空间,那就更要速战速决。
双方都想要“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但博弈的结果都成了下策,都陷入了巨大的战争泥淖。
谢林认为,避免“囚徒困境”的方法,不是“假装大家还有别的选择”,反而应该把大家都推向“战争边缘”。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中美全面毛衣战”的可能性正在加大,因为中美之间的摩擦有新动向,比如特朗普周围都是对华强硬派、台海问题的升级、美方对“一带一路”的怀疑、对华遏制的声音越来越强,等等,
此外,中美越来越缺乏互信,双方都视对方为最大的威胁,而且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居中调庭……
看起来,其中任何一点都有可能把中美推向“冷战式”的全面对抗。
熟悉“谢林威慑”理论的人都知道,上面说的这些,几乎完美地契合了“冲突的战略”理论所描述的冲突场景,而谢林认为,此时最有效的手段、唯一能避免全面战争的手段就是两字:
威慑(Deterrence)!
3/6
三种可信的“谢林威慑”
大街上,两个陌生人起了冲突,如果这两个人中有任何一个人相互“说狠话”“秀肌肉”,那接下去,很可能陷入下面的表演:
“你敢打我吗?”
“不敢?老子一个挑你十个”
“你来啊”
“你当我不敢?”
……
这就是“威慑”的老百姓版。“说狠话”的目的,恰恰是通过“威慑”来避免发生冲突。如果真的要打,讲的是“兵贵神奇”,上去就是一拳,直接消灭掉对方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哪有时间打嘴炮?
“谢林威慑”首次提出“风险生成器”的概念,利用一系列威胁手段,让双方处于“战争边缘”,以吓退对手。
但是,“口角冲突”失控发展到“拳脚相加”的,也不在少数,“冲突战略”给出了“威慑”的一个重要条件:
“可置信性”——你的威胁可信吗?
大街上的冲突,采用威胁战术的,往往是身材高大的肌肉男,还刺了个青,因为对方是文弱的眼镜男。
这就是第一种可信:双方实力的差距。
所以,国家之间的“威慑战略”绝不是为了追求网民想象的“绝对实力碾压的快感”,而是为了降低获胜成本。
过去中美历次冲突中,美方都放弃了高成本高收益的“直接动手”,而选择了零成本中等收益的“威慑”,就是因为实力差距大,威慑的“可置信性”高,可以在谈判桌上捞一笔。
弱者也可以实现高置信度的“威胁”,只要你看上去怒不可遏,随时可能失去理智。这就是第二种的“谢林威慑”。
《三体》中的“黑暗森林威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这个同归于尽的“威慑”在罗辑掌管开关时有效,在交给程心的一刹那就失效了呢?就是因为罗辑看上去疯狂,而程心看上去理智。
美国对中国曾经发起过多次301条款调查,都没有这一次闹出的动静大,因为很多人评论:特朗普是最大的不确认性因素。特朗普就像是《三体》里的罗辑,让“全面毛衣战”威慑的“可置信性”大大增加。
不过,现在中美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就像大街上,两个壮汉都采用“口角冲突”后,又没有人劝架,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威慑”的“可置信性”下降,这时,动手的风险又会急剧上升。
不过,实际上,冲突通常会先发展到推推搡搡的地步。推推搡搡是一种很意思的状态,它不会直接造成肉体伤害,但代表了冲突升级。
这就是发生在实力相近的国家之间的第三种高置信度的“威慑”,谢林称之为“讨价还价”战略:通过对“风险生成器”不断加码,让威慑重新变得可信。
此时,光有嘴上功夫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局部冲突的“痛苦性”,这种规模的冲突,真正考验的不是实力,而是持续对抗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挨打的能力”,靠的是忍耐力,意志力、内部团结;另一方面是“看谁的朋友多”,就是要广结同盟。
抗日战争胜利,靠的不就是这两点吗?如果从“九一八”到“**事变”的这6年里,我们能提前让日军看到这种“持续对抗的能力”,就算不能避免“日军全面侵华”,至少会改变日军的战略大方向,不至于承受绝大部分的压力。
再看“毛衣战”,论挨打的能力,中国更强,论阔朋友的数量,美国更多。所以,特朗普强调,600亿只是一个开头;中国也在舆论上大力传播对抗到底的决心,双方至少都准备了能打个半年的牌。
你表现得越强悍,你承受的压力就越小。这也是太祖当年说的,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爱叫的狗不咬人,真正的狠角色哪会像小混混一样天天打架?而那些意外的冲突反而会发生在“看起来不像能打的人”之间,发生了战略误判。
所以“冲突的战略”理论必须要解决“战略误判”的可能。
4/6
贸易战没有战略误判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00年里,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小规模的冲突,时间长了,很容易给人造成“和平是当前世界大趋势,打不起大仗”的错觉。
所以战争刚刚打响时,双方都发生了误判,认为战事会在几个月内结束,双方都在短期内投入大量兵力,反而使得战争最后升级成一场“历时四年多,卷入十五亿人口”的世界大战。
所以说,“可置信度高”的威慑其实是一种透明化的战略,它在你来我往的口角和低烈度冲突中,让对方领教自己的实力和意志。做得好的威慑,反而不会引起战略误判。
更何况,“毛衣战”和真实战争不一样。真正的战争,双方有可隐藏自己的实力和意图,从而降低“可置信度”,发生“误判”,“毛衣战”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最终大家的手里都变成了“明牌”。
担心“毛衣战”会变成“秋裤战”的,谢谢你为“威慑”贡献了“可置信度”,你可以洗洗睡了。
5/6
职场上的合作与威胁
讲完国家大事,我们还是应该关心一下,“谢林威慑”理论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应付大街上发生的冲突之外,还有什么应用。
职场上,我们说的比较多的是团队合作,是利益交换。不过,只用“单一策略”,效果越来越小,风险会越来越高。
就算你天生爱好和平,不喜欢激烈的冲突,只要你不会用“威慑”这种手段,冲突反而会找上门来,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善被人欺”。
更何况,在某些情况下,“威胁战术”是你唯一可用的手段。
假如说你有一件很紧急的任务,需要同事配合你加班。可这个同事不愿意加,毕竟不是他自己的事,刚巧领导又不在家,怎么办呢?
想要别人帮助你,正常的方法是要补偿对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合作。
但你又不愿意,毕竟是公事,凭什么要你来补偿?那么只有另一种办法,就是威胁,让他相信,“不加班的痛苦”将超过“加班带来的痛苦”。
前面已经说了,“威慑”的前提是可信——如果你是他的领导,他当然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但显然你不是,怎么才能让他相信这个呢?
谢林说:把不可置信威慑升级为可置信威慑的方法,叫“承诺”,就是划定一个威胁实现的条件。
承诺的核心就是告诉对方:“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们最熟悉的承诺就是“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舰访问台湾之日,就是解放军解放台湾之时”。
怎么证明你有能力“加害”他人呢?主要是证明:此事对你的影响很大,你很在乎。
——这回我一定很会惨,所以会向领导汇报事件的经过。(附加伤害:你就算没有过错,也会有损失)
——我会记住这件事。(对等报复:下次你遇到类似的事,你要小心了)
——这件事恐怕会拖累整个部门的业绩。(群体压力:大家才不管事情的真相呢)
你看,是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别人退一步,你就海阔天空了。
6/6
为什么大部分“鹰派”都是“和平使者”?
我知道,很多人恐怕无法习惯这种“威慑”,就像大豆贸易中,我们中国人把做生意当成“交朋友”一样。
合作是你能“满足”对方的能力,威慑是你能“伤害”对方的能力。
没有“伤害”,就没有买卖,没有“威慑”,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它们都是只是谈判手段,无须道德解读。
中国以前弱的时候喜欢讲“合作”,因为合作更有利,但强大的之后,就必须学会使用“威慑”手段。
大国对抗中,喜欢发出“威慑”的“鹰派”,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和平的保证,就像**是和平的保证一样,“鹰派”叫得越狠,越让人相信,说明“威慑”的“可置信性”越高,反而让我们与“合作”与“和平”的距离越近。
就像《孙子兵法》是一本反战的书一样,看看里面说的: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威慑理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