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营管理» 正文

每个领导者,必须经历三个升级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06-21

2018530日,新零售新锐成长营第五站青岛海尔-新零售下的组织变革,特邀陈玮教授分享“创业者及领导者的持续升级和进化”。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发布。

一家公司的飞速成长,外界往往将其归功于创业者(企业家)的高超能力,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当他们决定创业的时候,他们都并非完美的创业者(企业家)。

他们都是在不断遇到的困难中磨练自己,不断超越,伟大的创业者(企业家)必须身经百战、千战乃至万战而依然斗志昂扬。

接下来,跟随笔记君一起聆听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陈玮的相关分享吧~

1994年开始创业,一开始是比较有挑战的。挑战到什么程度?每天早上都要靠大声念在墙上贴着的两句英文诗才能爬起来,去很远的地方做陌生拜访。

第一句英文诗的原文是:to fight, to fight, when hope is out of sight.大意是:奋斗啊,奋斗啊,即使你看不到一点希望;

看不到希望时,前面就像黑暗的隧道,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光,不知道要持续多久。这时候可能是很痛苦的,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事情能不能做得下去。

第二句诗原文是这样的:Youre young, youre bright, youre bra ve.大意是:你年轻、你聪明、你勇敢!

每天眼睛一睁开就要自己念好几遍才能爬起来,进行新一天的战斗。生活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终于看见了光亮,知道这件事情是可以做下去的!

这个经历让我知道创业者是多么的不容易!

一、敏捷创新团队所需的能力

刚才大家展开讨论进入状态太慢了!敏捷创新团队,是未来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未来世界,组织中随时随地会建立临时性小组,拉一帮人搞定一个事情,研究一个课题,完成一个任务、一项使命;

尽管成员之间并不是那么熟悉,但能不能迅速进入角色,马上就进行有成效的、建设性的讨论,这是未来组织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且大家都感觉良好,因为虽然都不太熟悉,但马上进入角色、进入状态,还非常默契,好像跟一帮一起工作多年的高手一起讨论问题,产出结果。

未来竞争需要大量集体智慧,群体创新。

各位试想一下,如果在你的公司里,随时随地都能拉起一个这样的虚拟团队,能够进行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并且能够产生高绩效的创意和结果,那你的这个组织就接近于未来所需要的敏捷创新组织了。

这其实是一种集体意识和集体素质。

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有商业模式和战略问题,有人和组织的问题,团队的问题。

做领导,做管理者,做创业者,其实都挺难的。

《战争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作用是什么?就是在茫茫黑夜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着队伍前进。

这句话里面包含着很多层意思:

第一,要做一个领导者,就一定会遭遇黑暗、经历黑暗、承受黑暗,接受一定会有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的现实;

第二,茫茫黑夜当中,有人需要发光,有人一定要让自己发光,要照亮大家前进的道路,这是领导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管创业者还是领导者,都需要这样做。身居高位不容易,因此需要不断修炼自己。

那么如何修炼,在什么方面修炼,是否有什么模式可以参照?

中国古代圣哲很早就在“礼记·大学”中开出了方子,这句话就是我们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对于成功人士或者是读书人的要求。

其实完整的说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的目标也许是治国平天下,世界因我而不同,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自己开始做起。

① 什么叫格物致知?

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研究万事万物。做新零售,不就是研究事情,研究万事万物吗?

致知就是通过研究万事万物,分析问题产生真知灼见,这是在认知层面人需要不断进行的非常重要的功课。

② 什么叫诚意?

诚意就是不要装,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做到表里如一。带太多面具可能自以为聪明,但早晚要被人看穿,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装。

西方人现在也讲这个,所谓Authentic Leadership,就是真我的领导力,不装的领导力,别人感觉到的你就是你。当然做起来挺难的,可能不超过20%

诚意非常重要。因为不能够真我,所以导致社会当中、组织当中交易成本太高。

比如我跟你交往需要磨合,这个磨合的时间很长成本就很高;进来一个新人,他就要揣摩周围人大概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虽然很正常,但这个时间成本太高了。

所以中国人讲能够诚意,不要装,做自己,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你是团队一把手或公司一把手,你有什么办法创造这样的文化去大大降低你们运作的成本和团队建设的成本?

③ 什么是正心?

正心是把心放在对的地方,我们现在心都没有放到对的地方。

“心不在焉”就是心没有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所以叫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

我们一直在开小差,开会时、与人谈话时,甚至吃饭时,我们都在看手机,或者心里想着别的事情,反而把当下的事情忽略了,造成很多事情做了,很多会开了,很多话谈了,但效果不好,也就是我们没有活在当下。

正心之后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领导好一个公司一个组织,取得市场上的赢,重要的是组织建设、团队建设;

而组织和团队要建设好,最重要的是自己需要不断修身,提高自身的素质,愿意随时改变自己。

二、领导者的成长和进化之路

1.人,都是一步一步发展的

领导人,都是一步步发展的,在公司当中也一样。人的发展与进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发生的。

管理研究者拉姆·查兰提出领导梯队的模型,主要从领导者责任扩张升级切入,勾画了领导者如何一步一步成长进化的过程。

人一步步往上爬,每一步都是一道关一道坎。

从个人贡献者到一线经理,到部门总监,到事业部副总,到事业部总经理,到多个事业部总经理,然后到首席执行官。

当然有些创业者一步就到CEO的位置,但问题是你没有经历过爬坡过程,修炼的过程还是要补回来的。

领导者每跨越一道关一道坎,都需要在至少三个领域发生改变:

第一,如何分配你的时间要发生改变;

第二,对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相对次要的事情的判断,即做事的价值观和优先顺序原则需要发生改变;

第三,需要放下一些旧能力、获得一些新能力。

这一切意味着:

领导者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责任的扩大,需要持续调整并修正自己的优先级、时间分配的原则,需要持续获得新能力,放下一些旧能力。

但这很不容易,因为人常常执念于自己已经拥有的旧能力,而很难放空自己,去获得新的能力。

你们觉得哪一道坎是最难过的?有人说是第一道到第二道,很多人都跨越不了。比如:

一个超级销售人员升到销售经理的位置后,在时间分配上,每天还是大部分在做销售,心里想的还是自己怎么拿单,而不是把时间挪一部分放在团队能力的打造、辅导销售人员提升业绩上。

为什么会这样?很有可能是他并没有意识到工作重心需要调整,时间分配原则需要调整,新的能力例如团队建设、管理他人绩效和辅导他人等需要迅速建立起来。

因此很多人职位是提升了,但内心的意识和需要的新能力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进入了彼得定律中所说的不胜任状态

彼得定律认为人都是被不断升职然后达到他不胜任的状态为止。因此可以说世界充满了不胜任的人。

虽然世界可能充满了不胜任的人,但很多人并不一定会承认这一点。

有的是因为自尊问题,承认了自己不胜任就有可能影响自己的自尊,人不能示弱就很难进步;

有的是自我认知有问题,自己对自己是否胜任、什么地方不胜任处于无意识状态;

另外一些人则因为惯性太大,承认了意识到了恐怕也很难改过来。

这些都是创业者和领导者升级和进化的难点问题。人的蜕变是很难的,因此很多人也只能卡在一个位置上长期地不胜任下去。

因此,我们要有一切都可以被重新设计的观点来看世界看自己。我们的业务可以被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可以被重新设计、我们的人生也可以被重新设计!

2.领导者和创业者升级进化的陈三角

我重点讲一下创业者和领导者个人的重新设计,就是创业者和领导者如何持续升级和进化的问题。

我的模型是陈三角模型,它的内核是体能。

运动会帮助我们提高免疫系统和认知系统能力,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情绪,减少焦虑和压力。

现在好像全民焦虑,不论成功与否、不论男女老少,好像有很多人焦虑。多运动可以减少这种焦虑!

因此我建议大家每周进行至少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否则,是走不远的。

  • 陈三角模型的第一个角是认知升级

    创业者一个很大的挑战是能否持续成功地解决问题,但问题会越来越复杂,通关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因此认知升级很重要。

    所谓认知升级是指对事情和世界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看法或新的洞见,而这个新的洞见又产生了积极的结果。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维就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升级。

    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出:

    我们运用“第一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

    他举的一个例子

    比如,一些人会说,那些电池组非常昂贵,而且会一直这么贵,大概是600美元/千瓦时。因为它过去就是这么贵,它未来也不可能变得更便宜。

    那么我们从第一原理角度进行思考:电池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些电池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电池的组成包括碳、镍、铝和一些聚合物。如果我们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池,需要多少钱?天啦,你会发现只要80美元/千瓦时。

    但是,如何能够更多地产生高质量的认知升级?这里我想介绍几个思考模型供大家参考。

    ① 成长思维

    卡罗尔·德韦克(美国心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届“一丹教育研究奖”获得者)提出成长思维就是:失败不可怕,我们不会永远都是这样,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包括我们的聪明程度。

    德韦克教授指出,智力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拥抱而不是回避挑战,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饶,相信没有一种失败是致命的。同时他们还欢迎反馈而不是排斥它,并从批评中学习。

    由此可见,成长思维对于认知升级是至关重要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终身成长》一书。

    ②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有指导性、有原则、有方法论的练习。

    重复做一件事情不一定能够使人精进,真正使人精进的是刻意练习。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的蛙泳动作是自己学会的,一直都是以一种方式游,觉得速度很慢。

    后来我找人帮我看一下姿势,然后照着练几下,就发现有很明显的进步。

    这可能就是一种刻意练习,只有这种练习而不是一味地重复过去,能够产生新的能力。

    如果你想提高创造力或想象力,该如何做呢?

    有个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方法,我觉得挺有意思:

    坚持每天花10分钟,在任意一个房间里,找七件东西,然后想办法把它们做成一个雕塑。慢慢的,每天10分钟就变成了刻意练习。

    ③ 学习循环

    心理学家Kolb发现人学习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偏好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喜欢体验,一定要体验过才学到东西,产生新知;

    有的人喜欢观察与思考,在观察别人的过程中思考,然后悟到新知;

    有的人喜欢钻研,在钻研和深度思考中获得学习;

    有的则是非要实践一把,跳进水里才能学到东西。

    这其实是一个循环,跟中国人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意思十分相近。

    最好能够不断体验、持续观察研究、深度思考、积极实践,并且加大这几个方面的力度,这样就容易产生洞见,并且在实践中考验这些洞见,并形成更高境界的概念和思想,以达到持续的认知升级。

    挑战在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而自己的偏好往往限制了自己的认知扩张和升级。

    a. 有一种可被称为行动型的人,偏好体验和实践,行动果断说干就干,喜欢凭直觉,摸着石头过河。快是快了点,但可能产生了大量的经验却未必能上升为理论或思想;

    b. 另一种思考型特征的人,偏好观察思考与抽象概念。他们常常喜欢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机理是什么,有什么理论模型作为依据等等,但可能缺少了行动与实践,因此也难以达到知行合一。

    c. 还有一种是拥有发散型思维和学习特征的人,偏好探索各种多样化的可能性

    拥有发散型特征的人很多也是凭直觉,对人际敏感。点子非常多,常常问有没有其他观点,有没有其他想法。但如果过度的话很容易过度发散而无法聚焦。

    d. 最后一种是拥有聚焦型特征的人,偏好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收集信息,收集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聚焦型的人的出发点是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去收集数据,收集信息,享受的是解题过程,行动比较快。

    但往往因为过于聚焦,而缺乏发散性的打开和扫描,因此可能过早过快地陷入到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而缺乏更大范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这四种特征在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但很多人都拥有一种偏好,因而有可能限制了新的洞见的产生,降低了认知升级的可能性。

    因此未来组织越来越强调团队智慧,集体智慧,当拥有这四种特征的人都在团队当中出现时,常常会产生比较多的团队智慧,更有利于团队整体的认知升级。所以在搭班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一问题。

    另外从个人来看,要想持续获得认知升级,就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偏好和定势,尽量多地产生体验、观察、思考、提炼、应用等的循环,以真正实践中国人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辩和笃行”的认知升级过程。

    这一过程中,深度思考很重要。用麦肯锡董事长的说法,就是高级领导人每周至少要有两次、每次花费2小时进入深度思考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手机不看书,也不跟人聊天,把自己关在一个空间内真正思考两小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最佳实践,大家不妨可以试一下。

    以上我们讲了认知升级的事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业与人生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产生认知升级。而成长思维、刻意练习和学习循环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认知升级。

  • 创业者和领导者升级进化陈三角的第二个角是情商升级

    当事情越来越挑战、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认知升级,还需要情商升级。

    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们无法及时升级我们的情商,我们将无法走远。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很焦虑?

    正在奋斗中的人们焦虑,那些看来很成功的人也焦虑,(最近几个成功人士自 杀给我们的震动很大);年轻人焦虑,上了年龄的人也焦虑。几乎好像是全民焦虑。

    焦虑好不好?适当焦虑是好的。焦虑说明你还活着,死掉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焦虑的。焦虑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但是过度焦虑会死掉。最近有创业者或成功人士的自 杀需要我们警醒一下,你不要觉得这件事情不会到自己身上,我们要早一点提高警惕。

    从焦虑到抑郁,你千万不要觉得跟我无关。生意可以做得不那么成功,但做人一定要快乐。这个方面你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自己。

    中国人有句话叫“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要做大事的人、做一把手或做高级将领的人,都要练心练到这个水平。

    有次我看罗胖采访锤子手机的罗永浩。罗永浩说以前供应商跟我逼债,我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跟下属开会,都开不下去。现在我睡得很好,都是练出来的。你说他现在狼心狗肺吗?并不是。

    我最近采访好几位创业者,他们跟我说曾经有多次把头蒙在被子里面哭。还有一位说有一次在开车的时候眼泪就唰唰地流下来了,只能把车趴在路边让眼泪尽情流淌。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要承受很多的压力,每天的日子都不一定很好过。这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的奋斗。

    我非常推崇王阳明的思想,虽然我最近才真正接触王阳明。王阳明有一句话太厉害了:此心不动。就是心平如镜没有太大波动。

    比如说他参加科举考试,失败过几次。朋友们来安慰他,他说你们因为没有考进为耻,我是以没考进心动为耻。所以他认为此心不动是很重要的。

    但是问题是,此心不动可能会怎么样?此心不动是否会心如止水?这也不行,因此王阳明还有第二句,叫随机而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个字太厉害了。

    平时你的内心心平如镜、宁静致远;但当有需要时,机缘出现时,你就能够随需而动地投入非常多的精力、能量、激情、眼泪、汗水甚至鲜血,你知道这个事情一定要搞定,你需要让全身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但是不需要你动的时候,你就此心不动。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也许是情商升级的最高境界了。达到了最高境界的王阳明,才会在临死前被问到有什么遗言时,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话来。

    一生内心充满光明,尽力了,没有遗憾也没有愧疚,没什么要说的了。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能不能成为马云、马化腾并不是那么重要,能够内心光明平静、无愧于心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当然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境界。尽管我们难以完全驾驭自己的内心,也要尽可能保持生命和奋斗的能量,让我们keep going,继续往前跑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起情感的自我认知。

    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如何,为何欢喜为何消沉;

    当产生莫名的惆怅或失落时,也能够较快找到深层原因;

    要知道自己的情感按钮在哪里。

    提高情感的自我认知,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记情感日记,即时对自己的情感状态进行描述,同时反思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

    其次要学会自控和乐观。

    大脑中的情绪中心被称为杏仁核,它常常短路以至于先于理智控制人的行为。这是人为什么有时会突然进入到失去理智般的突然大怒、极度恐惧或沮丧的情绪状态。

    人类的这种应激机制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但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智系统的审核,因此情绪发作之后人会出现懊悔等不愉快的情感。

    了解了人类情感中枢的运作机制,人就可以更好地驾驭这种失控的情绪,特别是在情绪发作早期就想法抑制住。

    乐观、有毅力是很重要的。当你沮丧时,当你低落时,当你遭遇挫折时,能不能迅速反弹;当你失败时,能不能看到任何失败都不是致命的!

    第三,同理心。

    你能不能认知到别人内心的想法,能不能体会到别人的情绪情感?这个就是同理心,这也是我们讲的需要刻意练习才能逐渐获得的能力。

    第四,影响力和领导力。

    我们不断修炼自己,并不只是为了独善其身,更重要还是要兼济天下,这就需要我们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拥有影响力和领导力。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建设性地解决人际冲突;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鼓舞激励他人。

    情商的升级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有一个方法有可能帮助我们实现情商升级,正念练习。它是一种关注当下的呼吸练习。

    正念多次被研究证明,它能帮助我们减少疼痛感、减轻压力、焦虑和忧郁、提升免疫力和认知能力等。

    每天花费10分到15分钟,让你的脑子尽量清空,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 创业者和领导者持续升级的第三角是哲学升级

    哲学升级,希望跟大家讲一讲的是人生哲学,就是你是谁?你这一辈子到底活着干什么?最近扎克伯格有点麻烦是吧?但我觉得我还是挺相信他,相信他是真实的一个人,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在去年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说:

    你们是哈佛娇子,我要挑战你们,你们未来需要的一个人生的使命是什么?你们要一起来打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这句话虽然很高大上,但离我们似乎有点远,并不会觉得好像扣动了我的心弦,因为这是有点天方夜谭的。

    世界上70亿人,很多人温饱都做不到,你能够创造一个世界,人人都有使命感? 但因为他是扎克伯格,我愿意多想一步,是否可以从周围的人做起,打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他觉得人生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自由意志,不应该为小事而丧失自由意志,哪怕是到了一个最悲惨的纳粹集中营里。这是做人的一个尊严。

    他研究为什么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会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身体好、更聪明吗?研究发现都不是——那些活下来的人,是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有憧憬的人。

    当时维克多·弗兰克尔就是常常憧憬如果能够活着出去,就会和太太一起重游故地;还会到各个大学讲学,告诉人们他为什么会生存下来。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别人无法替代的人生使命或目的。这是不是非常像陶行知说的“人生都是为一件大事而来”,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或基督教里说的God has a plan for me(上帝对我有安排)。

    Elon Musk(埃隆·马斯克)接受60分钟采访节目时,眼含泪水。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很多人,包括他所尊重的人,像美国第一任宇航员等,都反对他,都说他在瞎扯淡,应该取消这个项目。

    马斯克说这些人的话确实刺痛了我,觉得心里很难过。我希望他们来看一下。想一想要改变世界都不是容易的!

    马斯克在非常年轻时,就提出要改变世界,要想办法把人类文明在一个多星球环境中得到延续。包括互联网、可持续的能源,基因重组,航天等等。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你有没有使命?

    三、用三段论思考人生

    我做面试官时,常常要加问两个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你这辈子想做什么?你也可以自己想想这两个问题。

    这里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我人生下半场的使命和目的:

    通过教学、研究、顾问、教练、演讲、写作、助力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等方式,帮助创新创业者的持续成长和成功,以推动中国创新创业事业的大发展。

    所以你要想办法用三段论来做这个功课:

    你的贡献方式是什么,你的初心出发点是什么,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或使命是什么。

    最后我用三句话结束这次分享:

    第一句是本杰明·巴伯的,“我不会将世界分成强者跟弱者,成功者跟失败者,那些搞定的和没搞定的,我将世界分成学习者跟不学习者;”

    第二句是大卫·库伯(Da vid Kolb)写的how you learn is how you live,你如何学习决定了你如何生活;

    第三句是史蒂夫·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