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职场感悟» 正文

30+姐姐们在职场乘风破浪,需要避开4大思维陷阱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7-15

这段时间,最火的综艺莫过于《乘风破浪的姐姐》,年龄在30岁以上,是参加节目的女明星唯一的共同点。这群姐姐中,有的履历辉煌,却想要证明自己拥有的不止过往;有的长期追求业务精进,却遭遇“不红”的质疑;还有的在步入30岁后,陷入不上不下的焦虑,她们渴望改变,寻求突破,不甘平庸,像极了30+职场女性最真实的状态。

对女性而言,想要在职场乘风破浪,可以从跳出思维陷阱开始,一点点做出改变。

作 者|Sally Helgesen and Marshall Goldsmith

编 译| 周 琪


在热播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评委杜华的一句话道出了无数职场女性的心声。

30+女性的焦虑来源很多,职场受阻、被催婚/催生/二胎,“年龄优势不再”成了逃不开的诅咒,似乎女性一旦步入30岁,身上就加绑了N多个定时炸弹。

这个时代对女性要求太多,却尚未懂得欣赏成熟女性的美。尽管男女平等的原则已经被强调烂了,但家庭、事业、个人行为、甚至是职场性别歧视,种种因素使得女性与大部分的高层职位无缘,更容易遭遇天花板效应。

有研究表明,在考虑晋升人选时,考察女性依据的是她们当下的表现,考察男性,依据的却是他们未来的可能性,换句话说,男性获得升职的标准相对更松。类似的客观状况一时半会很难改变。

对女性而言,想要在职场乘风破浪,可以从跳出思维陷阱开始,一点点做出改变。

01

思维陷阱1:我的习惯=我的性格=我本人

最近听一位姐姐抱怨,“对手头的工作已经很倦怠了,很想裸辞,无奈家里没人支持”,这是典型的“被困在原地”的感觉: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状态,但要实现起来障碍重重,受到各种限制,对现状又感到麻木,不但周围人看不到你的价值,连自己都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被困住,其实是可能性的丧失。这有可能是源自他人的刻意打压,但也有可能是你用“习惯”把自己牢牢困住了。

通过一遍遍重复行为,我们养成习惯,时间久了,“习惯”和“个性”之间的界限会消失,一些我们坚信的“个性使然”,很可能只是难以甩开的习惯。

打个比方,新启动的项目需要选一位负责人,你很想试试,但因为不喜欢当着众人的面说话,最终错失良机。事后,你可能会这样安慰自己:“就像面对老师提问,我从不举手发言,性格决定命运”。

听起来没毛病,但正是这种自我合理化把我们变成了“习惯的奴隶”。

不喜欢当众表达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如果追究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可能是因为胆怯,也可能是因为不屑。作为一个好学生,“低调”可以是加分项,毕竟考场见分晓,换到职场,则未必行得通。要是仅仅依据习惯就认定自己属于那种“不喜欢当众表达的人”,无异于被习惯束缚住手脚,限制了乘风破浪的可能性。

习惯并非基因自带,也决定不了我们是谁,它更像是我们在面对艰难选择时,一次次躲进的避难所,那里熟悉、安全,找起来不费力气,直到,被困住而不自知。

02

思维陷阱2:我低调,我高尚

职场中,女性普遍低调。她们像精密的雷达般,迅速发现那些博取关注、自吹自擂的同事,投之以鄙夷的目光,“太讨人嫌了,要是这么做才能升职加薪,我宁可不要”。

这里有两个思维陷阱。一个是“非黑即白”,似乎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要么继续当透明人;另一个是“自我满足”,从鄙视他人中攫取道德优越感。

两大思维陷阱共同营造出一种“在职场原地踏步,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很‘高尚’”的错觉。高尚的我不愿走出“精神贵族”的城堡,去探索优雅的自荐的艺术。

猎头公司发现,职业女性不喜“邀功”,这让她们在升职和换工作的问题上吃了大亏。无论身处什么行业、什么职位,女性都需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成就,这不丢人,也不用担心因此给人留下自私自利的印象。与其等待他人发现,不如自己为工作“上价值”,顺便告诉大家,“向前一步,我已经准备好了”。

要掌握自荐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想象成一名销售,推销的产品是“自己”销售心理学告诉我们,顾客为什么愿意为一件产品买单?是产品真的独一无二不可取代吗?很多时候不是的,是顾客愿意相信销售,进而把产品的选择权放心地让渡给信任的对象罢了。

自荐也是如此,想让他人信服你的工作成就,前提是获得他人对你的信任。

03

思维陷阱3: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

说出你的愿景,这不是一句励志鸡汤,而是一条给所有女性的升级指南。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使命陈述应该简介而清晰,它应该适合印在T恤衫上。对女性而言,如果你明确地知道未来想实现怎样的目标,成为怎样的人,不要羞于启齿,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印在上班穿的T恤上,方便周知。

为什么女性要勇于说出愿景,展示“野心”?底层逻辑是化被动为主动。女性倾向于等待他人来发掘自己的价值,相信“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这么做是危险的,万一没有人“识货”,就容易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漩涡,失去对工作的归属感,感到被困在原地。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从现在开始,告诉别人,我之所以这么努力,是为了将来可以……

愿景可以提供做事的底气,目标感强烈的人更有自信,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他们是靠谱的队友和值得尊敬的对手。

04

思维陷阱4:完美是我追求的目标

职场中,反复打磨工作中的细节,将每一个零部件做到完美的匠人精神固然值得尊敬,但遗憾的是,这种策略更适合保住饭碗,而不是向前一步。如果你的目标是爬到更高的位置,那么你需要关注的就不应该仅仅是手头的一亩三分地。

女性倾向于认为,想获得晋升,就要把工作完成得无可挑剔,至少是换谁都做不到自己这么好的程度。这种思维看上去很积极,却也把你架上了一台停不下来的跑步机,每天多跑一公里,成了你追求的所有目标。

现在,试着把目光从跑步机上的表盘移开,看看周围的男同事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懂得将工作完成得“刚刚好”,将“抠细节”的时间省下来用在建立人际关系等等“看得见”的地方。工作上的疏忽怠慢当然不应该提倡,但如果想爬到更高的地方,完美主义倾向同样值得警惕,毕竟,管理者的职能是带领团队成员发挥各自所长,而不是事必躬亲。

完美主义还会导致另一个可怕的后果,因为你在这个岗位上实在无可挑剔,领导最终“舍不得”提拔你。

英特尔公司的第22号雇员Ted Jenkins将组织中的权力来源归为四大类,分别是专业、联结(connections,包括可以胜任不同岗位、找到支持者等等)、领导力、职位。为了获得最后一项权力——更高的职位,前三项最好不要有特别明显的短板。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落入“完美主义”的陷阱?这与女性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在男权主导的组织文化中,女性犯错的后果通常比男性更加严重,这导致她们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万一被抓到把柄,她们不仅要为自己的疏漏负责,还要承担“女性果然不适合委以重任”的针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指摘。

尽管不容易,但想要真正向前一步,首先就要告别“完美主义”陷阱,接受任何工作并不总是100%可控的现实,适当冒险,学会分权,这样做不但可以减轻日常工作的心理负担,也有助于女性提升专业之外的综合能力。

*****

勤勉、尽责、共情力强、乐于成就他人,我们很容易在女性身上看到这些闪光的品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位优秀的员工,但乘风破浪意味着走出舒适区,去挑战更高的职位,而那些曾经成就你的,可能正在限制着你。

一张图总结

一张图总结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