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物营养 » 正文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营养是动物的客观要求,饲料是营养素供应途径,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目标----解决畜禽对营我物质“供”与“求”的矛盾。随着畜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迅速发展,动物生产水平和营养物质利用率有了极大提高,这50%-75%取决于营养研究的发展。面根据我国目前的畜牧生产和饲料工业现状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畜禽营养物质利用机理已完全清楚,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研究焦点。
 

  动物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是营养研究的基础,经过一个多世纪,营养学研究已进入较深层次,已证明各种动物均不同程度需要大约50种以上的必需营养素,这些养分的营养功能和缺乏症均已完全弄清楚,而各种营养素之间相互关系成为营养学研究的焦点问题。 

  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为两个方面,即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有些营养物质之间,如能量一蛋白质,钙一磷,维生素E和硒等,相互间关系已完全弄清楚,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应用效果怎样?能量如何影响进食量,高铜、高锌均可刺激猪生长,但加入如此高剂量的金属元素,对动物负作用有多大,对其它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如何,对维生素能破坏多少,对适口性有无影响等等,确实很少有人考虑,在几十种营养成分中,如何充分发挥每一种营养素的最佳功能,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中如何把握,是近代营养学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焦点。

  2. 畜禽营养素需要量已弄清楚。并标准化,而需要量与供给量之间仍有大的差距。

  关于畜禽营养需要量,不同国家均已制定出饲养标准,如NRC、ARC、《中国标准》,但这些标准怎样适应于每一个企业,变成企业产品标准,产品标准如何适应国内饲养业及畜禽品种,使动物能按需供给营养素,是饲料企业技术工作者最大的困惑。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引进了几乎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畜禽品种,其中有些畜种,如AA肉鸡、原种及其三元杂交猪,大多数蛋鸡均按进口品种标准饲养;而另一些畜种,如:肉牛,奶牛、羊和大部分猪和部分肉鸡,则根据中国实际进行了杂交改良,如:利木赞鲁西黄牛、肉鸡蛋鸡,进口猪地方猪、波尔山羊地方羊,这些杂交组合不同,程度不同,营养需要量差异很大,例如:用AA肉仔鸡与商品蛋鸡杂交后的,所谓“小肉食鸡”,其营养需要应该采用什么标准?是否能按“肉鸡+蛋鸡”平均数供给?如何针对不同畜禽品种,根据不同地区饲料资源和饲养管理方式确定商品饲料及产品标准是最大的难题,研究动物需要量和供给量之间关系,合理解决“供”与“求”矛盾极为重要,也是在今后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 动物整体与内外环境的稳恒,应用营养调控技术、提高养分利用率。

  动物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机体,机体的机能正常发挥由内、外两个环境所决定。内、外环境的稳恒控制是保障畜禽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病症,是机体内、外环境对水吸收稳恒机制破坏导致的,这种平衡状态的打破,可能是外源病理性的,异物刺激性的,也可能是机体内部感染或生理性的;褐壳蛋鸡蛋壳褪色与蛋鸡内分泌失调、泄殖腔炎症有关,而内分泌失调来源于各种应激反应,疾病、光照、营养失衡均是诱因。通过营养调控,保证营养均衡供应,促进动物对内、外环境稳恒控制,亦是营养学界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

  4. 加强饲料科学研究与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开发每一种原料的饲用价值。

  关于饲料营养价值、养分含量,饲料原料的标准,国家进行了多次修订,并日臻完善,然而中国如此之大,不同地区、不同资源条件下,饲料营养价值、利用方式各异。在设计日粮配方时,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大都依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相应数据库或企业自身测定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调整,因此指标的准确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对饲料原料特性,饲料饲用价值开发应用不够,人们思想中一直存在,“一种饲料替代另一种饲料的观念,”“玉米-豆粕-鱼粉”日粮被视为最佳日粮组合,因此,“小麦替代玉米” 、“棉粕代替豆粕”、“肉骨粉替代鱼粉”的观念很深,其不知任何两种饲料都不可替代,每种饲料原料各有其优缺点,营养上如何互补,缺陷怎样弥补是关键技术,怎样掌握好每一种原料的饲用价值,根据“价值一价格”动态变化,优化产品配,是饲料企业必需遵从的规律。

  5. 重视饲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和营养抑制因子研究,根据可利用养分含量评定饲料营养价值。

  众多杂志、技术资料中都阐明,用饲料有效养分平衡日粮更为合理,例如:利用有效氨基酸调整日粮配方,鸡用代谢能,猪用消化能,牛用净能,在大多数畜禽饲养标准中都标示了有效磷需要量,然而我们所用的饲料原料各种养分有效性差别极大,不同日粮组合。不同营养水平、不同生理状态其利用率也不同,饲料中自身存在的抗营养物质也可严重影响利用率,在以工业副产品为主的我国饲料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养分有效性和营养抑制因子处理方面的研究,仍有待于加大力度。

  6. 饲料添加剂研究与科学应用,是保障饲料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

  在我国营养性添加剂的应用,大都仅限于营养价值研究,规定的需要量基本都是在标准化畜牧生产状态下标准需要量,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营养以外的问题研究很少,应用更少。例如:营养与保健、营养与免疫、营养与进食量……这些研究和应用将成为热点问题。

  非营养性添加剂的应用,限于表现性状研究较多,实质效果研究较少,在此类添加剂开发应用中,应围绕畜产品及饲料安全生产为核心,科学合理利用好每根据一种非营养性添加剂。在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各类生长促进剂中,企业应用规则性差,要做到对抗生素、球虫抑制剂、酶和微生态制剂及其它非营养性添加剂进行合理应用,决不能脱离畜产品无药残和饲料安全生产问题,在营养调控一动物保健一药物预防和前期治疗中,都应遵循这一规则。

  7. 根据中国养殖业实际,正确处理好畜禽饲养环境与营养关系。

  在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技术和饲料供应都应经历以下三个阶段:①传统饲养方式——单一饲料供应②半集约化饲养方式——混合饲料供应③全集约化饲养方式——全价饲料供应。

  目前我国饲养方式几乎全部是传统饲养和半集约化饲养模式,在几乎无法控制的畜禽生产环境中,饲养世界一流的畜禽优良品种,畜禽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其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需求量都发生巨大变化,应激是必然的,研究环境与营养方向的相关性,确定应激状态下畜禽营养物质需要量至关重要。

  8. 加强饲料生产各环节调研工作,实现饲料配方优化和对生产实践的适应性。

  饲料配方应依据以下因素,不断修改。①原料种类、批次②养分有效利用率③畜禽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④生产环境与饲养方式⑤饲料加工对养分利用率影响⑥饲料企业生产水平和养殖业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在营养饲料及添加剂研究与应用中,应注意以下焦点问题: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养分需要量与饲料供给量矛盾。饲料和添加剂原料的科学利用。营养——保健——用药——治病之间关系。畜禽在应激状态下的需要量。养分有效利用率、生产环境与配方优化。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生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