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美食的民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开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许多以前被称为草鸡或土鸡的地方鸡种,以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汤汁醇厚、营养丰富等一些独特的性状,已越来越受消费者推崇和青睐,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国内的一些育种公司就把许多地方鸡种加以选育和改良,并作为优质鸡推向市场。特别是近年来,优质鸡的研究和生产在全国许多省(市)展开,使优质鸡产业化已初具规模。
1 优质鸡的概念和涵义
优质鸡一词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鸡农为迎合华南地区尤其是港澳人士的需求,将石歧鸡与引入的外来品种新汉夏、狄高、红波罗等鸡杂交,其杂交后代称为石歧杂鸡,即是所谓的优质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黄羽肉鸡及其它地方鸡种的育种通常都被称为优质鸡的育种,优质鸡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对于优质的概念,至今仍无统一的认识。有从外部特征考虑的,认为“三黄”鸡(黄羽、黄皮、黄趾)是优质鸡;有从品种产地划分的,认为某些产地出产的鸡是优质鸡;有从生长速度区别的,认为生长速度慢的鸡肉质优良;有从饲养方式分类的,认为在农家草地散养,野外自由采食的鸡肉质必然鲜美;也有笼统的认为地方鸡种(土鸡)是优质鸡。
吴常信院士(1994)指出“优质鸡是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一般认为这是狭义的优质概念,主要强调的是肉质。但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饮食习惯和烹调方法,对鸡的肉质要求不一样,难以制定统一的肉质标准及定义。因此,有些行家认为,优质的概念应包含更广泛的内涵,既要有包括品种、性别、外貌特征、肥度、日龄、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商业性实用标准,又要有包括可食部分比例、营养成分、不含有害物质等的科学标准(文伯珍,1992)。邱祥聘教授(1992)提出,优质肉鸡的内涵应有:风味、外观、保存性、纯洁度、嫩度、营养品质和价格等项目。而从育种的角度出发,一般广义的优质概念可理解为,优质鸡除了具有优良的肉质外,还须有较好的符合某地区和民族喜好的体型外貌,及较高的生产性能,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面。因为优质是相对于白羽快大型肉鸡而言的,即使在配套中引进了国外快大型肉鸡的血缘,但商品鸡的体型外貌较好,肉质也符合当地烹调方法的要求,我们仍称之为优质鸡。从此意义上来看,我国的有色羽地方鸡种多属此类。
2 优质鸡的营养需要
鸡的营养需要量受到遗传、生理状况、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的影响。Sibbald等(1963)和Edwards等(1973)的研究发现遗传与营养具有交互作用,NRC(1975)亦认为鸡的品系影响营养需要量。我国的优质鸡体型较小,采食量低和生长速度慢,且饲养周期较长,但上市鸡的胴体、外观及肉质有较高要求,因此其营养需要与快大型的白羽肉鸡有一定的差异。
2.1 能量
优质肉鸡所需能量来源于3大物质。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肉鸡维持生命和生产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近年来脂肪也已成为肉鸡饲料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不论是生长阶段还是育肥阶段,一般都添加脂肪。这是因为脂肪不仅提供给肉鸡所必需的脂肪酸,而且脂肪热能高,在动物体内的热增耗较低,更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效率。蛋白质虽然也可分解供能,但其效率低且不经济。确定适当的能量水平是配制优质肉鸡饲料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很多营养素的推荐量是在能量基础上给出的。大量研究表明,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改善肉鸡的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随日粮能量的提高,肉鸡能量摄入量有增加的趋势;日粮能量越高,肉鸡越肥。腹脂对肉鸡肉质有直接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认为腹脂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上升而下降,随能量水平的上升而提高。因此,对于优质鸡来说,能量浓度应采取前低、中高、后限的原则,以保证其皮下、肌间脂肪的沉积,并降低烹调损失率。
不同品种的鸡对饲料的消化、利用不同,导致饲料代谢能有所差异。蒋守群等(2001)研究发现,岭南黄羽肉鸡饲料代谢能值与其它国内外研究报道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饲料原料营养组成和饲料养分利用率影响饲料的代谢能值;根据饲料粗养分推测饲料代谢能值的预测公式不适于岭南黄羽肉鸡。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地方鸡种可能更耐粗饲,其饲料代谢能值较高,在麦麸、豆粕、棉粕、菜粕、玉米蛋白粉上表现尤为明显。
表1 国内外不同鸡种饲料表观代谢能(AME)比较(以干物质计,MJ/kg)
资料来源 | |||||||||||
饲料
原料 |
中国饲料表
2000 |
NRC1994
MEn1 |
日本饲料表
2000 |
蒋守群等
2001 |
韩友文等
1984 |
江庆娣等
1998 |
黄世仪等
1993 |
宋代军等
2000 |
Nike Dale
1998 |
Han等 1976MEn1 | |
全收粪法 | 指示剂法 | ||||||||||
玉米 | 13.56 | 14.02 | 15.44 | 14.77 | 15.69 | 15.23 | 14.14 | 13.85 | 14.18 | 13.85 | 12.59 |
次粉 | 12.76 | 9.04 | 10.50 | 11.84 | 12.51 | 11.05 | |||||
麦麸 | 6.82 | 5.44 | 9.87 | 10.08 | 8.74 | 10.67 | 10.88 | 3.10 | 5.44 | 7.03 | 6.28 |
豆粕 | 9.83 | 9.33 | 12.01 | 12.05 | 12.26 | 10.33 | 9.71 | 9.37 | 9.16 | 9.00 | |
棉粕 | 8.41 | 7.78 | 11.21 | 9.46 | 8.79 | ||||||
菜籽粕 | 7.41 | 8.37 | 9.24 | 9.04 | 7.41 | 5.86 | 7.32 | ||||
玉米蛋白粉 | 16.23 | 15.56 | 18.87 | 15.65 | |||||||
鱼粉 | 12.38 | 13.35 | 13.43 | 16.02 | 14.94 | 15.56 | 13.18 | 11.80 | 14.10 | 14.39 | |
试验鸡品种 | 岭南黄羽肉鸡 | 石歧杂公鸡 | 石歧杂公鸡 | 爱维因公鸡 | Vantress*White Plymouth Rock 杂交公鸡 |
优质鸡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饲料采食量发生变化,会影响氨基酸的需要量,就是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不同也会影响氨基酸的需要量。一般来说,原料不同,氨基酸的有效率也不同。生产中,提高优质鸡饲料的品质,大致有3个途径:在设计饲料配方时,不用分析得到的氨基酸总量,改用有效氨基酸量,以提高饲料效率;在低蛋白饲料中,添加合成氨基酸;配制理想蛋白质饲料。
2.3 矿物质
近年来,人们研制出第3代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它无毒、无刺激作用,且适口性好、与维生素、抗生素等无配伍禁忌(张书贤等,1996)。此类产品不仅给动物补充了微量元素,同时也补充了氨基酸,可以大幅度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是一种接近动物体内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在家禽体内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人们还认识到日粮中的电解质在机体多种代谢活动中以及对排泄物湿度和垫料湿度所起的决定作用。尽管制作配方时可以使日粮的电解质达到某种平衡,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衡量平衡的标准。
2.4 维生素
日粮中的维生素来源于饲料本身和高浓度的维生素添加剂。推荐维生素的使用量时,应考虑到应激情况下肉鸡对某些维生素需要量的提高。因此,制定一套在各种情况下都适用的维生素需要量标准是非常困难的。饲料行业添加维生素时都追加了保险系数,致使维生素含量超标现象极其严重。为此,NRC(1994)对维生素的超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即VA为需要量的10~30倍,VD3为4~10倍,氯化胆碱为2~4倍,烟酰胺、VB2和泛酸为各自的10~20倍,VE为100倍,VK、VC、VB1和叶酸均为各自的1000倍,VB6为50倍左右。在优质鸡的维生素需要中,VE应给予更多的考虑,它不仅关系到肉质,还有助于减少热应激的不良反应 。
3 优质鸡营养需要量的研究现状
国家科委曾在“六五”、“七五”期间对优质地方鸡种开展了多次攻关性研究,但大多数研究主要通过育种手段去改进优质鸡的生产性能,而对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却很少。现实生产中其日粮配合多凭经验或参照我国颁布的地方品种鸡或肉仔鸡饲养标准,而我国1986年颁布的地方品种鸡饲养标准,其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主要参照了广东鸡,其它指标参照了蛋用型生长鸡标准;肉仔鸡饲养标准则主要参照美国NRC的白羽快大型肉鸡的饲养标准,而我国地域辽阔,优质鸡品种繁多,它们在生长速度、躯体成分、消化生理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饲料营养利用和需要有各自的特点,按广东鸡或肉仔鸡的饲养标准配制日粮也许会影响某些优质鸡的饲养效益。针对这一状况,近年来,国内学者分别在不同的鸡种上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和能量需要方面。
广东农科院的文伯珍等曾于“七五”期间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的析因和综合,拟出了苏禽85和胡须黄鸡的每日代谢能需要量公式。苏禽85:0-5周龄 MET=99.5W0.75+3.03G;6-10周龄 MET=106.5W0.75+3.37G;11-13周龄 MET=109.3W0.75+4.10G。胡须黄鸡:0-5周龄MET=118.9W0.75+3.03G;6-10周龄 MET=127.6W0.75+3.37G;11-13周龄 MET=130.9W0.75+4.10G。
江苏农科院畜牧所张顺珍等(1995,1996,1997)对如皋三黄鸡、新兴黄鸡2号、泰和乌骨鸡及江苏家禽所培育的黑羽乌骨鸡(由泰和鸡与狼山鸡杂交培育而成)不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如皋三黄鸡,从出壳到上市,采用我国肉用仔鸡标准配制的日粮,即ME均为12.55MJ/kg,CP 0~4周龄为21%,5~10周龄为19%,10周龄以上为16.5%时,饲料报酬最好,经济效益最高;新兴黄鸡2号、泰和乌骨鸡及黑羽乌骨鸡等地方鸡种或培育品种日粮参照我国肉用仔鸡饲养标准配制,后期适当降低营养浓度,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生长速度快的鸡肉质比不上应用低营养水平日粮生长速度慢的鸡。
饶竹等(1996)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黄鸡料和快大鸡料饲喂882黄鸡,得出与张顺珍等基本一致的结果,发现使用高营养浓度的快大鸡料,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高。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谢荣华等对新兴黄鸡2号中鸡进行了5种蛋能比的日粮饲养实验,结果表明,在ME为12.33MJ/kg,CP18%,蛋能比14.6g/MJ时增重效果最好;而当ME仍为12.33MJ/kg,CP为21%,蛋能比为17.03g/MJ时羽毛生长最好。
陆洪菊等(1994)用不同蛋白水平对浦江优质黄羽肉鸡饲养效果的观察结果表明:浦江Ⅰ型黄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