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
禽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经绒毛尿囊膜接种9~12日龄鸡胚能出现灶状白色不透明的痘斑,易在原代鸡胚细胞和鸡胚皮肤细胞内增殖并产生细胞病理变化。病毒对外界环境有高度抵抗力,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完全干燥和阳光照射数周后仍能保存活力。但游离的病毒在1%~2%氢氧化钠或钾、10%醋酸或0.1%汞中很快被灭活。在腐败环境中病毒迅速死亡,而冷冻干燥和50%甘油可使病毒长期保持活力,达几年之久。
(二)流行病学
家禽中以鸡和火鸡最易感,其它如鸭、鹅及许多鸟类均可感染发病。在鸡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感染,但以雏鸡最常发病,常引起大批死亡。
禽痘多通过健禽与病禽接触,经受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蚊子(如库蚊、伊蚊)等双翅目昆虫及体表寄生虫如鸡皮刺螨可传播病毒。蚊子的带毒时间可达10~30天。人工授精也可传播病毒。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和蚊子活跃的季节多发。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维生素缺乏和饲养管理恶劣,可使病情加重。若伴有葡萄球菌病、传染性鼻炎及慢性呼吸道病等并发感染时,可造成病鸡大批死亡。
鸡和火鸡发病率不定,死亡率较低,但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