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WS)主要是由猪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2,PCV-2)又称为PMWS相关PCV(PMWS-associated
PCV,
pmwsPCV)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进行性消耗综合症候群。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腹泻、黄疸、贫血、死亡。病理特征为全身器官组织的炎性变化。该病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引起世界许多国家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流行情况
PMWS于1991年首先发现于加拿大西部,到1994年已广泛流行于该国,现已在美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丹麦、新西兰、荷兰、北爱尔兰、墨西哥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蔓延。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也有此病的报道。日本自1996年首次确认发生PMWS以来,已有12个道府县发生,并已确认日本存在PCV-2。PCV广泛分布于许多国家的猪中,德国的屠猪和2~3岁的繁殖猪的血清中,抗体阳性率达85%,加拿大猪血清的阳性率在26%~55%,在英国随机采集的猪血清中,阳性率为86%,爱尔兰猪血清的抗体阳性率达92%。加拿大对猪的PCV-2抗体调查发现,尽管抗体阳性较高,但不显示PMWS症状的猪的比率较高,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我国在一项针对PCV抗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阳性率为42.9%(240/559),并分离鉴定了国内PCV毒株,现已证实国内存在此病。Tischer等(1995)用电子显微镜对人尿进行检查时发现类似PCV的小型球形粒子,此后对人、牛、鼠的血清进行PCV抗体检查,发现伴有原因不明发热的人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0%,正常人为20%,牛约35%,鼠12~69%。
2 病原及发病因素
PCV最先是由德国学者Tischer1974年从PK-15细胞的污染物中分离出的一种病毒。该病毒无囊膜,正二十面体,直径17~22nm,含有1.75~2.6kb的单链环状DNA,长度为1758bp的核苷酸序列中,具有4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即Replicase V1(35.7kDa),V2(9.8kDa),Capsid
C1(27.5kDa),C2(23.2kDa),1982年Tishcher等将其命名为PCV。PCV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毒(PBFDV)及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地三叶矮化病毒(subterranean ciover stunt virus)、椰干叶腐烂病毒(coconut
folia decay virus)等几种植物病毒共同划归环病毒科(circoviridae)。现已知猪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PCV)有PCV-1和PCV-2两个血清型。PCV-1是从猪肾细胞PK-15(ATCC
CCL31)的污染物中分离的一种病毒,对猪无致病性,有学者称为非致病性PCV(nonpathogenic PCV,
npPCV)。PCV-2是与PMWS密切相关的一种病毒,又称为PMWS相关PCV(PMWS-associated PCV,pmws
pcv)。从各国PMWS病猪分禽的PCV,不仅抗原性相类似,而且核苷酸排列也有密切的关系,相同性在96%以上。这与PCV-1不仅抗原性不同,遗传性也表现出显著不同。即两者的DNA相同性在80%以下,故将与PMWS相关的PCV称为PCV-2。
PCV-2是PMWS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病原。PMWS很可能与猪小核糖核酸病毒、猪链球菌1型及PRRS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a-溶血链球菌及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伪狂犬病病毒的混合感染有关。此外,本病常与工厂化生产方式有关,但与猪场的大小无关,在西班牙30~6000头母猪的猪场都有此病的报告。饲养管理不善,恶劣的环境,猪群密度过高,不同年龄、不同来源的猪编群、过高的个体更新均可诱发本病。
3 流行病学和临诊症状
PMWS见于5~16周龄的猪,但最常见于6~8周龄。猪群患病率为3%~5%,死亡率在8%~35%。发病猪中大约有半数于2~8日以内死亡,其他半数猪在衰弱状态下残存数周,几乎没有康复的猪,致死率80%~100%。本病发展缓慢,猪群一次发病可持续12~18个月。
临诊表现为发热,缺乏活力,被毛粗乱,皮肤苍白,进行性消瘦,发育障碍,而且表现咳嗽、喷嚏、呼吸加快及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呼吸器官障碍。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腹沟浅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可见皮肤、可视粘膜黄疸、下痢及嗜睡。再一个特征就是猪群的死亡率增加。在爱尔兰,5~6周龄约250头的猪群中,由于发生PMWS,死亡率从1.5%增加到8%,20%的猪咳嗽、喷嚏、呼吸困难,下痢和脑膜炎症状的猪稍微增加。这些猪大部分发育不良,10%~20%猪皮肤和可视粘膜可见黄疸。许多学者指出,由于细菌、病毒的二重感染而使PMWS的症状复杂化、严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