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浅谈猪瘟及仔猪乳前免疫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猪瘟病毒原来称猪霍乱病毒(HCV,Hog Cholera Virus),但为了区分人的丙型肝炎病毒(HCV,Hepatitis C

   virus)后来改称为经典型猪瘟病毒(CSFV,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猪对CSFV感染的详细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临床上,猪瘟的表现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慢性型和温和型。

   一般来说,CSFV有强毒株和弱毒株之分,弱毒株毒力在经过传代后会有毒力增强的现象。

  

   与猪瘟病毒同属的病毒还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边界病毒(BDV)。猪在出生后感染BVDV和BDV时病理损害甚为轻微、甚至没有。但先天性感染的胎猪和乳猪则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包括慢性胃肠炎、败血症及淋巴结、心外膜和肾出血。消化道炎症的特征为卡他或溃疡。为防止BVDV或BDV感染猪,必须制止牛、羊直接或间接与猪接触或给猪饲喂牛羊乳制品及下脚料。用牛源原代细胞或含犊牛血清的营养液制备CSF疫苗也是非常危险的。

   目前已经有部分国家消灭了猪瘟,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快速诊断和扑杀感染猪。而有些国家因不能成功根除本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弱毒株的反复出现。

   我国猪瘟免疫上存在的问题:

  

   1.疫苗问题:如疫苗的保存温度、运输条件,疫苗稀释后多层次周转,无冷藏车、不按规定时间使用等都会影响疫苗的质量。也有因疫苗针头污染引起质量问题的。有的生产厂家或某批号疫苗低于生产标准,加之中途运输,到使用时已不符合要求,有的地方使用二、三联苗,疫苗之间的反应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干扰,也会使免疫效果受到影响。

   2.注射不确实(打飞针),甚至有些单位虚报注射率,只收费不打针。

  

   3.胎盘感染:猪瘟病毒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时部分存活猪会持续性感染,长期带毒、排毒,具有免疫耐受性。接种疫苗后不仅不能产生免疫力,反而会激发猪瘟。

  

   4.由于病原本身时刻都在变化,但我们在疫苗制作上跟不上它的变异,结果导致免疫失败,这或许是免疫失败的根本原因。国内的猪瘟病毒株型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各猪场依然使用原来的疫苗株。据报道,猪瘟病毒的株型变化率已达74%之多。

  

   5.传播途径的控制:目前认为,传播猪瘟的主要途径包括车辆、栏舍、饲料和衣物,同时苍蝇、鸟和人类活动也在机械性传播上起重要作用。这些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最近一两年时间,关于乳前免疫(或者叫超前免疫、零时免疫)的提法不断见诸于杂志和技术资料,其方法是在仔猪出生后哺乳前1-2小时立即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根据笔者的分析,个别文章片面夸大了乳前免疫的效果,给生产者起了误导的作用。现分析如下:

  

   在免疫学上,有免疫耐受这样一个概念,它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后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它与免疫抑制是有所区别的,后者指机体对各种抗原均呈无应答或低应答,且不具备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一般由免疫活性细胞发育缺损或增殖分化障碍所致。

  

   一般来说,机体在免疫功能上愈不成熟,它对另一特定抗原产生耐受性也愈容易,如在胚胎期和新生期淋巴细胞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接触了抗原,那么,出生后都可以产生特异性抑制对该抗原的反应。这种免疫耐受性建立的可能性已经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

  

   大多数抗原在高剂量时能诱导免疫耐受,而低剂量时则引起免疫反应。抗原剂量越大,所引起的免疫耐受性越巩固、越持久。由于机体出生后免疫系统逐渐成熟,一旦造成耐受后,继续注入小剂量抗原时,就可延长耐受性。

  

   实验证实,患先天性持续性感染CSF的猪,不产生抗病毒的中和抗体,然而对CSFV以外的抗原-抗体反应一般正常,表明对该病毒有特异性免疫耐受性。仔猪刚出生时,立即注射猪瘟疫苗(特别是大剂量时)很容易诱导免疫耐受,出现类似于先天性的持续性感染。免疫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不是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首先,弱毒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是需要进行繁殖的,抗原物质也必须经过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处理后交予免疫活性细胞才能参与免疫反应。而哺乳仔猪吸吮母乳后就会立即将其吸收进入血液,免疫母猪通过初乳向仔猪转移抗体,新生仔猪36-48小时内的肠粘膜对IgG都有通透性,此后就会关闭;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也接近14天左右,所以想通过延迟一、两个小时哺乳来克服母源抗体的影响实在很天真,母猪产生母源抗体对仔猪产生保护作用也是多年进化的结果,我们不要企图改变这样的过程,而且恰恰是乳前免疫才有可能导致了母源抗体的对疫苗的效果的不良影响。

  

   由于怀孕母猪的胎盘结构有六层之多,母猪中的抗体不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立刻让其吸食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来抵抗环境中各种病原的侵袭,延迟哺乳不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

  

   当然国内也有些实验证实了乳前免疫的所谓良好效果,但他们忽略了在注射疫苗时,对仔猪精心照料时所产生的效应,故实验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况且机体的免疫能力也不能完全靠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来衡量,尚有IgA、IgM、T淋巴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综合作用,所以不要总是指望血清中的抗体滴度保持高的状态,关键要看猪机体对病原反应的敏感性。对于猪瘟来说,一旦免疫后,一周后产生免疫力,该免疫力可保持2-3年之久,特别是经过二次强化免疫以后。

   目前的推荐免疫程序为:提倡公猪一年内注苗2次,母猪配种前空怀期注苗1次,每次接种以2头份为宜,仔猪25日龄和65日龄各注苗2头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