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治超”联合行动从20日正式开始。此前北京、山西等地已经提前进入状态,开始大规模联合“治超”。“治超”,成了近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所谓“治超”,就是治理公路汽车运输的超载超限。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着汽车超载超限现象。由于超载汽车无法达到正常行驶速度,长时间占用车道,直接影响了公路运输的通行效率。更为严重的是,汽车超载还直接导致公路损坏严重、车祸大幅度上升。由于当前运输市场存在着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同时一些运输企业通过超限超载赚取非法利润,使得运输市场价格长期处于一种扭曲状态,造成守法企业在不平等竞争中生存艰难。可以说,汽车超载超限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治理超载超限容易,最简单的就是卸载转运、对司机罚款,这也是当前普遍采用的办法。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是那么简单。据媒体报道,很多常年从事汽车长途运输的车主,宁可把车停在家中,也不揽货上路,道理很简单:不让超载,动车就亏。有司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以往从武汉跑一趟广州,除去各项开销,能有600元左右的利润。现在单是过路费一项,就是把运费全部贴上还不够,谁会去做赔本赚辛苦的买卖?
造成“双超”的原因很多,运输行业的恶性竞争,不得不使运输企业通过超载再找回损失的那部分利益;目前道路经营管理体制混乱,税费过重,罚款众多,也大大提高了运输成本;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和改装厂家也迎合这部分客户的需求,违规制造“大吨小标”的畸形车,有关部门默许纵容,使得年年“治超”年年超,“双超”几成顽症。
去年以来,北方五省市治理超载,导致不少货运汽车停驶,运价上涨,从而带动煤价上涨,北京等大城市的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市民对此颇有怨言。
因此,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是,“治超”之后怎么办?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应急预案,包括组织应急运输保障车辆、对重点物资运输在紧急情况下组织抢运,并免费通行等。但所有这些,不过是应急之举,治标不治本。
“治超”不是限制公路运输。相反,对国家来说,正是要通过“治超”,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的运输秩序,使货畅其流,实现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治超”不是限制重车上路。相反,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公路运输“门对门”的优势日益凸现,那些多轴重型载货车,尽管载重量大,但由于合乎技术规格,不但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公路的损耗,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耗,当然是国家鼓励的运输方式;
“治超”不是公路和司机的克星。相反,公路管理部门通过减少收费可罚款,鼓励司机少拉快跑、多跑,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收入,实现公路管理方和货车司机间的“双赢”;
“治超”不是断汽车厂家的财路。相反,通过“治超”,那些仅靠“一把焊枪闯天下”、原始生产方式的汽车改装厂,肯定会被逐步淘汰;而对那些有实力的正规汽车厂家来说,“治超”确实是难得的机遇,只要自觉严格按国家新标准制造、销售符合全行业法规标准的汽车,集中精力研究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