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述
对细则等文件的评估应站在国家农业整体战略构思上去综合考虑,综合看来,两政策的出台为国家调控进口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也是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步骤之一。
从细则等文件将来具体实施时可能带来的效果看,我国今年大豆进口将在政策主导下出现时紧时松的局面。国内的大豆供应也将表现为从"由进口过量引起的相对过剩"--"进口萎缩引发的相对短缺"的反复性的周期性变化。价格表现上可能会呈现阶段性大起大落。结合目前的情况看,国内港口库存大豆的消化正在提速,估计到一月底,由于南方压榨的旺盛需求,进口大豆将出现短缺。而这种短缺至少要维持1个月以上,因为近期签订的进口合同量不多,而从现在起开始定货,至少到三月份才能到港。而在3月份左右签订的合同至少也要在4、5月份才能到港。也就是说,考虑春节期间上运力紧张的影响,现货价格在2、3月份左右将出现不可避免的上涨,时间将维持一个月左右。这为国家提振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在我国的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这种人口构成与美国等国家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中,政策的调控作用是最不能忽视的。目前,国家的政策调控作用确实在减弱,但是,应该看到,国家在调控市场时也越来越讲究策略。以往违反市场规律的调控行为在减少,而代之?quot;适时调控"。市场环境在变化,调控的方法也在趋于理性,这确实是值得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