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转基因专题 » 正文

关于转基因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期货市场价格运动对国际、国内政治和政策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有关“转基因产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大豆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由于农业部2002年3月11日发布的《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公告》(第190号)规定临时措施有效期截止到2002年12月20日,因此,前段时间,市场各方非常关注临时措施到期后,相关政策将如何调整的问题。2002年10月11日,农业部又发布第222号公告,鉴于技术的原因,决定延长转基因农产品管理临时措施实施期限9个月。公告的发布消除了市场对相关政策的疑惑和猜测,这将对连豆期市交易的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记者前期的采访调查过程中,一些经纪公司的管理人员、市场分析人士、期货投资者,以及交易所的职能部门,对有关问题提出了许多较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为了维护期市的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期市的社会经济功能,记者认为很有必要关注一下这些来自市场的声音。

  ——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与农产品贸易密切相关的问题,它并不是中国政府的独创。一些专家认为,转基因生物产品风波,不仅涉及对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科学态度问题,目前,更是各贸易大国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一种反映。调查采访结果显示,目前市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是非常清晰的。在入世的背景下,在进口大豆大量涌进国内市场,甚至逼近国产大豆产量的情况下,农业部出台相关法规,从短期目标看,只是针对性很强的调控大豆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的“一张牌”,是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实际上,欧盟、日本等贸易集团和国家早已开始尝试这项工作了。因此,市场认为,国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发点是可取的,依法治市的思路更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方面准备不足,产生了一些问题,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也可以说是得失互见。

  ——市场人士认为,国家在转基因问题上之所以曾采取较强硬的立场,目的是为了抬高大豆价格,以便鼓励农民从种植粮食等过剩农产品转到种植大豆,配合实施“振兴大豆产业计划”,提高大豆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并最终达到降低对海外大豆的依赖性。从实际效果看,仅对保护豆农利益而言,基本上实现了目标。

  2002年1月7日国家农业部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细则,连豆期货市场因此提前步入牛市,抬高了其熊市底部价位,随之,产区及销区现货价在春节后也开始抬升。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已认识到国家有关部门调控大豆进口量的决心,特别是安全证书的270天申请期,更是给市场的多头带来了抬升期价的强烈信心。但也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尽管政策因素在抬升大豆市场价格的作用上无可置疑,但今年国内大豆牛市的产生,在本质上还是与国际农产品价格暴升的影响密切相关,即使转基因政策不出台,国内大豆价也会涨升到同样的水平。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制订转基因相关政策措施的部门对大豆市场状况及规律的了解、研究不足,相应条款及实施细则的制定不够科学与严谨,实施原则、操作程序及管理目标未能细化,因此对市场带来了冲击和动荡。特别是一些主力投资机构,利用股市的经验炒“政策波”,结果使其深陷市场压力之中而不能自拔,5月巨量交割便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而2001年下半年国内大量进口大豆造成现货积压现象,也是进口商预期国家将颁布转基因条例的结果。因为国内大豆需求缺口是现实的,限制进口只能是适量的,目前严格限制或杜绝进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限制或何时限制其实是一个很市场化的课题,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业内认为,应在国际市场大豆低价区间(季节供应旺季)准予进口。而今年,我国在这方面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某位资深投资顾问粗略估算,我国今年花了与去年同样多的美元,而买回来的大豆却比去年至少少1/4,尽管今年有涨价的因素,但进口时机不好是显而易见的。10亿美元的贸易额不是小数目,如果相信市场投资者的智慧,我们的进口商完全可以节省更多的美元,我国的消费者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市场人士认为,保护豆农利益是应该的,但加入WTO后,有一个世界资源互为利用的问题。况且,如果从我国要建立加工中心、出口豆类产品,以及发展养殖业、增加肉蛋升值产品出口效益的角度出发,有关“大豆进口问题的综合效益评价”应该引起重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场各方有几乎一致的呼声,就是相关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应更具长期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透明度。

  大连万达期货公司总经理杨清的观点便很具代表性,他认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如美国),一个法案的制定实施过程是严肃、科学的,不仅要经过相关各方的讨论论证,同时一旦实施便在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而我们目前的状况是,管理措施只是暂时的,到期后又不知会怎样,这对期货交易各方,包括现货市场的影响都是不利的。这是因为大豆期货市场经过八九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大批农垦企业、油脂厂、饲料厂、大豆贸易商在连豆期市场中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政策变化对期市的冲击,从长远看,也是对国内大豆整体市场的冲击,如果期市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则必将深远地伤害中国大豆相关行业的市场成熟与发展,暂时保护豆农的,只是局部的利益、短期利益。

  在农业部第222号公告发布之前,部分被调查者较肯定地认为,临时措施将得到顺延,这不仅是因为受中美贸易协定的制约,而且,若不顺延,目前还没有新的措施能够保证所谓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非常正确的。由此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并尊重市场的运行规律。但是,这毕竟还是在继续采取临时性措施,市场期待着具有可操作性的非临时性政策的调整。因为如果这样的话,由政策变化所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便可得以降低,这对大豆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预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黄大豆1号市场信心的进一步建立会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加入WTO的大环境下,在国内豆类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且对消费者生活影响面较广的客观市场状态中,限制进口豆流通将使我们失去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的有利条件。而事实上,进口豆及其产品不流通是不可能的。交易所的有关部门也认为,限制进口豆流通,限制进口豆在期市交易(黄大豆2号难以推出),将会制约期市功能的充分发挥,相关企业将面临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并直接影响到其生产经营活动,这对我国的大豆市场体系完善是不利的。

  总之,在采访中,市场各方对国家相关政策按市场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还是充满信心的,对连豆期市的稳步发展也充满信心。他们只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实施政策过程中,应采取科学论证的态度,并多听一些来自市场的声音,按市场规律办事。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