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欧洲议会通过新法律,有条件地允许转基因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其完全拒绝转基因农产品的立场似乎有所松动。但这一表态并未赢得掌声,美国方面立即发表声明称,欧盟尚未解除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限制。
有媒体发表评论说,这项新法律实际上表明欧洲不会迫于压力而全盘接受美国的转基因产品政策。另一方面,美国方面随后发表的声明其实就是在暗示欧盟,美国已经识破了他们做表面文章的“花招”,条件苛刻的新法律根本不能改变现状,产生什么实际效果。由此看来,2日美欧之间这一来一回的争斗使转基因产品贸易纠纷在增添了几分戏剧色彩的同时,更令最终结局变得扑朔迷离。
欧美转基因农产品贸易争端已达五年之久,双方态度强硬、互不让步。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为何难消?从根本上来说,主要缘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欧洲一直对转基因农产品持怀疑态度,担心这类食品会在健康和环保方面造成损害。从1998年开始,欧盟就对这类产品进行抵制,迄今已有五年。即便是按照欧盟的新法律,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者要想把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也必须提供各个生产环节的详细情况。该法律同时规定,欧盟国家的超市对转基因成份超过0.9%的食品都须注明“这是转基因产品”。
另一方面,美国却是转基因作物生产大国,其发达的农业早已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因而需要从海外市场寻求出路。目前,美国政府致力于推行全球自由贸易,促进美国农业出口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欧洲对美国转基因产品的限制正好与美国试图拓展海外农业市场的努力相左。为此,美国对欧盟的不满日益激化,因而频频向欧盟发起攻势,要求欧盟改变立场。
在转基因问题上,美国方面提出了诸多理由。美国称欧盟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看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此还找出欧洲一些权威机构的说法来加以证明。比如,法国科学院就曾指出,北美地区有3亿多人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但未被发现任何健康方面的不良后果。美国还指责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进口限制等于剥夺了消费者自行选择的权利,并且批评欧盟的做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一些闹饥荒的非洲国家也因此对转基因食品产生怀疑和担忧,因而拒绝美国的食品援助等。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经就欧盟对转基因农产品实行禁运的做法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抗议,要求欧盟改变这一做法。实际上,欧盟2日出台的新法律也是面对压力而做出的表面性让步。但从美国方面的答复来看,这场纷争还没有结束。如果说过去欧美转基因贸易争端的重心是立场问题的话,那么今后双方斗争的焦点将集中于用什么办法来改变现状。双方可能还要就其中的细节进行更多的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