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缘何怕“见光”
食企抵制转基因标识
7月初,北京市农业局进行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监督抽查。此次抽查涉及北京市场上销售的14家企业的共22种豆类产品,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的色拉油。最终的检查结果令人咋舌:这22种产品全部为转基因产品,但没有一个注明转基因标识。另据上海晨报报道,在上海市场上把转基因标志标上产品包装的目前只有1个品牌的1种产品。
与之格格不入的是,一年前,相关的转基因管理办法已经出台。去年3月份,农业部公布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要求列入实施标识管理目录的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番茄五大类十七种农业转基因生物,必须依法予以标识。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大豆、大豆油等产品,必须标注醒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志,未标注或不按规定标注的不得进出口或销售。本周二,绿色和平组织项目主任施鹏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去年中国进口的大豆为130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为转基因大豆。然而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大豆制品,并没有企业打上转基因的标识。
转基因管理办法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大半消费者惧怕“转基因”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对这类产品进行明确标注,保证消费者能够知情选择,是全球通行的做法。我国相应的转基因管理办法也已非常明确,为什么食品企业敢与该管理办法公开叫板?
原因很简单,企业怕产品打上转基因标记后会滞销,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还不明确,一旦产品打上标识,消费者选择的天平自然倾向保证安全的非转基因食品。有调查数据为证,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67·1%的受访者选择非转基因食品,32·9%的受访者表示两者都可以选择,没有一个人愿意在同样条件下单独选择转基因食品。而且对于发展转基因技术,表示不赞成的占了52·1%。在这种情况下,食品企业当然不愿意给产品打上转基因标识。
检测技术缺位监管无力
此外,施鹏翔认为,由于国内主管部门相关检测技术的缺位,导致转基因管理办法出台后有名无实,并不具备真正的约束力。因此,食品企业便有了选择的空间。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国内部分检测中心已经与国外的公司合作,建立转基因的检测中心。目前国内转基因的检查技术应该已经得到完善,因此农业部从今年5月份开始,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大豆制品(全球比例最多的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情况进行抽查。施指出,主管部门抽检工作的启动表明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到位,今后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执法力度。
相关管理办法尚待完善
显然,对于转基因的管理问题,主管部门已见诸于行动。这是否意味着转基因的管理工作自此能在国内一帆风顺?
施鹏翔认为,与欧盟相比,国内转基因管理办法还需完善。施称,农业部公布的五大类十七种产品虽然包含了全球主要的转基因食品,但还有少量的转基因食品,如食品加工的某些副原料,也应在管理范畴之内。
同时,转基因的成分含量应进一步量化。“因为很多因素可导致转基因的产生,某些是厂家没有预料到的,比如把非转基因的产品与转基因产品放在一起,发生了基因污染,非转基因产品因此也含有了少量的转基因成分。所以,转基因必须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从而使执行有数据可依。”施表示,欧盟的转基因成分含量底线为1%,超过该含量即需标识。(本报记者 阮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