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动态» 正文

国际食品科技聚焦大豆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19
  目前全球大豆食品种类约12000种。美国市场上除了传统的豆腐、豆腐干、豆奶、素肉、大豆干酪、大豆蛋白饮料粉、大豆蛋白块、烘烤大豆、大豆蛋白冷食和饮料等琳琅满目。据资料显示:美国人每天人均消费大豆4克,印度尼西亚20克,韩国26克,日本30克,中国台湾38克。大豆食品已成为国际食品潮流。
  对大豆评价日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对大豆食品的营养和保健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大豆蛋白营养评价,新的更精确的氨基酸消化率校正评分(PDCAAS)表明其与动物蛋白同样能够得到1.0的最高分;大豆异黄酮能够抑制癌症、防止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大豆染料木甙能阻止肿瘤周围毛细血管的形成、使其得不到营养而萎缩;大豆皂甙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大豆低聚糖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改善肠道菌群等等。正是这些营养和保健作用的新发现,使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大豆食品的研究、开发和消费热情不断升温。
  近年来,美国大豆食品产值年增长率在40%以上,1999年达13亿美元,其中素肉、豆奶和豆腐三类制品约占80%。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1999年10月允许在含有大豆蛋白的食品包装上标有健康功能的说明,2000年3月美国政府批准在学校和托儿所午餐中允许以大豆食品取代动物食品,取消在1983年曾规定学生午餐副食中大豆蛋白仅可占蛋白摄入量30%的规定。
  在美国政府部门确认大豆为“健康食品”后,目前大豆食品在美国呈现出主食化的趋势,从而为大豆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许多研究表明,大豆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大豆蛋白还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这样的研究结果促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1999年底做出决定,准许食品生产商为那些脂肪含量低、同时至少含有6.25克大豆的产品添加“健康食品”的标志,为大豆食品迅速走向市场大开绿灯。与此同时,美国心脏学会也建议美国人多吃大豆,向群众进行大豆食用的健康教育。
  大豆改良的关键在于技术上的革新
  在美国政府开了绿灯后,一些美国食品公司首先从生产中国的传统食品豆浆开始。为适合美国人的口味,它们将豆浆做成了香草、巧克力和草莓味。随后它们又大力开发各种大豆食品,其中包括用豆粉制作面包、饼干、点心、色拉酱和冰淇淋等产品,大大拓宽了大豆的应用市场。
  欧共体将大豆蛋白确认为无胆固醇、低热量、高蛋白、安全营养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大豆作为改善发展中国家饮食结构的优秀低价食物资源。日本政府制定了21世纪大豆食品新产品的开发计划。
  开发大豆食品需要克服技术上的许多困难。据报道,日本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了没有豆腥味的豆粉,从而扫除了普及大豆食品的一个重要障碍。
  美国大豆联合委员会两年前发布了大豆基因组白皮书,同时启动一项大豆基因组研究计划。美国科学家认为,大豆改良的关键在于技术上的革新。中国全国性的大豆研究计划已进行了18年,主要以提高大豆脂肪及蛋白质含量为目标。研究人员育成388个新品种,其中包括油脂含量达23%、蛋白质含量达47%的优良商用品种。多年来,我国大豆改良研究进展显著,但与国际大豆发展和中国自身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产量提高的关键是品种的遗传基础,改进大豆生产技术必须首先发展遗传改良研究。国家应鼓励发展具有自主育种体系的国有或私营种子公司,逐步将主要大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销售纳入种子公司的渠道,形成新的种子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围绕大豆遗传改良建设起一支育种、资源、遗传、生理乃至农业机械相互配合,交叉渗透的研究队伍。
  大豆食品将更多进入食品工业
  目前,国际上对食品工业的安全性在普遍进行反思,认为一些现代工业化食品生产带来的食品危险正日益危害人类健康,其中,来自动物源食品原料及动物源食品的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极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大豆食品的安全性受到国际食品工业界的重视。
  资料表明,目前美国大豆的年产量居世界首位,达7000余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50%,而我国却已由世界第一退居第四。中国已由传统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大国转变为大豆进口国。鉴于此,中国要恢复大豆出口大国的地位,关键在于抓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国内市场而言,一是要根据大豆的品质,分类种植和收购,以提高大豆质量;二是通过开辟国际市场,引导农民增加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和国内市场的开发。从国际市场来看,近几年来,随着欧盟境内各种食品丑闻不断发生,欧盟、拉美等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严。这正是扩大我国大豆对欧洲、拉美地区出口的好机遇。首先,由于疯牛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是动物肉骨粉。因此随着西欧、拉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现疯牛病,一些国家已禁止使用动物肉骨粉饲料而改用植物粉饲料,这使豆粕及相关产品备受青睐。其次,人们追求自然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当前,一些欧盟商人已开始关注中国农产品。他们认为,由于技术原因,中国的一些产品仍大多属于自然生长和生产,没有受到以上这些现代病情的危害。所以说,这也正是扩大我国大豆在欧盟市场份额的大好时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