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工工艺 » 正文

九成亏损 大豆加工企业呼吁行业自救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26  
  据新华社报道由于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暴跌,国内企业市场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豆加工出现全行业严重亏损,许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有人甚至称这是“系统性崩溃风险”。为此,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齐声呼吁行业自救。
      大豆加工业“泰山压顶”
      据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士透露,从今年5月开始,国内大多数加工企业出现生存困难,大豆加工业经受着一场严峻考验。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研究人士用详尽的数据告诉记者,由于进口及库存大豆不断贬值,全国90%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严重亏损,至少半数以上濒临破产倒闭。他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大豆加工企业光是在大豆高价进口、无力接货而“洗船”方面的损失,可能高达50亿元以上,更不要说加工后的亏损了。
      记者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了解到,从去年11月开始,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从每蒲式耳750美分左右,持续攀升至今年4月初每蒲式耳1064美分的最高点,涨幅为40%左右。然而,从4月初至8月2日收盘,美国(CBOT)大豆价格又暴跌到每蒲式耳597美分(当日8月合约收盘价)。
      业内人士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今年以来我国大豆的进口,绝大部分是以每蒲式耳1000美分左右的高点从美国订购的,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平均达到每吨4000元以上,还没等入库和加工,其价值立即缩水20%以上。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39万吨。压榨行业人士分析,根据目前市场大豆、豆油和豆粕的价格,按进口大豆每吨亏损500元计算,全国大豆压榨企业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的亏损总额至少有40多亿元。加上下半年进口可能形成的亏损,我国大豆加工业可谓“泰山压顶”。
      恶性竞争酿苦酒从表面上看,风险是由于进口大豆价格异常波动造成的。其实,最本质的因素还在于整个大豆产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大豆加工企业普遍缺乏市场风险意识。
      记者在大豆产业调研中了解到,在过去5年,进口一吨大豆最少有150元到300元的加工利润,最高时达到500元。这不仅刺激了大豆的强势进口,大豆加工能力也出现过量增长,带来了大豆加工行业的恶性竞争。有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全国至少有60%多的大豆加工能力闲置,大豆加工项目仍处于热建状态。
      记者了解到,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面对生存危机齐声呼吁行业自救。
      从5月中旬到6月底,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大豆分会应部分加工企业要求,先后四次召开市场形势分析会。16家企业在会上协商提出减少第二季度到货量、减少下半年进口大豆订货量等意见,建议通过国内企业相互调剂等办法,减少大豆进口,缓解国内大豆压榨行业的市场压力。然而,由于国内加工企业在下游产品是降价销售还是稳定价格上出现分歧,此计划流产。
      市场运作能力亟待提高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部认为,我们从这场大豆加工业危机当中所汲取的教训和启示是多方面的。第一,大豆市场开放有钱赚、更有风险。第二,宏观调控部门要通过对大豆进口、加工等市场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和政策调整,引导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第三,要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争夺国际农产品市场定价权,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种植大豆。第四,挽救我国的大豆加工业,最根本的在于提高企业市场运作能力,而不是限制进口和依靠民族产业保护。
      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也应当变被动等待为积极突围,利用大连期货市场对豆粕期货进行部分套保,规避市场风险,在交完昂贵的“学费”之后能够“凤凰涅?”,重获发展。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