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筛选适合桐庐地区耕作制度和生态条件的优质油菜新品种,加速优质油菜推广步伐,我站于2003-2004年度引进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并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系)
中油杂4号、中油杂6号、湘杂油3号、湘杂油4号、201-13、油研10号、蓉油10号、蓉油11号、K124、V128、E3,以浙双72为对照。
1.2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于桐庐县江南镇前村,土质为砂壤土,肥力水平中等,地势平坦,前茬为水稻。试验采用单因素(品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3平方米,重复3次,10月2日播种,11月8日移栽,各品种实收密度均为每公顷12万株。苗期、抽苔期每公顷基施硼肥15公斤,大田全生育期每公顷用折纯氮155公斤、五氧化二磷40公斤、氯化钾35公斤,防虫不防病,其它栽培措施同大田。
2.结果分析
2.1生育期
各品种的生育期均比对照短,其中V128比对照早5天,湘杂油3号和油研10号比对照早4天,中油杂4号和蓉油11号比对照早3天,其余品种比对照早1-2天。
2.2生育性状
株高:参试品种除V128株高为131.3厘米,比对照浙双72(148.9厘米)矮外,其余品种均比对照高,其中湘杂油3号植株最高,平均
166.1厘米;201-13、中油杂6号和油研10号比湘杂油3号略低,161厘米左右。
分枝习性:从最低分枝节位看,单株有效分枝起点高度,油研10号最高,比对照高16.4厘米;中油杂4号、中油杂6号、湘杂油3号、湘杂油4号、201-13和K142比对照高9.9-3.1厘米;蓉油11号单株有效分枝起点高度与对照差不多;蓉油10号、E3和V128比对照低2.4-14.5厘米。一次分枝以中油杂6号最多,平均10个,E3第二(9.97个),油研10号第三(9.3个),湘杂油4号与对照相同,其余比对照少。二次分枝以湘杂油3号最多,比对照多6.3个;其次为中油杂6号,比对照多6.1个。
全株有效荚数:中油杂6号最多,有448.4荚;其次是蓉油11号,有419荚;201-13最少,仅234.4荚。
每荚实粒数:201-13最多,有24.9粒;对照最低,仅12.4粒;其余在18.75-14.5粒之间。
千粒重:E3最重,5.11克;湘杂油4号次之,4.22克;中油杂4号最低,仅3.44克;其余在4.13-3.5克之间。
2.3抗逆性
抗寒性:V128、油研10号抗寒性最差,叶片受冻普遍达到Ⅲ级,K124、E3、201-13受冻程度达到Ⅱ级,其余品种(系)受冻程度为Ⅰ级。
抗菌核病:对照浙双72病情指数15;中油杂6号、中油杂4号、湘杂油3号耐菌核病的能力好于对照,病情指数分别为9、11、12.5;其余8个品种(系)耐病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湘杂油4号、油研10号、蓉油10号、蓉油11号、K124、201-13、V128、E3,病情指数分别为16.5、17、24.5、26.5、28、38.5、39.5、43.5。
抗倒性:各参试品种(系)抗倒性表现较好,未发生倒伏。
2.4产量表现
湘杂油3号、中油杂6号和中油杂4号3个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36.1%、16.2%和12.6%。其中,湘杂油3号极显著高于对照,V128显著低于对照,其余与对照无差异。
3.结论
中油杂4号、中油杂6号和湘杂油3号3个品种,株型较高,茎秆粗壮,每荚实粒数多,花期31天左右,耐菌核病,抗倒,千粒重一般,全生育期216-218天,单产水平显著高于浙双72,可在桐庐县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