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原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十分突出,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制造假冒劣质原料。本人从事工作多年,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过掺杂使假的种种伎俩,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 掺物法:即在原料中掺入价格低、颜色相近、形状相似的物质。有如下几种做法。
1. 掺谷壳、麸类等法:在鱼粉中掺入谷壳、麸类等物,一般镜检就能看出来。
2. 掺碳酸钙等物法:如在鱼粉中加入粗石粉,重量增加;在玉米蛋白粉中掺染过黄色的石粉,灰份会增加,含铅、铬量就会高;在葵粕中掺入石头类物质,重量加大,灰份超标,而会使粗蛋白降低。用盐酸点滴试验可以鉴别出来。
3. 掺水法:在饼粕类、玉米中掺入水,增加重量。温度一高,易霉变。
4. 掺砂法:在鱼粉中掺入大量的河砂或盐砂,测试灰份会超标,所以鱼粉测砂份是十分必要的。
5. 掺血粉、羽毛粉法:市场上鱼粉价格较高,不法分子往鱼粉中掺入血粉、羽毛粉增加粗蛋白含量,但是却往往不能让畜禽吸收。一般镜检,点滴试验均能测试出来。
6. 掺无机氮法:一些原料是以蛋白含量计价的,所以往往容易作弊的。例如,在玉米蛋白粉中掺入硫酸铵、氯化铵等物质,测粗蛋白含量肯定高。也有的在赖氨酸、玉米蛋白粉中掺入尿素,粗蛋白也会高的。(但一般测粗蛋白法不易检测出来掺假)
7. 综合掺物法:将掺砂、掺盐、掺麸类、等伎俩综合掺于某种原料中。(如鱼粉)
二、 染色法:曾进过一批玉米蛋白粉,里面掺有染过色的石粉。牟取高额利润。此掺假可以用硝酸点滴试验鉴别出来(是否有大量的气泡剧烈反应及溶液是否变成黄色)。
三、 蒙混法:供应商利用侥幸心理,将好坏品质的原料搭配在一起,想蒙混过关。如玉米水分高低不均匀,活虫、霉变严重的掺进去。进口鱼粉掺
有国产鱼粉,豆油掺有棉油,饼粕类温度过高,以及在原料过磅的时候还想做手脚来牟取不法利润。
识别以上伎俩可采用物理、化学检验方法。
1. 感观识别法;此法是通过视觉、味觉、触觉来识别的一种方法。
1)视觉识别法:凭眼睛观察来鉴别,如将掺了碳酸钙的鱼粉、葵粕等用样品筛进行筛分,镜检、点滴就会发现内有掺杂物。
2)味觉识别法:利用某些物质具有酸、甜、苦、涩、咸等特定味道加以识别。如赖氨酸是否掺有麦乳精,赖氨酸具有特殊涩、酸味,而麦乳精具有甘甜味、乳香味。
3)触觉识别法:如豆类、玉米等物质水分高低,用指甲卡就可以感觉出来。当然条件好的可以有一台快速水分测定仪,即快又准确。
简易物理、化学检测识别法:
1、 溶解度识别法:如识别赖氨酸与玉米淀粉,赖氨酸极易溶于水,溶液透明,而玉米淀粉溶于水后,溶液呈浆糊状。
2、 燃烧识别法;识别赖氨酸是否掺有无机物可用此法,赖氨酸燃烧时发出蛋白焦味,而玉米淀粉不具有此味。
3、 镜检观察法:(要有一定的镜检学识)对鱼粉中掺假物能鉴别出来。如掺有动物骨片、血粉、水解羽毛粉、米糠、麸类等。能掌握它的细胞学形态结构。
4、 点滴试验法;利用化学反应来对掺假物进行鉴别。
1)如将掺了石粉的玉米蛋白粉进行灼烧,会发现它的残渣颜色为灰色(正常应为黑色粉状),用硝酸银溶液(0.1 mol/l)进行点滴表现为剧烈反应,如加水定容到100毫升容量瓶中颜色为黄色,表明有黄色染料成分。将掺了石粉的葵粕过筛,次粉(不用筛)、磷酸氢钙用盐酸进行点滴,会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均表明有大量的碳酸盐存在。
2)检测玉米蛋白粉是否掺有无机氮,如铵盐。取样品少许,溶于50
毫升蒸馏水中,滴加硝酸银(0.1mol/l)数滴,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氯离子存在,可能掺有氯化铵。如滴加氯化钡(1%)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样品中有硫酸根存在,可能掺有硫酸铵。均能使粗蛋白含量增加。
3)检测玉米蛋白粉、鱼粉中是否掺有尿素除了用点滴方法外,还可以用测真蛋白质的方法来鉴别.
以上是原料中易遇到的掺假以及识别定性方法,如仍不能准确识别或需作定量分析,则还应借助仪器设备作物理、化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