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看,在货币供应量方面,至10月末广义贷币M2增幅仅为13.5%,这已大大低于年初确定的17%的调控目标,为了确保国内经济运行能够实现"软着陆",预计明年贷币政策将会由偏紧转向中性;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再次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高度上来,强调了"三补一减"的扶农措施,政府的这些农业政策,将提升占有我国人囗主体地位的农民的消费购买力。2004年,政府的"三农"政策已产生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城市居民的增长率,达19%;从就业上看,至三季末,全国城镇单位有从业人员同比增加37.2万人,这是自1996年以来第二个从业人员同比增加的季度。同时,从业人员的报酬也出现提高,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4.5%;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至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6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了13.9%,1-11月累计增幅13.2%,全年增幅平稳。在宏观经济运行及消费市场均处于良好态势下,预计2005年国内大豆及其制成品的消费市场将会延续近几年来的稳步增长态势。
从饲料市场上看,作为饲料消费主要来源的家禽养殖业,今年由于"禽流感"因素、养殖周期及养殖户对市场的谨慎心理,国内家禽存栏量始终未能增加,有些省份还出现了下降的现象,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蛋鸡养殖第一大省河北省1-3季度家禽存栏同比下降2.3%,蛋鸡养殖大省江苏、广东省3季度末家禽存栏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1%。相对于禽类消费市场,家禽存栏量的不足导致了今年以来禽类价格的逐步攀升。由图中可以看出,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市场的活鸡和鸡蛋的价格在今年二月底和三月初触底以来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活鸡价格涨势尤为明显。分析明年禽类市场,由于现阶段豆粕、玉米等饲用原料价格的大幅回落,家禽业的养殖成本下降,同时,禽类市场价格的高企,将会激励养殖户增栏的积极性。在畜产品市场,2004年畜肉消费和出口均呈现良好态势,前三季度畜产品出口额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其中,生猪产品出口6.8亿美元,同比增长46.4%。预计全年畜牧业产值将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畜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家禽业的稳步回升推动了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预计,全年工业饲料总产量将突破9千万吨大关,同比增长3%左右,可以预期,在2005年这一增长态势仍将得以持续。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2005年的畜禽养殖业依然将会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周边一些国家禽流感疫情不断发生,是否会对我国产生影响,仍需多加关注;另外,欧盟至今尚未解除对我国禽类产品的出口禁令,日韩两国也没有恢复我国我国冻鸡等禽肉生品的进口,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2004年我国禽类产品的出口,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家禽产品出口4.3亿美元,同比下降27.1%;同时,我国明年将向美国及南美等国开放畜禽肉类产品的进口等。2005年国内畜禽养殖业将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寻求生存之道。
在新豆的收购市场,由于今年新豆上市时的市场价格显著低于上年同期的市场价格,加上往年农民出售新豆有"越等越贵"的经验,这导致了东北地区的豆农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惜售心理,而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支持大豆产业而实施的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大豆种植户享受补贴10元/亩)以及良种补贴(高油大豆良种补贴10元/亩)等措施使得今年的豆农免去了往年的交税、还贷等负担,"存豆就是存钱"的观念使得东北豆农的心理价位普遍较高。
就压榨企业来说,由于2004年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国内压榨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支付能力降低的窘境。面对新豆的上市,企业的采购心理比往年任何时候都更为谨慎,加上企业对后市普遍持看淡的心理,在面对农民惜售的情况下,企业采购进度滞缓。2004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呈箱体波动态势,即是在豆农惜售与企业谨慎采购的搏奕中达到的暂时平衡的表现。国内大豆市场在2004年的第四季度,在豆农惜售和企业谨慎采购的博奕中达到了阶段性的平衡。但是,随着明年春播生产的到来以及豆农存豆成本的增加,农民手中的大豆终将会流向市场,市场的压力将会随之增大。
在大豆进口方面,由于现阶段我国大豆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未来我国大豆的消费量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但是,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长时期内我国大豆消费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国外的进口大豆,近几年来我国进口大豆的状况也反映了这一现象(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势明显,尤其是近三年来,大豆和豆油的进口双双增势迅猛。由于2003年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幅巨大,导致2004年的期初库存量增加,这是2004年国内进口大豆较上年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从趋势上看,2005年我国大豆的进口量仍将会保持近几年来的增势,但考虑到这两年国内大豆的期未库存较为充欲,预计2005年我国大豆的进口将会呈小幅增加的态势,约在2100万吨左右的水平。
从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看,由于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季节大致相同,其用途也均具有榨油和饲料功能,所以,大豆和玉米为典型的竞争作物。通常情况下,农民会比较两者的种植效益来权衡来年两者种植面积的分配。一般来说,大豆和玉米间价格的比值越大,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就越大,种豆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否则就倾向于种植玉米。从经济学上来说,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其效益应是等同的,即:种大豆的效益=种玉米的效益,当这一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农民的种植意向也就发生改变。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出:种大豆的效益=大豆价格*大豆单产,种玉米的效益=玉米价格*玉米单产,进而得出这样的公式:大豆价格/玉米价格=玉米单产/大豆单产。把这样的比值与近十年来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作个比较(见图),可以看出,近十年来,玉米与大豆单产的比值有逐步增长的趋势,这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稳步增长的原因之一,分阶段看,1997年和2000年,这两年比价值的增加均促进了当年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玉米种植面积的回落,而后两年又因大豆的丰产而使得比价出现回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回落的现象。近两年来,比价的增涨促进了大豆种植面积的增涨,但是,2005年这一态势很难能够维持下去,预计,2005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将会与2004年大致相同或略有减少,而玉米的种植面积将会有所回升,而比价也将会适当回调。
综上所述,2005年中国大豆的消费量依然会维持近几年来的稳步增长态势,大豆的进口量小幅增加,而国产大豆的播种面积则变化不大或略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