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控制 » 正文

“抗生素奶”引起强烈关注 各方呼吁应具名曝光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1-05  
       国家质检总局前天发布消息称,一项对中国北方市场的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在近800份乳品采样中,抗生素残留超标居不合格项目第一位,其次是汞和铅超标。细心的市民发现,在昨天的相关报道中,没有涉及“问题乳品”的具体名称。南京市民不禁质疑,有关方面为何不公布“问题乳品”名称,而让百姓继续身受其“害”呢?

    据有关资料显示,因为抗生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美国FDA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对食品的抗生素含量做了规定,不允许生产及出售抗生素含量超标大于5ppb的乳制品,此后发达国家纷纷立法控制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南京市场上乳品质量又如何呢?

    光明乳业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光明的乳品不会出现抗生素超标的问题,早在两年前,光明乳业就推出了“无抗奶”。据这名负责人介绍,所谓“无抗奶”,就是用不含抗生素的原料奶生产出的牛奶。乳牛在季节变换时非常容易患乳腺炎,饲养员一般采用直接注射到牛乳房部分进行治疗。凡经抗生素治疗过的乳牛,其牛乳在一定时期内仍残存着抗生素。对抗生素有过敏体制的人服用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在人体内富积残留的抗生素也会使人对抗生素类药品产生抗药性。

    而对于此次在北方市场的检查中有没有涉及光明的产品,该负责人表示尚不太清楚,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光明乳业主要做上海和江苏市场,没有涉足到北方市场。

    南京卫岗奶业集团一位姓宋的副总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广大市民喝上安全奶,“卫岗”奶坚决对“抗奶”说不。“卫岗”每天都会对生产的乳制品用抗生素检测仪进行检测。宋副总表示,卫岗乳制品的主要市场是南京及江苏地区,因为奶源等一些因素制约,没有向北方市场扩展。因此,此次检测的乳制品中应该没有卫岗的产品。

    据了解,1985年9月,国家发布《消毒牛乳》标准中的规定,“用抗生素或其他对牛乳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的母牛所产的牛乳和停药后3日内的牛乳不得收购”;1986年9月,国家发布了《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规定“收购的生鲜牛乳系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挤出的常乳。”没有抗生素指标的明确规定。2001年9月,农业部发布了《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于同年10月在全国实施。此标准从安全、卫生的角度对原料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鲜牛奶的卫生指标要求,除汞、六六六、滴滴涕外,又增加了砷、铅、铬、硝酸盐、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11项指标,明确指出“抗生素不得检出。”

    那么,此次被抽查出来的“问题乳品”到底是哪些品牌的乳制品,成了件让南京市民烦心的事。

    “这些问题乳制品真是害死人了”,家住玄武区的孙女士昨天致电本报,称自己从网络上获悉查出“抗奶”的消息后,心里就一直犯嘀咕,有关部门及时查处问题乳制品对广大市民来说应该是好事,但既然查处了,为何不公布这些问题乳制品的名称呢?不具名公布这种查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家住解放路的市民吴先生也表示,既然有关部门查处了这些问题乳制品,就应该向老百姓公布“黑名单”,让市民在购买时加以防范。“现在这么一搞,害得老百姓什么都不敢吃。”记者昨在一家超市里采访时,市民李小姐抱怨着离开了乳制品货架。

    江苏省委党校刘小兵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将问题乳制品的名称进行公布,反映出目前一些政府部门监督不到位,是一种虚伪的监督。刘小兵教授认为,受利益驱使,目前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中的违法活动十分猖獗。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用法律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外,监督部门还应该严管严查,决不让违法行为有生存的机会。

    “食品不安全因素正威胁着全国人民。如果不尽快立法确保食品安全,人民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昨天,南京师范大学一名教授发出强烈呼声。该教授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完善食品生产和食品卫生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强制性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有关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对那些问题食品进行曝光。

    本报记者 张易 实习生 刘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