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豆价格自8月初结束暴跌以来,局部振荡时间已超过5个月,市场正面临方向性选择。而目前黑龙江豆农手中仍有50%左右的新豆没有销售,国内油脂企业在美国的订单数量巨大。市场人士认为,正确评估与分析国际大豆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国内油厂采购国际大豆,以及农民选择大豆销售时机都非常重要。
1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对美豆产量和年度结转库存都较上月作了一定下调,而关于巴西及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均没有变化,CBOT交易商认为本次报告基本呈中性。对于未来影响CBOT期价的因素,大通期货投资总监王晨分析认为,美国2004年度的各种数据已基本明确,相对的数据调整对期价的影响逐渐减弱,全世界的大豆丰产决定了基本面的长期利空压力,但短期的利多题材也明显存在。近期投资者关心的焦点集中在南美的干旱和亚洲锈病两个方面。当前,南美大豆主产区的作物生长条件总体仍较理想,而巴西南部大豆将进入2月份的结荚期,其降雨量能否解除干旱成为影响其本年度大豆产量的关键。目前巴西128个地区和阿根廷北部各州均发现大豆亚洲锈病,同样的情况在美国也有超过10个以上的州发生,这无疑将会对未来南美的产量、美国新一年度大豆播种成本和面积产生较大影响。南美干旱和亚洲锈病这两个问题是近期支撑美盘期价的主要因素。
实际上,近几个月来大豆市场多空双方的争执相当激烈。究其原因,多方人士认为,大豆直线下跌1000余点后,即使从技术角度分析,也应有40%左右的反弹,何况还存在农民惜售、前期海运费高企、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等因素影响。与其观点不同的一位资深人士则认为,多方的理由虽符合逻辑,但市场的现实因素必须具体分析、优先考虑。如果用黄豆1号501的图表分析,技术反弹已经实现。至于505以后的合约,由于预期有新的市场因素影响,其走势将会有差别。
一位市场分析师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一是大豆501合约应是中期反弹的分水岭,因为南美新豆收获的季节性压力在503合约有所体现。二是黄豆1号合约由于交割4等豆贴水减少至30元/吨,从而调动了卖方交割的积极性,这也影响了505合约的反弹力度,使其走势更弱。而从整个豆市盘面(包括CBOT)技术方面看,由于国际大豆市场数量激增的结转库存压力,豆价中期反弹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在进行着。
从长期图表和当前的基本面来看,市场人士认为较长期的熊市已经确立,豆价下跌仍有一定的空间。从CBOT的30年长期图表来看,豆市每5—8年都进行一个市场循环,牛市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而这次牛市从2002年1月开始到2004年3月已经运行了27个月。从世界市场供求状况看,2001/2002年度到2003/2004年度大豆产需差额基本在500万吨以内,但预计2004/2005年度世界大豆结转库存量将至少增加2000万吨,这个数字占近年世界大豆市场出口量的1/3左右,远大于中国的年度进口量。因此,“未来的供应压力是相当空前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尽管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某个阶段决定事物性质、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一个或极少几个。只要南美天气不出现较大的问题,全球创记录的大豆产量(有可能高达2.3亿吨之巨)是必须用价格来消化的。
美国和中国农民的惜售造成了北半球新产大豆的大量积压,如果南美大豆上市,这种惜售将难以延续。同时,由于进口大豆已经占国内压榨量的2/3、总消费量的一半,因此,与其他谷物品种相比,国内豆价波动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更大。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受国际油价和世界商品指数高企、美元大幅贬值等因素影响,在南美豆大量上市期间,国内外豆价创新低的可能性尽管较大,但CBOT期豆破450美分重回底部的可能性却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