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碱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是渗透保护剂和抗球虫药的增强剂(Virtanen和Remus,1996),同时又是一种理想的诱食剂。特别是甜菜碱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在甘氨酸分子的氮原子上连结了3个甲基团,可提供活性甲基参与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陈代谢。在蛋白质代谢中,甜菜碱在转甲基酶催化下将甲基转移给高半胱氨酸,从而合成蛋氨酸,供蛋白质合成之用,此功能使其在生产中可取代饲料中部分蛋氨酸。
在肉鸡方面,以甜菜碱取代饲料中部分蛋氨酸所作试验较多。由于试验设计不一致,其结果不尽相同。Remus的试验表明在低蛋氨酸饲粮中添加0.10%甜菜碱与添加0.15%蛋氨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呙于明等(1997)按1:2用甜菜碱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蛋氨酸添加量的1/2和2/3,取得了较好效果。Zimmermann报道,0.05mg/kg甜菜碱替代0.1mg/kg蛋氨酸对肉仔鸡增重、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甜菜碱替代蛋氨酸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甜菜碱饲喂肉仔鸡的代谢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自通县兴民肉种鸡场购入艾维茵商品代1日龄混合雏1100只,从中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壮的雏鸡480只,随机等分为4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为1个试验单元。4个处理组中含2个试验组、1个正对照组及1个负对照组,分别饲喂4种饲料。试验分组及处理情况详见表1。
表1 试鸡处理
试验组对照组
试验Ⅰ试验ⅡⅠ(正对照组)Ⅱ(负对照组)
重复 6 6 6 6
单元鸡数(只) 20 20 20 20
盐酸甜菜碱(mg/kg)0.085 0.0425 - -
蛋氨酸(mg/kg) - - 0.17 -
注:盐酸甜菜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提供(含量98%以上),1kg盐酸甜菜碱相当于0.76kg甜菜碱。换算成甜菜碱,试验Ⅰ组添加甜菜碱为0.065mg/kg,试验Ⅱ组添加甜菜碱为0.0325mg/kg
1.2 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全期(0~3周)饲喂兴民饲料厂生产的一号料,其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玉米(%)56.357代谢能(MJ/kg)11.80
大豆粕(%)32.00粗蛋白质(%)21.0
棉籽粕(%)8.00蛋氨酸(%)0.47
骨粉(%)0.50蛋氨酸+胱氨酸(%)0.80
磷酸氢钙(%)1.30赖氨酸(%)1.01
石粉(%)1.00色氨酸(%)0.27
蛋氨酸*(%)0.17苏氨酸(%)0.70
食盐(%)0.45钙(%)0.93
多维(%)0.002总磷(%)0.65
微量元素(%)0.020有效磷(%)0.44
喹乙醇(%)0.003
合计100
注:*对照组Ⅱ、试验Ⅰ、试验Ⅱ不添加蛋氨酸,试验Ⅰ、Ⅱ组分别添加0.085mg/kg、0.0425mg/kg盐酸甜菜碱
1.4 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
于第11~14日龄按试验单元记录采食量,记录采食量后24h收集排泄物彻底混匀,按其湿重的10%取样,置于烘箱中,65℃烘干至恒重,回潮24h,称重并记录。粉碎、混匀后,装瓶封存,按国标(GB 6432-86)用特卡托公司产1030型自动定氮仪测其含氮量。
食入氮(g/组)-排泄氮(g/组)
氮表观存留率=————————————————————×100%
食入氮(g/组)
1.5 数据处理 进行多重比较,多重比较采用LSR法。
2 试验结果
氮表观存留率测定结果及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表4。
表3 氮表观存留率测定结果
试验Ⅰ试验Ⅱ对照Ⅰ对照Ⅱ
1 50.4 51.1 50.9 35.8
2 49.3 46.9 54.1 40.3
3 53.8 49.3 55.0 39.1
4 48.1 47.2 52.6 38.7
5 49.7 49.2 51.0 36.1
6 49.1 48.9 58.0 37.0
表4 氮表观存留率比较结果
试验Ⅰ 试验Ⅱ 对照Ⅰ 对照Ⅱ
氮表观存留率50.1BC±2.0 48.8B±1.5 53.6C±2.7 37.8A±1.8
注:同行肩注字母相同者差异不显著,不同者差异显著(P<0.01)
试验结果表明,对照Ⅱ组氮的表观存留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Ⅰ组(P<0.01),说明饲料中既不添加蛋氨酸,也不添加甜菜碱,使氮的表观存留率显著降低。试验Ⅰ组氮表观存留率与对照Ⅰ组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肉用仔鸡日粮中,以0.065mg/kg甜菜碱替代0.17mg/kg蛋氨酸,对氮的表观存留率无显著影响,不降低蛋白质在肉鸡体内的贮留。以甜菜碱理论值而言,甜菜碱提供甲基的效率,为蛋氨酸的3.7倍,0.0325mg/kg甜菜碱提供的甲基,低于0.17mg/kg蛋氨酸提供的甲基,而试验Ⅱ组氮的表观存留率,显著低于对照Ⅰ组,正说明了在本试验营养水平下,所添加甜菜碱提供的甲基,低于替代的蛋氨酸甲基水平,影响了蛋白质在肉鸡体内的贮留,从而影响了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