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减少动物脂肪沉积的调控方法和措施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3-03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动物生产周期日益缩短而上市体重不断增加,动物体内的脂肪沉积也日趋增多,过高的脂肪沉积不仅影响动物产品加工,而且严重影响胴体品质,为了控制动物产品的脂肪含量,国内外研究人员从多个领域对动物脂肪的沉积及调控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能人为控制机体脂肪沉积,提高生产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同时也可满足现代人们的消费和健康需要。本文从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免疫措施、饲养管理、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等各个角度综述了目前对动物脂肪沉积调控的方法和措施。
1 遗传育种
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出低体脂动物,是最根本的途径。目前应用较多的有相关生化指标和基因定位技术来调控动物体脂的沉积。Whitedead等(1984,1990)研究认为,依据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可育成低脂系肉鸡,高VLDL系对日粮能量更加敏感,在中高代谢能水平下,高VLDL系腹脂率显著高于低VLDL系;Leclercp等(1983)认为体脂的遗传存在品系间的差异,这说明通过选育手段调控体脂是完全可行的。对猪的肉质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是当前国际畜禽遗传育种的一个热点,但若能定位和确认影响肉质的基因位点,则可以从遗传上改良肉质性状。现在已经能比较成功地检测出某些QTL,如Andersson等应用野公猪和大白猪建立的参考家系,第一个成功地进行了猪的大效应QTL定位,他们将平均背膘厚和腹脂定位于4号染色体;另外还有7号染色体上的脂肪雄甾胴水平和6号染色体上的肉组成等。但遗传选育所需周期长,耗资大,而且还受到动物本身自然选择的限制,瘦肉系动物品种的选育远远赶不上消费者对瘦肉需要的增长。
2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某一动物的特殊基因从动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然后把它再转移到另一种动物的细胞里,并使该动物获得前者的遗传特性,从而改造动物品种,获取人类所需的特殊物质。1985年,科学家第一次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获得成功,转基因猪与同窝非转基因猪比较,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胴体脂肪率也明显下降。此后,许多实验室以不同的启动子携带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猪的基因组中,产生转基因猪。产生的转基因猪明显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增重率,减少了脂肪。最近,美国农业部的研究者采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1GF-I)基因培育出体脂减少的猪,并且将IGF—I转基因猪与导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基因工程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GF-I转基因猪的脂肪减少10%,瘦肉增加6%—8%,并且不出现导入GH基因猪的问题(GH转基因猪有胃溃疡、嗜睡、怕热、生育力下降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尽管转基因猪的生长性状已表现出明显的遗传改良,但用于实际生产还有一定距离,而且转基因猪常伴随的疾病有胃溃疡,严重滑膜炎,心包炎,肾炎和肺炎,成年母猪不发情,公猪无性欲等。
3 免疫措施
脂肪细胞膜(APM)免疫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方法涉及的都是动物天然产品,因而安全性高,生产出来的肉类容易为消费者接受,不会产生应用药物和激素类制剂的残留和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新技术。该技术以从动物脂肪组织中提取的脂肪细胞或脂肪细胞膜作为抗原,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来破坏脂肪细胞,减少脂肪细胞数量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其正常的代谢功能,使之失去合成和贮存脂肪的能力,从而达到调控动物体脂沉积的目的。APM被动免疫可显著减少绵羊大网膜、肾周与盆骨的脂肪沉积,可使绵羊腰部脂肪厚度从7.092mm减少到4.03mm,使胴体可分离脂肪从274.9g/kg降低到260.2g/kg,并使屠宰率显著提高(Mo1ine等,1989;NassarA等,1991)。Kestin等(1993)用脂肪细胞膜抗体皮下免疫猪后,注射部位的脂肪沉积减少,并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腹膜注射抗血清后,能分别减少背膘厚和前肢分割肉的脂肪含量30%和25%,但对体重和胴体重无影响。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现在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试验数据还很不全面,有关的作用机理、最佳免疫时间、最佳免疫效果的维持时间、免疫对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管理方法
合理的生产管理方法可减少动物体脂水平。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适时限饲和间歇光照制度。脂肪沉积量增加是由脂肪细胞数的增加和脂肪细胞容积扩大造成的,动物在生长初期脂肪细胞数增长剧烈,而脂肪细胞的容积在前期不增加,后期才增加,因此,可考虑通过抑制初期相关营养的供给,控制脂肪细胞数增加。叶耀辉等(1999)研究限饲对3月龄仔猪脂肪沉积的影响,随着采食量的下降,日增重降低不明显,饲料转化率显著改善,皮下脂肪明显变薄。Arafa等(1983)认为,育肥期进行10d的能量限制,是减少腹脂的实用方法。Plavnik(1988)试验表明,限饲鸡胴体脂肪28日龄比对照组少17%,56日龄时少30%。但Summer等(1990)对7—14日龄鸡进行限饲,发现在减少腹脂方面与自由采食鸡无差异。耿照玉(1996)研究结果也表明早期日粮质和量的限饲,不能有效降低腹脂率。所以,对限饲措施今后仍需深入研究。
为了获得最大的采食量和增重速度,目前肉仔鸡的饲养普遍采用连续长光照制度。然而,许多研究表明间歇光照可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获得较好的饲料报酬。贾汝敏等(1999)研究报道,间歇光照能显著降低肉鸡4周龄前的体增重,4周龄后出现补偿生长,间歇光照虽然降低了全期采食量,但却改进了饲料报酬,间歇光照显著降低了腹脂率。刘安芳等(2001)对肉鸭的研究结果表明,渐增光照制与间歇光照制的腹脂率和皮脂率极显著地低于连续光照制。栾冬梅等(1995)研究认为,连续光照组肉仔鸡腹脂重显著高于逐段光照及间歇光照,其原因可能是早期短光照起到早期限饲作用。但对控制光照及其他生产条件的效果及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5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对动物的脂肪代谢影响较大。Herpin等(1987)报道,与常温(23℃)相比,低温条件(12℃)下,仔猪白脂肪组织和心脏脂蛋白脂酶活性显著升高,且白脂肪组织脂生成增加程度高于心脏,冷暴露仔猪心脏组织、肾脏脂肪、肩间肌肉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30%、40%和75%。Close等(1984)研究营养水平和环境温度对断奶仔猪能量代谢的影响,发现仔猪脂肪沉积比蛋白质沉积受环境影响更大。徐彪等(1994)用2月龄仔猪研究温度和日粮对猪脂肪代谢的影响,发现高温组(25℃)血清LDL显著高于低温组(15℃),低温组游离脂肪酸(FAA)显著低于高温组,可见,低温可增加体脂的动员,减少脂贮。舍温对肉鸡脂肪沉积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由于舍温与鸡的采食量有关,当舍温增高时,鸡采食量降低,从而使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体脂相对沉积量降低。但也有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导致鸡体腹脂和体脂的比例增加(Kubena,1972)。Akiba等(1983)研究表明,高温(34℃)能引起肝脏苹果酸酶活性增加,而加速脂肪合成。报道结果的不尽一致,说明了温度对动物体脂沉积影响的复杂性,今后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6 日粮营养措施
6.1 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日粮能量蛋白比
体脂肪的蓄积与体重的增加是正相关的,因此要研究既能确保体重适度增加,又能控制脂肪蓄积的能量供给方式。Arafa等(1983)报道,肉鸡的能量摄入量在上市前10d中减少19%,体重仅下降7%,净肉率没有变化,而腹腔脂肪约下降50%,饲料转化率也有提高。提高饲料中粗蛋白水平,能控制体脂的增加,且不同蛋白质来源也影响体脂的蓄积。供给糖原性氨基酸会促进鸡体内糖的合成,增加NADPH的消耗量,使脂肪酸合成所需的NADPH不足,从而抑制脂肪酸合成,减少脂肪的蓄积。另外,Bodford等(1985)试验显示增加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比例也会使体脂肪蓄积减少。Ariba(1987)研究了不同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对鸡体脂蓄积的影响,结果小麦和大麦组对腹脂蓄积无显著影响,高梁和玉米组易发生脂肪肝。饲料能量水平不变情况下添加脂肪,体脂肪不会过度增加。
能蛋比(E/P)上升则体脂肪蓄积增加,反之减少。在日粮中能蛋比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日粮能量和蛋白含量,有助于降低腹脂率。据王彦文(1995)研究结果表明,腹脂率随日粮能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中低能量和蛋白水平的日粮在不显著降低生长率的前提下,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腹脂率而提高屠体品质。Kissim等(1996)研究表明,增加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降低了肉鸡胴体蛋白含量,提高了肉鸡腹脂率和胴体脂肪含量。从动物的生长需要和降低脂肪沉积的角度考虑,应合理调节前期和后期能量蛋白比。
6.2 饲料添加剂
饲粮维生素对动物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维生素E、生物素、维生素B6、烟酸的适量添加可降低肉鸡体内的脂肪沉积。饲粮矿物质铬、氟、铜、锰、锌、钼、硼等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动物体脂的沉积。日粮中添加富含不饱和脂肪(PUFA)的红花油、亚麻油和共轭亚油酸可显著降低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在日粮单独添加或混合补充一些氨基酸如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能减少体脂的沉积。生长激素(GH)、外源性环核苷酸 (CNT)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对脂肪细胞的代谢起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脂肪酸和三酯酰甘油的合成。L—肉碱、甜菜碱、胆碱等的添加能增强细胞线粒体中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从而产生降低或重分配体脂的作用。日粮添加大豆异黄酮,可以提高动物胴体瘦肉率和减少胴体脂肪。电解质氯化钠、氯化钾等的添加可通过调节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含量来抑制脂肪沉积。
此外,一些添加剂如益生素、大蒜素、寡果糖、壳多糖、牛磺酸、三氯生等的添加也可减少动物体脂的沉积。
参考文献
1. 杨在清,熊远著,郑用链. 猪脂肪沉积相关的生化特征研究.畜牧兽医学报,2001,32(5):390-396
2. Kestin S, Kennedy R, Tonner E, et al. Decreased fat content and increased lean in pig treated with antibody to adipocyte plasma membranes. J.Anim.Sci,1993,71:1486-1494
3. Marklund L, Nystrom P-E,Stern S. et al. Confirm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fatness and growth on pig chromosome 4. Heredity,1999,82,134-141
4. Walling G A, Archibald A L, Cattermole J A, et al. Mappj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on Porcine chromosome 4. Anim. Genet.,1998,29:415-424
5. 曹果清,周忠孝,朱向芳.转基因猪的研究进展.畜牧与兽医,2002,34(5):40-42
6. NassarA H, Hu C Y.Growth and carcass characteeristics of lambs passively immunized with antibodies developed against ovine adipocyte plasma membranes. J.Anim. Sci,1991,69:578-584
7. 刘安芳,赵智华.光照在肉鸭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辽宁畜牧兽医,2001,4:5-8
8. 叶耀辉,许培文.限饲对猪皮下各脂肪沉积及胴体组成的影响.福建农业科学,1998,13(4):42-45
9. 耿照玉.肉仔鸡早期限饲对其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中国家禽,1996,3:28-29
10. 贾汝敏,韩玉柱.间歇光照对肉鸡腹水征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中国家禽,1999,12(7):12-13
11. 栾冬梅.光照制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10:14-16
12. 王彦文,宋志琪.日粮能蛋水平对肉用仔鸡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饲料研究,1995,7:4-5
13. 杨正德,陶玉顺,罗爱平,等.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促进肉仔鸡生长和抑制腹腔脂肪的效果.饲料研究,1996,9:2-3
14. 齐广海,霍启光.家禽产品品质调控的研究(下).国外畜牧科技,1997,24(2)41-44
15. Plavnik I, Hurwitz S. Early feed restriction in chicks: effect of age, duration, and sex. Poult. Sci. 1988,67(3):384-390
16. Herpin P, Bertin R, Le-Dividich J. Some regulatory aspects of thermogenesis in cold-exposed piglets. Comp. Biochem. Physiol. A. Comp. Physiol. 1987,87(4):1073-1081
17. Close W H, Stanier M W. Effect of plane nutrition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waned piglets. 2.Energy metabolism. Anim.Prod. 1984,38(2):221-231
18. Akiba Y, Takahashi K, Mastumoto T. Hepatic lipid deposition and plasma transaminase activity influenc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in growing chicks. Jap. Poult. Sci. 1983,20(5):277-283
19. Akiba Y, Miura H, Horiguchi M, et al. Excessive deposition of abdominal fat and fatty liver in broiler chicks. Nihon.Chickusan. Gakkai. Ho. Jap. J. Zootech. Sci. 1986,57(9):732-736
20. Arafa A S, Boone M A, Janky D M, et al. Energy restriction as a means of reducing fat pads in broilers chickens. Poult. Sci. 1983,62(2):314-320
21. Kubena L F, Lott B D, Deaton J W. et al. Body composition of chicks as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selected dietary factors. Poult. Sci. 1972,51(1):69-7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