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工工艺 » 正文

分析油脂工贸企业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05  

关于国内油脂市场行情,商家最关心的是后期的市场走势和机遇。笔者作为业内的经营者,针对目前的国内油脂市场特点谈几点看法。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油脂市场需求庞大,存在着主要品种之间比价不合理的现象,个别品种还同时存在着进口价格倒挂和国内地区差价反常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市场机会。

我国油脂市场拥有庞大的需求空间

关于国内的油脂市场需求问题(即人均年植物油的消费数量),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预测数字。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有些数字的实际参考意义不大。但是,我们可以以比较准确的海关统计数字作为参照,对比发现我国主要油脂品种的消费数量。

第一,我国的豆油市场消费容量是巨大的。以2004年的实际进口情况作参照,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2004年我国进口大豆2030万吨,进口毛豆油252万吨,以国产大豆500万吨投入压榨计算,可生产豆油687万吨,如果将年初结转库存和年末结余库存看作对等的话,基本上可以认定当年国内豆油的消费数量在687万吨左右,全国月均消费数量在57万吨左右。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即使在淡季,国内豆油的需求数量也会维持在月均55万吨左右的较高水平。

第二,从去年的实际进口数量来看,我国棕榈油的需求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我国进口棕榈油386万吨(各种棕榈油之合),同比增长16%。虽然在年末出现了棕榈油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市场作支撑,也是难以实现这一较大的进口规模的。

第三,近几年豆油的需求数量增加,除了和工业用油增加直接相关以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高品质色拉油需求数量的增加。因为在我国,高档色拉油的主要品种是大豆色拉油,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

今年以来我国豆油进口数量同比下降

根据海关统计数字,2005年1~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豆油32万吨,同比下降41%。月均16万吨的进口数量,联系国内中小企业开工不足的实际,我们会发现国内1~3月份现货市场的豆油供应,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消耗去年年底的结转库存,也就是说,在减轻未来市场的实际供应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春节过后,进口毛豆油的签约成本一直上扬,国内毛豆油的进口签约数量也同步出现下降。从最新的进口毛豆油报价情况来看,5月份进口毛豆油的成本在550美元/吨左右,综合成本(不含配额)在5700元/吨左右,而国内的市场价格也不过如此,进口明显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了价格倒挂,签约下降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反应。截至2005年3月份,原来一直在毛豆油进口方面很活跃的贸易商,今年基本没有大的动静。

据笔者统计,目前我国各港口的豆油库存在25万吨左右,如果后期每个月毛豆油的进口量维持在15万吨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国内豆油的供应就会出现问题,存货压力将会出现实质性的减轻。道理很简单,如果国内每月的豆油进口量维持在15万吨,则需要每月压榨235万吨大豆来满足国内豆油的市场需求。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实现这一规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统计的压榨能力是每年7000万吨,这里面实际可开工的厂子并不多,更何况今年一些大企业遇到了严重的问题。)

近期国内豆油价格呈现南高北低格局

回忆一下最近几年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东北四省区的豆油价格比内地省份偏高,好多关内的豆油被销到了关外。但是,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出现了一些反常的变化。最近一段时间,关内的豆油价格总比关外高。黑龙江当地油厂二级豆油的最低报价为5300元/吨,比沿海的进口毛豆油价格还低400元/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市场行情,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豆粕价格的狂涨,东北油厂的压榨利润丰厚(东北地区油厂豆粕出厂价格最高时涨到了2700元/吨,和油厂收购的大豆价格相当),在积极兑现赢利的操作思路下,油厂不惜压低豆油的报价。当然,在出现了去年惨痛的教训之后,油厂落袋为安的思想也不算是下策。

豆油在我国油脂市场消费中所占比例较高

我国油脂消费市场庞大,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来弥补国内的市场缺口。而在所有的进口和消费品种中,豆油是一个大项,棕榈油次之。特别是在气温回升以后,市场上销售的各种油脂都通过掺兑直接或间接地和豆油发生联系,不同油脂品种之间的比价,特别是和豆油品种之间的比价也因此成为一些商家最值得注意的问题。目前国内豆油的价格在5700元/吨左右,后期进口毛豆油的成本也基本上在这一水平,而棉籽油的价格只有5000元/吨左右,相差700元/吨。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认为这应该属于差价偏高的年份,是值得关注的品种。退一步说,假设5月份豆油的价格能够稳定在5500元/吨以上,棉籽油就没有什么经营风险。

关于棕榈油的问题,目前华北地区的价位是4750元/吨左右,和棉籽油相差250元/吨,和港口毛豆油相差1000元/吨左右。这一价位与前者相比差价偏小,与后者相比差价偏高(不是很高)。此外,棕榈油的进口主要来自马来西亚,运距短,运输速度较快,价格变动和外盘联系紧密,决定了它已经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敏感品种。

总之,虽然目前国内油脂市场需求疲软,国内油脂供应显得比较充足,油脂市场总体上仍然处于弱势。但是,由于我国油脂市场对外依赖性较强,又存在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开始酝酿产生一些经营机会。只要我们注意国际市场的变化,联系国内不正常的品种比价,就会获得商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