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物营养 » 正文

瘤胃真菌对饲料降解的研究进展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9-22  

  对瘤胃微生物作用的研究一直是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反刍动物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主要集中在瘤胃细菌及纤毛虫的数量、分布及其生命活动等方面上,而对瘤胃真菌研究较少。自1975年Orpin首次报道瘤胃真菌对植物细胞壁有降解作用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瘤胃真菌的研究。本文就瘤胃真菌在饲料降解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1 瘤胃真菌   
  在Orpin首次发现绵羊瘤胃厌氧真菌之前,瘤胃微生物被认为仅由细菌和纤毛虫构成。目前,在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等10多种草食动物的消化道中,已广泛发现瘤胃真菌的存在,共计5个属、10多种。其5个属分别为Neocallimastix,Piromyces,Caecomyces, Orpinomyces和Aaeromyces。所有已分离出的瘤胃真菌都具有溶解纤维的特性,并且都具有降解植物细胞壁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司振书,2004)。

  2 瘤胃真菌的作用

  2.1 瘤胃真菌对粗纤维的降解

  2.1.1 物理性降解     
  许多研究表明,瘤胃真菌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能部分地降解或削弱更多的抗性组织,穿透牧草角质层屏障,因而可以降解无法被细胞和纤毛虫降解的木质素纤维物质(于长青,2004)。研究还发现,瘤胃真菌首先分离木质化的纤维组织,从而为细菌利用与木质素结合的纤维物质创造条件。Samanta等(2000)通过对瘤胃中不同的微生物区系对小麦秸的降解作用的研究,发现含真菌的实验组乙酸的摩尔比例较高,没有丙酸的生成,同样说明了真菌具有较强的降解纤维作用。通过混合细菌和混合真菌在体外减弱结构性屏障能力的研究,结果发现真菌培养比细菌培养显著地减弱了茎杆的结构性屏障。有些研究者指出,尽管咀嚼和反刍对饲料颗粒破损起了主要作用,但是真菌的穿透生长也降低了植物纤维组织的内部张力,使其变得疏松而易于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因而,虽然细菌是瘤胃内主要分解纤维的微生物,但真菌却是首先深入以植物纤维组织中的微生物,为细菌进行发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1.2 化学性降解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瘤胃真菌可分泌多种降解纤维素的酶,其中主要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半乳糖醛酸酶等13种,而在这些酶中,研究最多的为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Mountfort等(1989)以N.frontalis为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木聚糖酶。结果表明,木聚糖酶主要存在于真菌培养液中,该酶在pH为5.5、温度为55℃条件下,可将木聚糖分解为木二糖和低聚木糖。该酶的活力受到底物和自身浓度的影响,当其浓度为2.5mg/ml时,酶的活力最高。而当以大麦叶为底物时,酶活性要比其他类型的底物高。木聚糖、纤维素、纤维二糖都能诱导木聚糖酶的产生;五碳糖如阿拉伯糖、木糖添加于培养液中能降低木聚糖酶活性。Akin(1987)则指出,高的木聚糖酶活力可能有利于真菌在植物细胞壁上聚集、生长。瘤胃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是多组分的酶,其主要包含3种酶,即外切葡聚糖酶(C1)、内切葡聚糖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C1酶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天然的晶体纤维,Cx酶是水解酶,作用于可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包含二组分,内切β-1,4葡萄糖苷酶,其可以从纤维素内部切开β-1,4糖苷键,外切β-1,4葡萄糖苷酶则从非还原端切下含1至2个葡萄糖残基的还原糖。在瘤胃中,单个真菌对纤维素的降解主要是通过其分泌的水解酶,由植物组织表面的损伤部位而广泛地深入到植物组织的细胞间隙和细胞壁内,并分解利用其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美国学者E.resse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了真菌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其在研究中发现,真菌对纤维素水解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在C1酶的作用下破坏纤维素结构;第二阶段,在Cx酶的作用下把β-糖苷比较短的聚酐链水解成可溶性产物(Bauchop,1979)。

  2.2 瘤胃真菌对淀粉的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调查了瘤胃真菌降解淀粉的酶及其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毛胜勇,2002)。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瘤胃真菌能产生α-淀粉酶及淀粉葡萄糖苷酶。Joblin(2002)发现,许多瘤胃真菌可利用淀粉和麦芽糖作为底物,这表明瘤胃真菌能分泌产生降解淀粉的酶。有研究结果发现Orpinomyces joyhonil,N.Patriciarum及Piromyces communis皆有降解淀粉的能力(McIntosh,2003)。同时他们还发现,多种真菌共存时降解淀粉的能力比单一真菌时强。然而在有关真菌在降解淀粉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方面,目前还有许多争论。有学者认为,在无低聚葡萄糖苷酶时,从N.fromtalis中提取的粗酶可部分降解淀粉,产生葡萄糖,并由此认为真菌对淀粉的降解,主要是通过其分泌产生的淀粉葡萄糖苷酶起作用。而Mountfort(1987)发现,N.frontalis对淀粉的降解主要是通过分泌的α-淀粉酶起作用,降解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和长链低聚糖,而非葡萄糖。目前,人们已从N.frontalis中提取出这两种酶,并检测出其中α-淀粉酶在体外降解底物的最适pH值为5.3,最适温度为55℃,最有效的底物为淀粉和麦芽糖。

  2.3 瘤胃真菌对蛋白质的作用   
  瘤胃内主要的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和原虫)都能降解蛋白质,并能利用水解产物作为生长的氮源,但由于对瘤胃真菌的研究较晚,有关瘤胃真菌对蛋白质的降解方面的资料还相对较少。Joblin(2002)报道,厌氧真菌Neocallimastix frontalis能合成金属蛋白酶,并在生长后期分泌到胞外,这类微生物的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和青草粉蛋白的比活性与瘤胃细菌相似。McIntosh等(2003)报道,现有7种瘤胃真菌(分属于4个属:Caecomyces、Neocallimastix、Orpinomyces和Piromyces)可分泌产生蛋白酶,这7种瘤胃真菌分泌的蛋白酶皆有氨基酶的活性,其中两种还具有肽链内切酶的活性,但无羧态酶的活性。蛋白质酶抑制剂如EDTA、1,10-邻二氮菲等可抑制这些蛋白酶的活性,抑制程度可在50%~70%。毛胜勇等(2002)的研究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后,瘤胃中的氨态氮浓度显著下降(P﹤0.05),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上升(P﹤0.05)。

 3 瘤胃中真菌与其它微生物的互作   
  高巍等(2003)在瘤胃细菌、原虫和真菌降解植物细胞壁的相对贡献及其互作的研究结果说明,植物细胞壁在瘤胃内的降解是在细菌、原虫和真菌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植物细胞壁的降解程度可能不是某一种或二种微生物所能完成的。   
  在动物瘤胃中,微生物区系是相互协同作用于饲料的(吴宏忠等,2003),但由于瘤胃生态系统十分复杂,有关三种类群之间的互作关系研究较少,因而在真菌和细菌协同作用机理方面虽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不十分清楚。   
  Joblin等(2002)研究表明,瘤胃真菌和产甲烷细菌共同培养可明显地提高植物纤维降解酶的催化能力,这种促进作用认为是产甲烷细菌影响了分解纤维素细菌的活性,改变了发酵产物,趋于产生更多的乙酸、甲烷和二氧化碳。当瘤胃真菌与非产甲烷菌如反刍兽月形单胞菌、溶糊精琥珀酸弧菌、居瘤胃拟杆菌共同培养时,瘤胃真菌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发酵率和发酵程度均增加。Akin(1987)发现,瘤胃真菌及瘤胃细菌混合培养液中使用抗菌素后,群集在饲草上的真菌数增加。

  4 影响瘤胃真菌的因素

  4.1 日粮类型   
  瘤胃内微生物同自然界中其它微生物一样,需要营养物质。同样,瘤胃真菌存在和繁殖也离不开营养。日粮作为瘤胃真菌的营养底物,对瘤胃真菌种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Atasoglu(2002)研究认为,不同的饲粮类型对瘤胃真菌种群有着显著的影响,当饲喂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日粮时,动物瘤胃中的真菌数量要比饲喂低纤维素日粮动物瘤胃内的真菌数多。同时也指出,真菌生长与日粮成份关系很大,植物中的原卟啉化合物可诱导孢子释放和孢子囊分化。于长青(2004)认为,瘤胃内作为微生物营养的饲料底物类型对瘤胃真菌种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植物复合物能刺激游动孢子的产生,从而产生较多数量的真菌。饲喂玉米和蚕豆荚的奶牛体内真菌数增加,但不提高微生物的纤维降解能力。

  4.2 硫元素的含量   
  硫元素是瘤胃真菌合成成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辅酶的必需矿物质,硫不但影响真菌的数量,也影响真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Akin等(1987)报道,饲喂含硫丰富的牧草,绵羊瘤胃中真菌数量较高,而饲喂缺硫牧草的绵羊瘤胃中真菌数量较少,甚至缺失,动物采食含硫丰富的牧草可刺激瘤胃中真菌的生长。于长青(2004)认为,真菌生长需硫化合物作为硫的营养成分来源,当供给硫酸盐时,真菌生长被抑制,所以硫酸盐不能作为真菌的硫的营养源。

  4.3 日粮中的氮源   
  目前,有关氮源对瘤胃真菌种群影响的资料很少。研究Neocallimastix种类的学者发现,真菌生长所需氮源为NH4+或氨基酸形式的氮,而氨基酸比NH4+促进微生物生长的效果更好,并能直接生成蛋白质(毛胜勇等,2002)。Atasoglu(2002)研究认为,真菌是重要的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以氨作为氮源可以促进瘤胃真菌的生长,而氨基酸促进瘤胃真菌的生长的效果好于氨。

  4.4 其它   
  McIntosh(2003)的研究表明,奶牛饲料中添加油脂,可以降低瘤胃真菌对蛋白质的降解。Ha等(2002)研究了吐温-80对瘤胃液中酶的活性和瘤胃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吐温-80添加后可以升高瘤胃液中游离酶的活性,增加瘤胃真菌的数量。Obispo等(2002)研究认为饲喂频率瘤胃真菌的数量也有影响,饲喂6次获得了较高的瘤胃真菌的数量。毛胜勇(2000)报道,当瘤胃内pH值降至5.5以下,瘤胃中产生的游动孢子数量减少,从而降低了真菌数量。

  5 研究瘤胃真菌前景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发现瘤胃真菌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具体反映在如下几方面:①由于瘤胃真菌具有很强的降解粗纤维的能力,选育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有望在动物饲料生产上开发利用;②从营养角度上考虑,瘤胃真菌蛋白除具有较高的谷氨酸、天冬氨酸及丙氨酸外,其所含的缬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及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其营养价值远高于自然界中其它类型的真菌。如果采用大规模的厌氧发酵,制成瘤胃真菌发酵液的浓缩产品,可能成为一种良好的饲料蛋白资源;③研究已证实,瘤胃真菌不仅产生多种多样的酶,而且其中许多酶比现有酶制剂的活性更高。如果将这些高活酶的基因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直接转入动物消化道正常寄居的微生物或益生菌中,这些生物反应器就可产生大量的降解酶,对于开发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报酬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