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加工工艺» 正文

秸秆饲料商品化加工技术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0-13
 摘 要  分析了我国秸秆利用的现状及商品化的意义和前景,在简单概述了现阶段常用的秸秆饲料加工方法后,详细介绍了几种秸秆饲料商品化的加工技术,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秸秆饲料;商品化;工艺技术

  1 秸秆饲料商品化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各类秸秆年总产量达6亿吨[1],产量相当可观,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用来做家畜饲料的仅占15%~20%,其他80%以上的秸秆资源或作为能源烧掉,或毁弃田间,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人畜争粮的矛盾;随着牛羊圈养比例逐年提高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需要,以及为了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抵御白灾、蝗灾和旱灾等自然灾害给农牧民造成的巨大损失,饲草和秸秆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秸秆饲料商品的需求也很旺盛,日本、韩国和东南亚都需大量的秸秆饲草饲料,以往大多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牧草生产大国进口草产品,由于运距远,运费高,加上这些国家劳动力昂贵,导致草产品成本较高,我国凭借对亚洲市场的地理优势及廉价劳动力,可望在亚洲草产品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基于以上原因,要求研究出效果好、成本低、适合国情的秸秆饲料加工方法,将农作物秸秆资源转化为商品,形成产业化经营,从而使秸秆得到有效地利用,使季节间、地区间饲草得以均衡供应,为舍饲、半舍饲提供充足饲草,保障粮食安全,保证节粮型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2 秸秆饲料加工方法
  秸秆是一种非常规饲料资源,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经合理加工后,可以改善秸秆性能,提高营养价值,增加采食量和消化率[2]。一般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可分为物理加工(切断、粉碎、浸泡、蒸煮、辐照、膨化、热喷、颗粒化等)、化学加工(碱化、酸化、碱加酸化、氨化、氧化)和生物加工(青贮、黄贮、发酵、酶解等)等,当然还有复合加工,使秸秆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不能把秸秆转变为可以流通的商品。
  现阶段我国秸秆饲料的加工开发利用可归纳为如图1所示框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秸秆经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简单的物理处理,不能克服秸秆自身密度小的缺点,存储运输困难,难以流通,只能就近就地利用,无法形成产业化经营,不能使秸秆产品商品化。秸秆饲料要成为商品就必须解决秸秆松散、容重低,储运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形态或规格,方便装卸及运输,可以长期安全贮存,因此对秸秆就地进行高密度压缩,形成中高密度秸秆捆、块、颗粒的饲料产品,才是解决瓶颈口的关键所在,才能为充分地开发利用及商品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3 秸秆饲料商品化加工技术
  3.1 秸秆打捆(压块)干贮技术
  秸秆打捆(压块)干贮技术是将收获后的玉米秸、豆秸等农作物秸秆经饲草秸杆揉搓机处理,一次性破坏掉秸秆粗硬的外皮和硬质茎结,揉搓成无硬节、较柔软的丝状散碎饲草料,经自然晾晒变干达到安全贮存水分后,再用打捆机压制成(30×30×60~80)cm的秸秆捆,或用饲草液压打包机打包压缩成(60×40×20cm)左右的大截面秸秆块。秸秆捆(块)的包装方式简单,费用很低,可用打包机沿着长度和宽度方向打两条12mm宽的PVC带,或用简易的尼龙网袋套装。
  秸秆经打捆(压块)后,产品密度可达到3 000~400kg/m3,可以规则地码垛贮藏,与自然堆放的草料相比缩小储运体积5~7倍,所以在贮藏、运输的过程中都可以节省空间,大幅度降低运输费用,作为商品进行长距离运输比较经济。这种加工工艺比较简单,成本最低,其他秸秆饲草产品基本上都是在秸秆捆(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出来的,因此秸秆打捆(压块)干贮技术为秸秆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发展商品生产,提供了解决方案,必将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3.2 秸秆袋装微贮技术
  秸秆袋装微贮技术是通过使用秸秆挤丝揉搓机将玉米秸秆一次性压扁、纵切、揉搓成丝状饲草,在草丝中喷洒发酵剂和有益微生物,加盐水搅拌,然后进行压缩、打捆,密封包装,经厌氧发酵,既保持着秸秆的新鲜程度,又提高了秸秆饲草料的品质,形成一种新型优质饲草。其主要加工工艺如图2所示。
  袋装微贮的秸秆,经过微生物处理,品质更好,喷香柔软,不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青贮秸秆中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有利于促进牛羊消化,抑制杂菌生长的有机酸、菌体蛋白等,提高了饲草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好、采食率及消化利用率高;由于采用各自独立密封包装,杜绝了霉变和外界污染,可长期保存而不变质,保存时间长达二年[3];存贮方便,并能保持草的新鲜程度,还节省了建窖池等费用;袋装微贮饲草制作简单,不受天气影响和场地限制,省人、省力、省时,易组织生产,方便运输,便于市场化运作。成品草捆体积小,密度大,便于运输,适合长距离调运,可满足四方客商的需求。由于袋装青贮成为真正的绿色饲草,可常年为牛羊提供青绿多汁饲料,解决冬春季的“草荒”问题。
  3.3 秸秆压块饲料生产技术
  秸秆压块饲料生产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根据配方要求添加精料或添加剂,并充分混合,再压制成32mm×32mm×30~80mm的块状饲料, 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采食量和消化率,便于贮存运输和机械化喂饲,方便进入商品流通。
  用压块机进行规模化压块生产较先进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农作物秸秆风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5%左右, 用粉碎机将秸秆揉切成3~5cm的段,由输送机送入计量箱或连续式混合机,再加入膨润土和水(目的是提高成块性),然后碎干草与膨润土及水在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并卸入压块机,压好的草块先运至冷却器进行冷却,冷却后含水率可降至14%以下,能够安全存放,再由输送带送至成品仓,定量包装,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4]。也可以根据配方要求加入精饲料和添加剂与碎秸秆充分混合再压块。采用上述工艺,设备、厂房投资较大,生产率高,适于产业化生产。

  压块机是该生产技术的核心机械,混配后的秸秆原料被连续不断地推入压缩室内,再通过偏心压辊的挤压推向压模孔。在原料前进过程中,由于压辊的推力、压模的阻力、秸秆间相互摩擦及变形等阻力的共同作用,秸秆原料发生一系列理化反应,密度增大,温度升高,有机成份发生变化,由生食变成熟食。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不仅体积小、密度大,杀灭了有害霉菌,便于长期贮存运输,而且原料中的淀粉和糖类物质还发生了酶化反应,使饲料带有浓郁的糊香气味,增加了牲畜的适口性,提高了采食率。

 秸秆块俗称牛羊的“压缩饼干”,密度大大增加,一般为0.7~1t/m3,堆积容重0.4~0.6t/m3,大大降低了贮运成本,尤其利于长途运输或出口。与秸秆捆相比,由于秸秆块不需捆扎,故装卸、贮藏、分发饲料时的开支减少,又因草块密度及堆积容重较高,贮存空间比秸秆捆少1/3,同时秸秆块的饲喂损失比秸秆捆低10%,因此相对于秸秆捆在运输、贮存、饲喂等方面更具优越性;与秸秆颗粒相比,压块前由于不需将秸秆弄得很细碎,从而节约粉碎能耗,而且使干草保持一定的纤维长度,更适合反刍家畜的生理需要。用干秸秆块喂养家畜更方便、卫生,还可以很方便地同青贮料或精料混合起来为家畜提供全价日粮。
  3.4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秸秆颗粒化技术是将秸秆揉搓、粉碎成粉后,利用制粒设备,将秸秆压成颗粒状饲料,整个工艺包括粗粉碎、细粉碎、混合、制粒、打包及辅助系统等,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由于秸秆粉纤维含量高,有针状外形,相互交叉,流动性差,摩擦系数大,成粒性能差,生产率相对于一般粉状饲料低的多,仅为其1/5左右;制粒时草粉与压摸孔的阻力大,对压模的磨损较严重。

  在秸秆颗粒料加工过程中,常常加入精料和其他营养成分,配合成全价饲料,既改善了制粒性能,又可使营养互补,充分发挥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改善成粒性能,还应控制好秸秆粉的含水率,含水率过高,颗粒软易堵模孔,含水率过低不易成形,通常在制粒时喷洒热水或通入蒸汽以湿润草粉,通入量一般控制在加料量的3%~6%,使草粉达到14%~16%的适宜压粒含水率,这样的水分含量可增加原料的可塑性,压出来的水分具有润滑作用,可提高成粒性。还应将草粉粉碎得细些,也可在草粉原料中加入5%左右的油脂或糖蜜,以提高粘结效果,从而使草颗粒成形良好,油脂虽无粘性,但有润滑作用,可减少颗粒机压模磨损,同时降低能耗。
  秸秆颗粒饲料具有适口性好、家畜采食量大、采食时间短、浪费少等优点,但其设备成本与运行费用高。对生产秸秆颗粒的技术要求是产品形状、大小应比较均匀,具有不致破裂的硬度,表面要求光洁等。颗粒直径一般在10~30mm之间,可根据饲养对象而定,畜禽越小,要求的颗粒也相应较小。颗粒密度以1.2~1.3g/cm3为宜,颗粒堆积容重在550~600kg/m3之间[5]。

  4 小结
  通过以上技术分析可知,秸秆捆(大截面秸秆块)应当是最主要的秸秆产品之一,它既可在产区自用,又可作为商品出售,还可以作为原料深加工成秸秆块、秸秆颗粒等进行出口或供应国内市场;秸秆块可保持一定的纤维长度,适合反刍家畜的生理需要,方便、卫生,还可以很方便地同青贮料或精料混合起来为家畜提供全价日粮,与秸秆颗粒相比,投资规模小,加工成本低,应得到大力推广应用;秸秆颗粒加工的设备成本与运输费用高,适宜制作反刍家畜的全价饲料,以充分发挥饲料的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