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养猪业规模化发展,养殖户对科学养猪的认识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地域性的差别及农民养殖习惯的不同,科学养猪的观念在具体实施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当前中国的养殖特点是,中小型养殖规模是养猪业最主要的模式,浓缩饲料是这些中小型养猪场的首选。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民自种粮食取材方便、购买蛋白原料不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全价料价高(饲料厂家的生产、运输、广告等十几种费用),因此农民多半是用自己种的粮食,再配合浓缩饲料。
1.农户购买浓缩饲料的几种误区
浓缩饲料也叫蛋白补充料,是由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它只需要养殖户按照公司推荐配方补充如玉米就能直接饲喂给猪的一种半成品饲料。但怎么样才能选择到一种经济高效、安全卫生的浓缩饲料呢?首先要消除大家平时购买饲料的几种误区:
1.1盲目崇拜“科技”
有的养殖户在买饲料时往往不是看饲料质量的好坏,他们买的是品牌,买的是与该业务员的关系。他们对那些打着什么中国动物营养技术专家、863计划、饲料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国家质量检测中心等等的宣传广告缺乏判断能力。以至于有的夫妻店连一台像样的饲料加工设备都没有,也打着汇集多少动物营养专家、博士等旗号。当前,种猪、饲料及兽药市场品种较多、品牌杂乱,还有诸多与养猪业相关联的产品制造商和中间经销商及生猪经营商,都在研究如何从养猪“瓜分”效益。各饲料厂家为了达到销售自己的饲料产品,不惜一切代价做广告,做的宣传材料更是挖空心思,纸张之精美,制作之精良更是令人叹服。这些并不代表该饲料公司有实力,饲料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2片面追求浓缩饲料“低价”
有的养殖户不管饲料质量如何,只片面追求“低价格”。这种认为“你价格高,我的利润就会低的”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许多投机饲料厂利用养殖户喜欢占小便宜、太注重价格、不会算细帐这种特点。采取低质、低价,靠增大畜禽采食量来保证生产水平的做法来蒙骗养殖户,养殖户往往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亏本买卖谁也不会做的,有的饲料厂家用劣质原料,以次充好,大量添加砂子、石粉、沸石粉等低价原料,甚至添加国家禁止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以达到预期饲养效果。轻者畜禽中毒,死淘增加、生产水平低下,重者给消费者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1.3饲料没有高科技
有的养殖户认为饲料没有什么高科技,浓缩饲料就是豆粕、鱼粉等混合起来的,甚至很多饲料厂家的业务员都给养殖户灌输这种错误思想。使养殖户们认为各厂家的技术水平、产品开发能力、品控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形式上的东西,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是做给人看的,所以谁的产品价格便宜就用谁的。饲料质量时高时低,这对畜禽的生产性能是极不利的。
1.4蛋白/价格越低就越划算
有的养殖户只注重了蛋白质这一重要指标,认为蛋白/价格越低就越划算。不能否认浓缩饲料主要是蛋白饲料,但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药品及代谢能等营养指标的添加水平和均衡性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四川一家饲料厂生产的蛋白质48%的浓缩饲料,赖氨酸含量达5.0%,饲料价格反而比一些正规厂家的42%的猪用浓缩饲料低500元/t。就是这样高含量的浓缩饲料,饲料经销商还告诉农民往配合饲料中加些炒黄豆、鱼虾等蛋白质原料。而这些所谓的高蛋白质饲料也不过是粗蛋白质含量在80%以上的血粉、羽毛粉、蛋白精等。养殖户习惯把两个厂家的饲料标签拿来做对照,当蛋白质含量一样高,其他营养指标也差不多时,往往倾向于价格低的产品,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1.5胡乱换料、自配料
一些养殖户听业务员或经销商谁说的好,谁说的有趣,就用谁的料,非常盲目。这不仅使畜禽产生极大的应激,而且各厂家添加的药物有所不同,有的还会产生配伍禁忌。出现问题后找不着原因,也分不清责任,当然吃苦头的还是养殖户。
在四川市场上很流行一种“舀舀药”,养殖户就喜欢买这些便宜的料,然后买回一些铜、铁、锌化合物,再补充赖氨酸、鱼粉等,充当全价配合饲料。不仅保证不了质量,无法避免营养不平衡或者浪费现象,也并不能降低饲料成本。
2、四川农村养猪的一些怪现象
下面介绍一些四川养猪中的常见缺点,提供给养殖户参考:
1)母猪从不饲喂饲料厂生产的饲料,只喂自己家的青绿饲料(会造成母猪繁殖力下降,使用年限下降); 2)浓缩饲料里面还另掺颗粒料饲喂(会造成药物配伍禁忌,而且增加了饲喂成本); 3)浓缩饲料厂家要求只能配制100kg的配合饲料,养殖户却自作主张配150~200kg。在乳猪料里面,配制糠麸类达50%以上(会造成生长速度减慢,达不到预期的增长效果,大大增加饲养成本);4)浓缩饲料、颗粒饲料用水泡着喂或煮食(破坏维生素,加速微量元素相互间的反应);5)猪粪越黑,消化吸收越好,饲料越黄质量越好(饲料厂家添加一些对猪没有实际意义的高铜、腐植酸钠、血粉,饲料着色剂这些东西);6)品种猪卖不出去,土杂猪才有市场。不到100kg以上的猪就没有人买(品种退化,生产成绩下降);7)畜牧站的领导们解决不了农村的实际问题,很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没法提高养殖户的整体素质,也指导不了生产)。
3、养殖户的风险分析
事实上除了养猪生产环节以外,其他经营环节不但没有风险,而且都有效益。什么疫情风险、市场风险都留在养猪者这个圈子里面,弄得很多养猪户出大力,却总是吃亏。这是什么原因呢?需要帮助大家分析一下:
3.1计划经济走上市场经济以来,政府取消了生猪价格补贴,生猪价格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老百姓对市场意识还没有跟上来,缺乏养猪盈亏点的核算和把握。而且计划经济时期是卖方市场,而市场经济已变成买方市场。经销商们没有利益时可以不经营,但养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却贵贱都得卖,这也是农民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不能科学安排生产的结局。
3.2养猪户是一个比较大的,而且又是一个比较分散的群体。这个群体,说实在话同比其他经营群体知识面窄、市场意识差、自救能力低、最容易把自己的利益让给了经营环节。养殖户做亏本生产的实在是很多,这与养殖户重视生产,忽视技术;重视养猪,忽视品种;重视卖价,忽视成本;重视治病,忽视防疫的弱点是分不开的。
3.3很多小饲料厂没有自己的化验室、试验场,空拿一个配方,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进行生产,然后将养殖户作为他们的试验场进行配方调整。因此养猪户在选择饲料和兽药时,尽量要选用大厂家的产品,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批准文号、适用范围、产品效价、添加剂量等。有的小饲料厂为了牟取暴利,不顾国家法律法规,违规添加一些添加剂,扰乱了整个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3.4 社会上很多与养猪业相关联的产品卖到农民手中,非生产性成本费用过大。以饲料为例,厂家庞大的营销费用、运输运费和经销商的利润,最终都消化在养殖户身上。再拿药品来说,品种繁多,质量稂莠不齐,兽药市场也急需规范和整理。而地方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很少有规模化猪场的实践经验,遇到实际问题很难处理。所以猪场一旦有了疫情,损失是很惨重的。
3.5各级政府在农业生产方面,尤其在畜牧业生产方面缺乏计划生产和定额生产的指示性。而养殖户自身又缺乏对市场判断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忽多忽少、价格忽高忽低,这种无序生产必然是造成劳民伤财的因素。
上述所分析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养猪户的重视,只要你能把握住市场、掌握好技术、改良品种、算好成本帐、搞好防疫、强化管理、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优质浓缩饲料,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等,养猪事业还是有利可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