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饲料粉碎粒度与均匀度
1.1 粉碎粒度 Cabrera等(1994)报道,玉米粉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无影响,将高粱粉碎粒度从1000μm减至400μm时,产蛋率、蛋重及饲料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减少玉米、高粱的粉碎粒度不能改善4~14日龄7~28日龄肉仔鸡的生产性能。Healy等(1994)报道,对于玉米、硬胚乳高粱与软胚乳高粱,使7日龄内仔鸡0~7d增重达最高与饲料转化率达最佳的粒径分别为700、500与300μm;Healy等(1994)认为,如查对高粱进行合理加工,其对肉仔鸡的营养价值与玉米相似。堪萨斯州立大学人员发现,将饲料粒度从1000μm降到500μm时,采食组成复杂饲粮的肉鸡增重速度提高,而对采食组成简易饲粮的肉鸡则影响较小。
Healy等(1994)报道,断奶仔猪饲粮粒度由900μm减至500μm时,饲粮加工成本的增加,小于饲料转化率提高所产生的补偿。生长猪饲粮中玉米粉碎粒度在509~1026μm变化时,对猪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但随粒径的减小,饲料转化率提高使生产性能达最佳的粒径范围为509~645μm(Zanotto等,1996)。肥育猪饲粮中玉米粉碎粒度在400~1200μm时,粒度每减小100μm,则饲料转化率提高1.3%(Wondra等,1995a)。玉米粉碎粒度从1200μm减至400μm时,泌乳母猪采食量与消化能进食量、饲粮干物质、能量与氮的消化率及仔猪的窝增重均随之提高,粪中干物质与氮的含量分别减少21%与31%(Wondra等,1995c、d)。Kim(1995)还发现,组成简易饲粮中玉米粒度从1000μm降至500μm时,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而组成复杂饲粮的猪日增重,受玉米粉碎粒度的影响较小。仔猪断奶后0~14d与14~35d饲料粉碎的适宜粒度为300μm与500μm(healty等,1994);生长肥育猪与母猪分别为500~600μm与400~600μm(Wondra等,1995c、d)。
Ying等(1998a、b)报道,泌乳母牛饲粮中玉米细粉碎时,淀粉于瘤胃与全消化道的消化率及有机物于瘤胃消化率均明显提高,奶产量明显增加。Reis等(1998)还发现,奶牛采食细粉碎饲粮时,乳脂率明显下降。Yu等(1995)研究表明,将奶牛饲粮中玉米细粉碎,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
1.2 粉碎均匀度 辊式粉碎机比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的均匀度高(McEllhiney,1983)。小麦用辊式粉碎机粉碎时的转化率(Luce等1996)与生长生长速度(Peet等,1997),均高于锤片式粉碎机。玉米粉碎均匀度增加时,肥育猪生产性能未受影响,饲粮干物质、氮和总能的消化率趋于增加,粪中干物质排出量减少;玉米用辊式粉碎机粉碎,比锤片式粉碎机可提高饲粮中养分消化率,降低粪中干物质19%与氮的排出量12%(Wondra等,1995。
2 饲粮混合均匀度
Mccoy等(1994)报道,当给肉仔鸡饲喂全价饲粮时,饲粮混合均匀度对其生长性能影响不大,饲料转化率随混合均匀度的提高,呈线性提高趋势;而给肉仔鸡饲喂80%的NRC标准非全价饲粮时,其生长性能随饲粮混合均匀度提高(变异系数从40.5%减至12.1%)而改善。Traylor等(1994)报道,当仔猪饲粮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从106.5%降至12.3%时,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32.5%与19.2%;而当肥育猪饲粮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从53.8%降至14.8%时,生产性能无明显改善。因而饲粮混合均匀度对幼龄动物及采食非全价饲粮时的影响较大。因此,肉仔鸡和仔猪饲粮混合均匀度的适宜变异系数为12%;肥育猪饲料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最低为15%。
3 热加工
3.1 制粒 由于颗粒料较粉料有许多优势,因此在肉仔鸡、火鸡与断奶仔猪生产中应用较广。肉仔鸡采食颗粒料的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均优于粉料。最近对制粒质量及饲粮中颗粒料与细粉的比例,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受到关注。Wilson等(1998c)报道,3~6周龄肉仔鸡采食全颗粒料时,生产性能高于采食颗粒+细粉饲粮。火鸡对颗粒料质量与颗粒料中细粉含量的敏感性高于肉仔鸡。Proudfoot和Hulan(1982)发现,火鸡颗料中细粉含量由0增至60%时,其生产性能下降。
王向阳(1995)对生大豆粉制粒,使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由27.36降至14.30mg/g。John-ston等(1998a,b)分别给肥育猪与母猪饲喂玉米或高粱粉料、结果颗粒料的饲料转化率、总能表观消化率与氮消化率明显高于粉料,而增重无明显差异。Traylor等(1996)报道,在5日龄前采食颗粒料的猪平均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较粉料分别提高25%与36%,颗粒直径(2~12mm)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在0~29日龄期间采食颗粒直径为4mm的猪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最高;在29日龄~肥育期猪的生长速度,不受饲料形态的影响,但颗粒料的饲料转化率优于粉料。Stark等(1994)还报道,给仔猪喂以过筛颗粒料时,饲料转化率较采食含15%或30%细粉末的颗粒料提高4.5%;肥育猪采食饲粮中,随颗粒料细粉比例从0增至60%,饲料转化率下降,日增重与氮的消化率及背膘厚无明显差异。
史清河(1997)对幼羊全混合日粮颗粒化加工,日增重、采食量与饲料转化率分别较粉料提高了161.92%、88.74%与28.01%;养分的瘤胃消失率与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无明显差异。
制粒虽有优点,但视黄醇、维生素K、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硫胺素对制粒较敏感(Gadient,1994)。Van der Poel(1997)报道,75℃和95℃的制粒温度,可使β-葡聚糖酶的活性分别降低40%和70%,超过110℃则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全部丧失。Israelson等(1995)报道,制粒温度为79℃时,植酸酶活性下降45.8%,80℃时则下降87.5%,活性损失较大。
3.2 膨胀熟化与挤压膨化 与制粒相比,膨胀熟化与挤压膨化具有时间短、温度高、压力大等特点。金征宇(1998)认为,膨化料具有比颗粒料更好的适口性及更高的利用率。Chae和Han(1998)指出,膨化加工在控制沙门氏杆菌方面,较制粒更有效。
Zanella等(1998)报道,肉仔鸡饲粮中添加膨化全脂大豆,可较大豆粕或烘烤全脂大豆提高肉仔鸡的增重与饲料转化率。Garcia等91998)对大麦进行膨胀处理,明显提高14日龄前肉仔鸡的增重;而且对大麦膨胀加工可较微波加工明显提高肉仔鸡增重。Wilson等(1998a)报道,使肉仔鸡增重与饲料转化率达最佳的玉米膨胀加工条件为,调质温度71℃,能耗12kWh/t;而高粱相应值为79℃与9kWh/t。在制作肉仔鸡颗粒料时,将普通调质改为膨胀器调质,可使代谢能含量及脂肪和淀粉的消化率提高(Peisker,1993),饲料转化率得至改善(Wilson等,1998b)。Rollins(1996)报道,与常规调质相比,蒸汽能量调质、增强蒸汽调质和膨胀器调质分别使肉仔鸡的增重提高1%、1%与5%,饲料转化率改善4%、3%与3%。
Van Zuilichem等(1996)报道,全脂大豆经调质膨胀加工时,不影响赖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与蛋白质离散指数。Cao等(1998b)报道,全脂大豆经干法膨胀加工时,随锥体压力从0增至70kg/cm2,断奶仔猪的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下降;全脂大豆经蒸汽调质膨胀加工时,随锥体压力从0增至56kg/cm2,断奶仔猪的日增重与饲料采食量呈曲线增加。Richarclson等(1998)发现,膨化大豆对其干物质消化率无明显改善,而膨化棉籽则可提高其干物质消化率。O’Doherty和Callan(1998)以生豌豆的猪生产性能与基础饲粮相似。Traylor(1997)在以玉米、高粱或小麦粗粉为基础的肥育猪饲粮中,养分的消化率可因膨胀加工而得到提高,但在以小麦为基础的饲粮中,养分的消化率则不因膨胀加工而改善;饲喂粗纤维含量高于玉米的小麦粗粉或价值低于玉米的高粱,经膨胀加工后营养价值提高的程度均大于玉米。Medel等(1998)也发现,膨化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的玉米,对其生产性能改善小于大麦。Piao等(1997)发现,大麦经150℃膨化加工时,对生长猪生长速度的改善效果优于100℃。
Saurer等(1996)报道,对仔猪饲粮膨化+制粒或膨胀+制粒,均较仅制粒提高猪的日增8%、饲料转化率6%及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3%与6%。猪在8~12、10~35与35~110kg体重阶段,采食膨胀颗粒料,饲料转化率均优于采食普通调质颗粒料(Teisker,1995)。而Chae和Han(1998)就粉料、普通颗粒料、膨化料、膨化颗粒料及膨胀颗粒料,对猪生产性能与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改善增重与饲料转化率方面,仔猪与生长猪采食普通颗粒料的效果优于膨胀颗粒料;生长肥育猪采食普通颗粒料的效果优于膨化颗粒料;而仔猪采食普通颗粒料的效果则劣于膨化料或膨化颗粒料;对日粮膨化或膨胀加工,可较粉料有提高能量消化率的趋势,而对蛋白质消化率无影响;膨胀或膨化与制粒加工结合时,对消化率的影响方面无累加作用;对日粮进行膨胀或膨化加工,较粉料与颗粒料对猪生产性能的改进作用,似乎随猪年龄的减小而增加。即随猪年龄增加,对日粮进行颗粒加工,足以使其生产性能达到最佳。膨胀与膨化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还与日粮的性质有关。膨胀与膨化纤维性饲粮(Sauer等,1996)时,对猪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大于处理含高度可消化或玉米-大豆粕饲粮(Chae等,1997a)。
Sommer等(1994)报道,在120、130与150℃膨胀菜籽粕时,粗蛋白质溶角度分别从未加工的40%降低到17%、15%与13%,相应的瘤胃降解率从65%分别降至44%、35%与38%;菜籽粕中瘤胃非降解蛋白质残渣在小肠的消化率有所增加。膨胀可使谷物与大豆的过瘤胃蛋白质含量提高4倍,使大豆粕、菜籽粕、玉米面筋粉的过瘤胃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较小(Elstner,1996)。Goelema和Van der Poel(1996)在120~150℃条件下膨胀加工,可降低大多数饲料原料与蛋白质混合料中蛋白质的降解率,但未降解残渣中的蛋白质在小肠中的消化率未受影响,甚至还有所提高。泌乳第5~20周奶牛采食膨胀的颗粒料时,标准乳产量采食普通颗粒料增加6.4%(Peisker,1995)。
Coelho(1996)指出,膨胀与膨化加工对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很大。Chae等(1997c)报道,生长猪饲喂膨化前添加维生素饲粮,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低于膨化后添加维生素组。
3.3 干法碾压、蒸汽碾压与蒸汽压片 干法碾压、蒸汽碾压与蒸汽压片在奶牛生产中应用较广。Daun等(1998)于产前给奶牛分别饲喂粉碎或蒸汽压片的玉米,其结果奶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均无明显差异,而产后给奶牛饲喂蒸汽压片的玉米,则较饲喂粉碎的玉米,有提高奶产量的趋势。Arizona大学的研究表明,对蒸汽压片的玉米或高粱,可较干法碾压和蒸汽碾压的提高奶牛产奶量6%、乳蛋白产量8%与饲养经济效益0.48美元/d,其中高粱的改善效果大于玉米(Santos等,1997)。给奶牛饲喂压片的高粱或玉米时,二者生产性能相似(Santos等,1997)。奶牛采食容重为0.30kg/L的压片玉米时,产奶量较采食容重为0.25kg/L的压片玉米、蒸汽碾压玉米或粗粉碎玉米提高8%(Yu等,1995)。玉米(Yu等,1995)与高粱(Santos等,1994a、b)经压片后的最适容重分别为0.26~0.32与0.30~0.36kg/L。Crocker等(1998)给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比例压片玉米与干法碾压玉米的饲粮,结果随比例的增加,淀粉的消化率提高,乳脂中C18:2脂肪酸比例直线增加。
3.4 微波加工对饲料营养价值及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Garcia等(1998)报道,对1~42日龄肉仔鸡饲粮中大麦微波加工,可较未加工组提高14日龄前肉仔鸡的增重。Wang等(1998)对奶牛饲粮中全脂Canola菜籽微波加工,明显减少了其中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与苯丙氨酸的瘤胃降解率,并增加了上述氨基酸与缬氨酸在小肠的消化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饲料进行适当的加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与畜禽的生产性能,潜在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热加工虽有许多优势,但却增加了加工成本,降低维生素的稳定性与酶的活性,具体应用时应权衡利弊再做决策。今后除需要进一步研究饲粮混合均匀度、制粒前的调质方法(普通蒸汽或膨胀器调质)及颗粒料质量对饲料营养价值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外,还需对除玉米与高粱外,其他谷物及蛋白质饲料的适宜粉碎粒度,以及准确而简单实用的测定饲粮混合均匀度方法、影响制粒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膨胀与膨化加工不同原料与饲粮的基础参数及其在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如羽毛角蛋白)的应用、微波加工饲料的适宜条件等做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