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科研 » 正文

“7+1”联合体探索技术转移新模式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1-08  
 科学时报2006年11月7日报道   “在‘7+1’联合体的推动下,饲料所的β-苷露聚糖酶、二甲酸钾、营养健康蛋等多项技术又成功实现了转移。目前,联合体正在探索多种技术转移模式。”日前,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产业处处长、“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秘书长罗发洪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如是说。

    由中国农科院饲料所发起,7个代表北京高科技饲料企业共同参与的“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成立于2003年10月。基于对中国饲料工业现状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共同认识与理解,联合体致力于联合构建技术转移平台,确立成员企业在行业中代表高科技的主体地位,使成员企业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共性优势,形成产业链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004年,饲料所通过市场调查发现2001年欧洲批准的第一个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二甲酸钾在国内还没有引起重视,于是通过跟“7+1”联合体成员企业沟通交流,并最终与联合体成员之一的北京挑战集团签订合作研发协议,由挑战集团出资,饲料所生物化工研究室出专家和设备,合作研究二甲酸钾相关技术。资金充裕,目标明确,仅用一年时间,即2005年该项目研究就获得成功。目前,挑战集团已经推出了二甲酸钾的相关产品。

    “该项目的突出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对国外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罗发洪说,“同时,技术转移的整个过程体现了短、平、快的特点。”

    在“7+1”联合体的推动下,饲料所的成果转化工作得到较快发展。自1991年建所到2003年,饲料所总共才转化2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300万元;而2004至2005年,一年时间内饲料所就转化项目6项,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22项,实现收入达1200多万元。2006年,联合体模式的推动效果更为显著,科技开发收入大幅度提高,从市场上获得的资金也成为运转饲料所的主要资金来源。

    在国内,像饲料所这样具有行业服务能力的科研院所不胜枚举。如果研究所直接进入一个大企业集团,就会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可能产生科研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完全一致的矛盾;而独立存在,则往往被创收的巨大压力牵引,导致科技资源的分散经营,而变成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的“小老树”。

    “‘7+1’联合体不但成功地将产业界与科技界串联在一起,而且还能够促进科技与经济互动,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把市场需求与科研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和转化效率。”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所长蔡辉益在总结联合体的经验时说。

    据介绍,“7+1”联合体已经探索出多种成果转化模式:一是饲料所的新技术优先向联合体成员企业转化;二是通过二次开发后联合体成员企业回购或同时向社会转化。

    目前,饲料所正在探索第三种成果转化新模式,即利用饲料所的科技储备进行饲料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饲料所提供符合“7+1”成员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建立新公司,新公司的产品一部分在联合体内部消化,另一部分在市场销售。这既避免了投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通过近三年的运作,联合体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横向发展方面,联合体成员的数量由最初的8家增长到14家;在纵向发展方面,以“7+1”联合体为龙头把饲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串联起来,集聚了400多家企业和饲料科研单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在为联合体不断发展而欣慰的同时,罗发洪也在积极考虑联合体下一步的发展问题。他说,国内许多农业企业都急需技术以进行产业升级,但是国内的农业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少,没钱买技术。这无论是对我国饲料产业,还是对联合体来说,都是一个瓶颈问题。

    此外,“7+1”联合体目前还和科研单位联系在一起,如果能够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纯粹公益性的平台,则对我国整个饲料行业有利。但是,罗发洪说,这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