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养殖业虽然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还偏低。这主要表现在品种良萎不齐,疾病防治混乱,兽医用药盲目(包括用药不准,超量投药,添加剂滥用等)等方面。而尤其表现在后两者。养殖业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怕赔行情,就怕赔病情”。的确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无病时提心掉胆,有病时焦头烂额,病去时稀里糊涂”已成为普遍。他们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采取所谓“经验”的免疫程序,盲目的投药治疗,既造成疾病的防治混乱,养殖成本的无谓增加,又造成疾病扩散,药残增加,畜禽肉品质下降等严重后果,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关键词: 兽医实验室;服务体系;养殖业
我国入世后,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畜产品安全供应已成为主要课题和话题,动物疫病的控制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己成为两大主要任务,要想做好这两大任务,首先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且有效运转的兽医服务体系。
本文采用基层调研、问卷调查、问题分析、现场考察、研讨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我国的养殖业遇到的挑战和当前兽医服务的现状,指出我国现行兽医服务体系存在的弊端;借鉴国外成功的兽医服务经验,参考我国现在进行的兽医体制改革,洋为中用,优势整合,旨在建立以基层兽医实验室为依托的、以执业兽医主体的兽医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诊疗手段和整个兽医服务体系的运做理念,为养殖业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在官方兽医的监控下,利用兽医服务体系在基层的服务网络,及时收集疫情信息,并纳入国家疫情监控网络,为政府决策提供最新的材料和依据。
本文所阐述的兽医实验室服务体系是指国家兽医体系中执业兽医的科学兽医服务模式,利用便捷、科学的兽医实验室技术(抗体检测、病原菌检测、药敏实验等),为基层养殖保驾护航,并纳入国家动物疫情监控网络,及时有效的提供各地疫情信息。
1 国内养殖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又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到 2005 年,我国肉类和禽蛋的总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畜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畜牧业已由自我满足的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已超过 1 亿 3 千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30% 以上,很多省已超过 50% ,这些省农民增收的一半以上来自畜牧业。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重头戏。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其畜牧业产值都超过农业总产值的 50% ,甚至达到 70% 以上。畜牧业发展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目前畜牧业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与发达国家比仍很低,养殖科技水平也较低,尤其是疾病的防控已成为我国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的第一制约因素。养殖生产效率低,风险大,卫生差;据统计,我国畜产品出口只有产量的 1% 左右,与我国这个畜产品大国的地位及不相称。特别是加入 WTO 后,我国的畜牧业将面对国际大市场的竞争,不但畜产品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考验,而且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国外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逐渐显现。
2 当前国内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养殖业呈小规模聚集,散养多区域分布,品种良萎不齐,疾病小区域散发和大面积暴发并行,用药盲目,部分疾病防治失控等特点。这无疑增加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同时也不符合入世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要求。分析影响我国养殖业发展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疫病防治问题; 2 )畜产品卫生质量,特别是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问题; 3 )养殖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问题; 4 )优良品种和畜产品品质问题; 5 )发展养殖业与动物保护的问题; 6 )应对加入 WTO 后畜产品市场全球化的问题。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疫病防治问题。近年来,重大畜禽疫病的频繁发生,疫病发生后又不能尽快扑灭,暴露了我国基层养殖场从防治政策、防治措施、饲养方式到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猪的死亡率高达 8% ,由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 多亿元,约相当与畜牧业总产值的 1.5% ,农民人均损失 10 元;因发病造成的生长迟缓、猪肉品质下降、饲料消耗增加、人工浪费、防治费用增加、环境损害及相关产业的经济损失就更加巨大,估计约为发病死亡造成损失的 3~5 倍。
鉴于此,农业部采取了种种措施,从品种改良,疾病防治,药残控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并督导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之。的确收到了很大成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中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与市场经济运作的有机结合。政策法规既要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要适合本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法规的落实又要借助经济杠杆,以推动行业的正向运转。目前,我国政府已对畜牧兽医业制定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但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地区或某个环节出现偏差,致使法不能行,令不能止,甚至某些基层歪曲法规,滥用职权,不但不能为养殖业解决问题,反而加重养殖户的负担,使养殖户雪上加霜。
我国养殖业虽然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还偏低。这主要表现在品种良萎不齐,疾病防治混乱,兽医用药盲目(包括用药不准,超量投药,添加剂滥用等)等方面。而尤其表现在后两者。养殖业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怕赔行情,就怕赔病情”。的确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无病时提心掉胆,有病时焦头烂额,病去时稀里糊涂”已成为普遍。他们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采取所谓“经验”的免疫程序,盲目的投药治疗,既造成疾病的防治混乱,养殖成本的无谓增加,又造成疾病扩散,药残增加,畜禽肉品质下降等严重后果,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3 以兽医实验室为载体的兽医服务体系对养殖业的意义
3.1 兽医实验室在养殖场应用的效果
兽医服务担任着养殖业的防卫职责。国家各级兽医部门应该对养殖实体进行科学的疫病防治指导,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现在很多兽医部门(尤其是基层)却未能正确履行这项神圣职责,甚至滥用职权,做表面文章,搞地方保护,无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养殖户的个体利益。尤其是由于管理上的混乱造成的细菌(病毒)变异,耐药性增加,旧病未除,新病又起,更是给养殖业雪上加霜。笔者曾走访河北保定一农村,一当地颇有影响的千头养猪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猪病难控,被迫推倒猪舍,改建牛圈,也因盲目免疫给药,造成牛病暴发,最终倾家荡产。不仅在当地养殖户中造成消极影响,更致使疫情扩散,反过来又影响了当地的养殖业。
中兽医是中华文化园中一枚璀璨瑰宝。望闻问切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统兽医的“一个针头一袋药,三言两语治好病”在今天又遇到了新的挑战。纷杂的疫病已使口询眼观不足以确诊,更需要结合先进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方可确切诊治。
广东长江食品集团在疾病防控方面就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该公司以养猪为龙头,集养猪、饲料、生猪屠宰、生猪贸易、肉类食品加工及销售、进出口贸易以及多元化服务等产、供、销一体化的集团企业。共有猪场 18 个 , 其中原种场 1 个、二级扩繁场 3 个、商品场 14 个 , 分布在台山市、顺德市、鹤山市、恩平市、香港等地。生产母猪存栏 3 万头,年生产种猪 3 万头,年上市生猪约 60 万头。 2003 年的生产数据统计显示:
★ 母猪年均产仔窝数: 2.15 胎 / 头,最高场为 2.28 胎 , 最低场为 2.03 胎;
★ 平均窝产仔数: 11.1 头;
★ 平均窝产活仔数: 9.7 头;
★ 综合育成率: 89.2 %;
★ 配种分娩率: 82% ;( 8 月份台风影响造成流产死胎)
★ 母猪年育成头数: 18.6 头,最高场为 21.5 头,最低场为 16.2 头;★ 商品猪达 100kg 日龄为 165 天,全程料重比 3.32 ;
★ 2004 年 1 ~ 4 月份统计,平均窝产活仔数 10.3 头,总育成率 88.3% ,预测母猪年供育成猪约为 20 头。
3.1.1 直接经济效益
2003 年全年销售总额 10.5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3786 万元 , 税收总 1755 万元,创汇总额 1020 万美元; 2003 年出栏肉猪 60 万头,发展畜禽饲养专业户 6002 户,饲养生猪 30 万头,农户从中增收 1599 多万元,农民户均收入 2664 元。产生如此好的经济效益的原因不仅是该公司实行严格的生产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 * 养猪生产技术部:负责各猪场的生产调控,制定生产方案和育种方案,进行疫病监控和猪肉安全生产监控,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组织科研活动,种猪销售以及主要生产工具调配(药物、疫苗)等。 * 场长:主要负责猪场生产管理,围绕如何提高生猪出栏头数,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疫病发生,提高生产效益和生产出安全放心优质的肉产品等开展各项工作。)建立了兽医检验检测中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中心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3.1.1.1 ( 1 )根据各猪场猪群健康状况,不定期进行 PR 、 PRRS 和各类病原菌抗体检测和病理分析,指导猪场做好防治工作;( 2 )疫苗质量的监控;( 3 )对三类猪的抗体监测和病理分析。
效果:通过以上各项工作,摸清各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免疫状况,为制定我公司猪场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连续五年未爆发 FMD ; HC 已控制 , 2001 年以来未发现有猪瘟发生;控制 PR 、 PRRS 、 PCV2 积累了较好经验。
3.1.1.2 开展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工作
多年来该中心分离出许多常见病原菌和未知病原菌,例如,从肺炎的病猪中分离出 10 多种致病菌,有些是书本上找不到的。通过药敏试验该中心找到了更敏感的抗菌素,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无效用药。而且发现青、链霉素治疗效果甚差。
3.1.1.3 制作高免血清
用于临床疾病控制和治疗;减少药物的使用;生产安全、卫生、无药物残留的优质猪肉。
3.1.1.4 高免血清的制作和应用
利用健康老母猪采血分离血清,目的主要是控制几种常见病毒病,此项工作已开展多年, 2003 年共用 1560 头母猪,制成血清 468 万 ml 。这些血清对窗口期的小猪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腹腔注射比肌肉注射效果更好,但肌肉注射比腹腔注射更易操作。
3.1.1.5 每年一次进行猪场寄生虫病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驱虫方案
该公司猪场主要存在的寄生虫有蛔虫、结节虫、球虫、鞭虫和小袋虫等, 2004 年 3 月检查结果,上述虫体得到控制,感染率明显降低。
3.1.1.6 开展肉类食品药物残留检测工作,保证肉类食品安全,无药物残留
肉猪上市前 15 天抽样检测尿液,发现不合格的全群不能上市。
3.1.1.7 配制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疫苗稀释液、生理盐水、碘酒和紫药水等,降低猪场生产成本(见下表)。
品名 |
单位 |
规格( ml ) |
单位价格 ( 元 ) |
外购市场价格 ( 元 ) |
血 清 |
ml |
250 |
0.13 |
0.30 ~ 0.50 |
组织苗 |
ml |
250 |
0.10 |
0.16 |
水肿苗 |
头份 |
100 |
0.35 |
0.40 |
5% 葡萄糖液 |
瓶 |
500 |
1.50 |
1.80 |
10% 葡萄糖液 |
瓶 |
500 |
2.00 |
2.25 |
生理盐水 |
瓶 |
500 |
1.80 |
6.00 |
PBS 液 |
瓶 |
100 |
2.00 |
4.00 |
紫药水 |
瓶 |
500 |
2.50 |
2.70 |
碘 酒 |
瓶 |
500 |
6.00 |
7.45 |
电解质 |
包 |
1000 |
1.20 |
2.20 |
3.1.2 检测中心 03 年成本核算
★ 人工: 12 人 *1300 元 / 月 *12 月 =187200 元。
★ 水电费: 5000 元 / 月 *12 月 =60000 元。
★ 工具及易耗品: 20000 元。
★ 原材料、药物等: 20000 元。
★ 办公费、管理费、业务费: 25000 元。
★ 折旧费: 400000 元 /5 年 =80000 元。
合计:共 39.22 万元。
以上各项收入未包括各项检验节省的费用。而由此产生的相关经济效益更是尤为显著。
鉴于此,可考虑有关组织或公司建立“兽医服务中心”。中心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运用市场经济杠杆,有机地将养殖生产与先进的实验室技术结合起来,科学地指导基层养殖业发展。真正做到“管理科学,低药残留,控制疫情,优质高效”的健康养殖。
“中心”成立的宗旨:明确新形势下的国家防疫政策和策略,制定科学的防疫措施,建立高效的防疫机制和管理体制,利用高尖端实验室技术,为基层养殖业服务,为科研单位提供素材,为畜产品进出口提供引导和监测保障;从而全面提高中国的养殖业水平。
兽医服务中心有专业的兽医技术保障 , 先进的疫病防治技术,是进行疫病防治的有效武器。在发达国家,为了给疫病防治提供技术保障,均建立国家级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参考实验室和地方的疫病快速诊断实验室。参考实验室主要解决国外病、新发病和疑难病的确诊、诊断的仲裁、病原分离鉴定、疫源追踪及诊断和防治新技术的建立和验证、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工作。这是国家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技术基础。
目前,全国仍有 19 %的地(市)和 58 %县(市)未进行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动物防疫设备设施陈旧、简陋,目前正常使用的防治技术、疫病诊断技术等无法应用,基层防疫组织缺乏必要的防疫扑疫基础设施和器械等,难以适应疫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兽医服务中心恰可利用其专业的技术优势,为基层养殖业服务,协助提高养殖场兽医人员的疫病防治能力。
4 建立实验室兽医服务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4.1 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与建议
实验室兽医服务体系应是功能较全的科学的系统,故在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否则将运转不灵或达不到目的。同时,现阶段的体系建设不是另外再建,而是在现有的、不太合理和有效的防治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既要考虑到长远又要立足于当前,故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一些确保稳定和建设质量的原则。
4.1.1 总体构想
充实和加强现有市、县 ( 区 ) 、镇及大型养殖场的兽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兽医服务的队伍建设及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手段,构建一个“机构健全、职能明确、队伍精干、设施配套”的兽医服务体系,为基层养殖业保驾护航;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和完善动物防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网络、动物疫情测报与信息网络、动物疫情应急处理机制和物资与装备保障条件,全面提升以动物疫病免疫预防、检疫、疫病监测、应急处理和重点动物疫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在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面做到“有力、有序、有效”。
4.1.2 建议和对策
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既要立足现实,切合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畜禽饲养规模化程度不高的实际,确保兽医服务的便宜性、科学性,忠实履行兽医职责,又要着眼长远,适应我国加入 WTO 后,不断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因此,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实验室兽医服务有偿的原则。国家建立兽医官和执业兽医制度,其中执业兽医既要保证严格的从业资格和从业标准,又要允许市场经济下的有偿服务,明确其职责和定位,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转变服务观念,又可吸收外部资金的投入,确保这项事业的健康、正向发展;二是信息收集汇报的公益性和时效性原则。建立系统的、顺畅的兽医服务体系,基层兽医实验室与国家疫情监测网络密切配合,通过相关的法规制度要求,既要保障必要的经费和人员支持,又要确定兽医服务体系中信息收集汇报的公益性和时效性;三是坚持依法制疫的原则。要依据法律,理顺关系,强化执法和服务功能,通过依法行政,科学服务,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 的方针,规范饲养、加工、经营以及动物防疫行为,保证兽医服务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保障基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坚持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要合理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明确职责,增强统一、协调和应急反应能力,切实提高动物防疫、检疫及疫情预测预报和控制水平。
4.2 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关键
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很多,但从其功能来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应是具备“防、检、治、监”功能的兽医服务体系及相关的物质保障条件,具有科学诊疗养殖业中动物疾病、监测动物群体疫情功能的动物疫病诊治、情情测报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对常规动物疫病的诊疗及应对突发动物疫情处理能力的应急机制。在上述内容建设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工作实际,抓住当前主要矛盾和建设关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1 基层兽医实验室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许可,以及有效的监管机制
国家实行官方兽医制度,设立首席兽医官和各级兽医官,与之配套的是执业兽医。执业兽医肩负着临床兽医的诊疗工作,既要为一线养殖服务,同时配合官方兽医开展疫情监测和检测工作,但靠经验和“一针一药一箱”传统的兽医诊疗模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畜牧养殖和日益复杂的动物疫情,必须借助兽医实验室,科学准确及时地进行疾病诊断、疫情检测,保障基层养殖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但开展实验室工作需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许可,并在有效的监管下方可。国家可制定相关制度,规定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建立标准、审核制度、职能义务等,既要在国家的监控之下,又要使之按市场运做的模式开展工作。
4.2.2 实验室的定位、与现有兽医服务体系及网络的配合问题
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定位很明确:为基层养殖业服务,为国家提供疫情监测信息。
基层兽医实验室服务体系建设应在现有动物疫病防治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以市、县 ( 区 ) 两级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为核心的诊疗服务机构、疫情测报机构和在重点镇 ( 街道 ) 防疫机构及规模养殖场等设立的实验室检测及疫情测报点,形成覆盖一个地区的兽医科学诊疗、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利用现代的兽医实验室为基层养殖业科学准确快捷地服务,并按照有关制度和测报对象、内容,全面开展动物疫情测报工作,同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动物疫情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基层养殖的健康化、保障化和动物疫情测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该网络建设的关键:一是市、县 ( 区 ) 两级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设施设备建设和相应的技术力量配备,实验室建设标准要能满足重大动物疫病诊断监测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二是在有代表性的重点畜禽养殖大镇的动物防疫机构建立疫病诊断化验室,在部分重点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畜禽批发交易市场设立动物疫情测报点,设立的原则以能全面、准确掌握面上的疫病信息为准;三是疫病或疫情信息的处理与传输系统 。
4.2.2.1 兽医实验室诊疗工作
兽医实验室建设采取国家审批监控,市场投资运做的模式开展,既要合理分布,又要引入竞争机制,以便更好地为基层养殖业服务。实验室兽医诊疗工作开展和疫情信息收集应与国家兽医官密切配合,纳入国家疫情监控网络,又要切实的为养殖业服务,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兽医实验室主要开展的工作:负责本辖区动物疫病的诊断和疫情测报工作,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及寄生虫学等的诊断工作;负责常规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疫病监测;开展对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养殖场的监测工作;负责对新发生的疫病和疑难疾病采样送检工作;负责开展药敏实验、高免血清等手段的治疗工作;开展畜产品质量检测抽样工作。
4.2.2.2 疫情测报网络建设
兽医实验室同时配合官方兽医开展疫情信息监测工作。在兽医服务体系中:在所属县 ( 区 ) 兽医实验室建立疫情测报站;按畜禽养殖分布及特点,选择若干畜禽饲养量较大且相对集中、具备相应的工作条件和技术力量、有一定的兽医实验室工作基础的镇,设立疫情测报点;选择部分种畜禽场或基地、规模养殖场 ( 奶牛 100 头以上、生猪 1000 头以上、家禽 20000 羽以上 ) 、适度规模的屠宰场 ( 市属城区定点屠宰场选择日屠宰量 200 头以上,县属定点屠宰场选择日屠宰量 100 头以上 ) 、畜禽交易市场 ( 猪肉交易量在 1000 头以上、家禽交易量在 50000 只以上 ) 、经国家和地方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畜禽运输检查消毒站等设立疫情监控点,构成全国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并以生产、流通环节的畜禽为对象,实施对重点动物疫病的检测监控。
4.2.2.3 测报工作职责
各地兽医实验室同时肩负疫情测报站和疫情监控点的工作。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的检验鉴定,病毒学、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及寄生虫学等的诊断工作;负责常规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疫病监测;开展畜产品质量检测、病害肉的检验鉴定。
4.2.3 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设施设备建设和相应的技术力量配备
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应本着有效监控、合理分布的原则审批建设,要进行现有优势资源的整合、合理的设置分布和投入;避免盲目投资上建,粗制滥造的实验室建设。国家可借鉴宠物门诊的审批方式,对基层实验室的软、硬件及上岗人员资格做出明确的标准,并实行有效监督管理。
在重点镇 ( 场 ) 建立独立实验室(动物疫情测报点);兽医实验室允许市场运做,因此鼓励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投资建设符合标准的实验室,在一些大型的养殖场(或集团公司),鼓励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兽医实验室,但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国家鼓励原有的兽医实验室重新改造,整合优势资源,转变观念,真正成为为基层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坚实后盾。
对于基层兽医实验室肩负的疫情监测、信息收集上报的功能,国家可考虑给予必要的物和资的支持,包括网络建设的软硬件支持,以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论与创新
根据对我国现行兽医服务体系现状和国际兽医服务体系的分析和对比,以及对加快我国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5.1 我国现行兽医服务体系存在明显缺陷,必须尽快改革
我国现行的兽医服务体系缺陷主要表现在:①兽医服务体系与基层养殖和畜牧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尽管我国已实行了官方兽医制度,但严格的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职能尚不明确,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 WTO 的需要;②基层兽医服务手段落后。很多地区(包括散养、中小规模养殖场)停留在单纯经验兽医服务的水平,诊疗能力参差不齐,由于误诊和免疫失败造成的疾病流行、养殖损失现象时有发生;③兽医实验室基层利用普及率较低。多数基层养殖区没有兽医实验室诊疗技术手段支撑,部分地区有实验室,但多限于被动来病诊疗,甚至有些连正常工作都不能开展,科学的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无从谈起;④兽医服务来源混乱,缺乏权威性。目前在基层养殖业中,提供兽医服务的有各地兽医站、养殖相关厂家(种畜禽场、饲料、添加剂、动保等)的售后服务队伍、乡村基层兽医等,这些队伍人员对疾病防控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靠经验和各自的利益维护,有时会造成诊疗的失真,而且也缺乏有效管理和权威性;⑤现行兽医机构设置混乱。全国兽医机构设置各不相同,管理以地方为主,中央和地方间缺乏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现象严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不利于统一管理;行政执法、公益职能和诊疗经营职能不明确。兽医行政执法监督能力不足,保障措施不完善,执法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⑥基层兽医机构陷于瘫痪。乡镇兽医队伍过于庞大,人员素质较低,工资多数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而在乡镇机构改革推进较快的不少地方,忽略了基层兽医机构在动物防疫和畜产品方面管理工作方面的特殊地位,视同于一般性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简单进行撤并,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由于这些体制缺陷,导致兽医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执法能力,疫病控制和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对畜产品出口的支持乏力。⑦现行兽医服务体系中存在着政出多门,分段管理,职责分工不明,扯皮推诱现象,影响了动物疫病控制和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因此,对兽医服务体系的全面改革势在必行。
5.2 加快我国官方兽医改革制度,实行兽医垂直管理,放开诊疗服务实行执业兽医制度
针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诸多弊端,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兽医管理体制建设的经验,我国于 2005 年建立了官方兽医制度,实行垂直管理,成立国家兽医局,设立首席兽医官,但现在仅从国家层面开展了这项工作,各地还没全面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因此,应加快推进全国官方兽医制度改革,建立高效的兽医管理体系和素质的官方兽医队伍。可建议国家兽医局在各省建立国家兽医局分局,省以下由省兽医分局派出垂直管理机构,同时将过去分割在农业、质检、商务等各个部门的兽医行政管理职能整合,由国家兽医局统一执行。国家兽医局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动物防疫监督、动物检疫、畜产品安全监管以及兽医医政、兽药药政管理工作,对动物饲养及其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实施全程监管。控制官方兽医数量,在现有兽医工作人员中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高学历、高素质的兽医专业人员担任官方兽医。国家兽医局、省级分局及其派出机构均为行政单位,官方兽医为国家公务员。
将过去兽医服务机构承担的经营和诊疗职能分离出去,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执业兽医制度。国家对兽医从业人员实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只有通过国家相关考试,获得兽医执业资格的人员才可从事动物诊疗等活动。同时建立全民防疫机制,即除官方兽医外,所有兽医从业人员必须履行疫情报告等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承担主管部门赋予的公益性职责和官方兽医交付的各项防疫任务,否则将受到吊销兽医资格的制裁。在其履行强制免疫和扑灭疫情公益性职责时,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报酬。
5.3 建立健全基层兽医实验室服务体系
兽医实验室主要开展的工作:负责本辖区动物疫病的诊断和疫情测报工作,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及寄生虫学等的诊断工作;负责常规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疫病监测;开展对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养殖场的监测工作;负责对新发生的疫病和疑难疾病采样送检工作;负责开展药敏实验、高免血清等手段的治疗工作;开展畜产品质量检测抽样工作。
对我国现有的基层兽医实验室进行规范整合,按照养殖区域和养殖规模的特点,进行合理分布;实验室需经官方兽医部门检验认可,执业兽医需持证上岗,规范兽医服务行为;兽医服务在国家的监控下实行市场化运做,保障基层兽医服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对于一些大型的养殖场(或养殖集团、小区等),可以直接建立兽医实验室;对于分散养殖区域,可以以兽医实验室为载体,建立兽医服务中心,运用科学技术和经济杠杆的双重功效,实现兽医服务功能:
5.3.1 为养殖场(户)提供全方位的兽医监测服务。按科学的办法定时检测畜禽群的抗体水平,以指导作出科学的免疫程序。
5.3.2 利用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对疫区疾病进行确诊(剖解、病理切片镜检、病原分离 --- 细菌分离,病毒检测等)。
5.3.3 对本场(区)确诊的疾病进行药敏实验,指导使用高效杀菌药。避免乱投药造成的负面影响(成本高,耐药性等)。
5.3.4 对紧急暴发的传染病,对该场(区)进行高敏血清注射治疗。
5.3.5 组织养殖场进行品种改良。
5.3.6 组织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畜主及兽医的科学饲养水平。
5.3.7 汇总各区疫病情况,上报并组织有效防治。
5.3.8 为农业部畜牧兽医司提供准确的疫病流行信息。
5.3.9 为教学科研单位提供最直接的病例资料。
5.3.10 负责最新的兽医科学技术及科研成果的推广。
5.4 实验室兽医服务中心运行模式
兽医服务中心可以实行会员制。资格会员包括养殖联合体,中、大规模养殖场,科研单位,相关企业及兽医站。中心与会员签定合同,提供互动服务。具体工作开展中,兽医服务中心可以为基层养殖场开展如下工作:
5.4.1 为养殖场净化某些疾病(猪萎鼻、猪瘟、副伤寒等);
5.4.2 监测免疫效果(检测抗体水平),建立兽医预警机制:红色为疾病爆发期;橙色为疾病初发期;黄色为疾病潜伏期;绿色为无疾病期。建立不同状态下的养殖场程序性兽医服务红、橙、黄、绿状态时,中心启动不同的兽医服务机制;
5.4.3 疾病快速诊断:临床剖解诊断 , 做病理切片镜检 , 实验室病原分离检测;
5.4.4 迅速确定治疗方案:药敏实验、高敏血清等;
5.4.5 技术培训: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及要求,制定系列系统培训或专项单次培训;提高养殖场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引导养殖场生产科学程序化运做。